美文网首页整理人生学以致用每天写1000字
北京状元,告诉了我一个努力外的故事

北京状元,告诉了我一个努力外的故事

作者: 秦宇楼 | 来源:发表于2017-07-09 11:12 被阅读2517次


    明代殿试图

    高考刚过,每年一些细心的大咖们总能从那些状元身上找出成功的故事。这不,今年的霍老爷网文《北京状元:一个精英的养成,家庭因素究竟有多大?》迅速走红。

    真是一篇走心之作,霍老爷用他独到的见解又为我们揭开了一个残酷的事实,中国的竞争力,难道仅是一个群体的活力?看到精英们的禁锢从政治、经济、文化再向教育方向无限地强化,让我产生了深深无助与苍凉感。

    选择大于努力,这是一个多么令人心理难受的概念,但理想总是在现实面前弱不禁风。

    草根蹿红,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他肯定只是:“寒门出贵子,实质上是一种悲壮的幸存者偏差”。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就,规则越来越坚硬,社会阶层固化,中产阶级的格局,再不会给底层弯道超车的捷径。如无大的社会变局,他们总能通过坚固难以摧毁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双方拥有的良好教育背景,较高的职业价值和社会地位,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拥有良好的礼仪等等对教育的竞争力形成绝对垄断。

    高考,一种精英遴选机制,曾经是多少底层阶级鲤鱼跳龙门的门槛,现在已被阶层固化后,所属精英层们的绝对优势所封杀,这确实让那些从下向上涌动的心绝望,“世界这么大,我的未来在哪里?”

    为何这个社会不允许阶层再向上流动?

    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用他最诚实的语言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历害的。”捷径,不容置疑地使寒门与精英阶层形成了绝对代差,同时也道出的中国教育深层次的矛盾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这个孩子虽然姓熊,但他的整个启蒙教育,不仅不熊,恰如他个人的名字那样气宇“轩昂”。

    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就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

    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

    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

    捷径,游戏中强悍的通关能力。

    接受记者采访的熊轩昂,言辞淡定从容,自信中透出了大方与真诚,也让我们轻易读出了他那些简单言语背后的境界、气质和理解社会的能力。这种才干,比那个状元头衔更可怕,这才是他未来碾压其它非同类孩子的本质差距。

    某种程度,这个差距的鸿沟深不可及。

    气质和品位,不是拔苗助长的结果,而是潜移默化的沉淀,不是你成了土豪就可以绝地反击的。只有东北的黑土地,才能生长出中国最优质的大米,生存土壤早决定了你未来的能走多远。

    “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一起喝咖啡”,虽然揭示了选择大于努力的残酷,但总还有一些励志成分在里面。但现实比这还让你不忍触目,不管你奋斗多少年,我的起点,永远是你的天花板,这是一个“我拥有的不是你学会学不会,而是你看懂看不懂”的问题。中国梦是大国梦,美国梦是个人梦,不管哪个梦,对寒门的孩子真成了一个梦。

    管子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读书识字,是解决生存压力后的自我实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须承认社会规律。

    这种铁律古来有之,历史上这种差距不仅仅表现在士绅商贾上,甚至是表现出绝对的地域差距。现在的高考我们也能看出端倪,成绩单无不折射出了经济大省就是高考大省。

    明朝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就是一个极端案例。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起开科举。明洪武十七年(1384)规定,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的程序分为地方考试(院试)、省级考试(乡试)和中央考试(会试和殿试)。

    洪武三十年(1397),朱元璋任命德高望重的翰林学士刘三吾为主考官。刘三吾被皇帝钦点,受宠若惊。他召集纪善、白信蹈等考官开会,约法三章,决心不能徇私舞弊,以报效皇上信任。

    考试期间,刘三吾不顾自己年迈体衰,亲自去考场监考。会试前后,他的很多亲戚朋友、同窗故旧,甚至一些朝中大员、皇亲国戚,打招呼、递条子、请客送礼,想让刘网开一面,多加关照,但都被刘三吾拒之门外。

    会试一结束,刘三吾亲自主持阅卷,一字一句斟酌推敲,生怕出差错。凡是被录取的卷子,他都要再阅一遍,核实无误之后,张榜公布。

    发榜那天,举子们纷纷前来观榜。这一榜共录取52人。一个细心的举子发现,榜上52人全都是南方考生,北方举子全部落榜。经他这么一说,大家议论纷纷。这时突然有人说:“主考官是湖南人,其他考官大多也是南方人,肯定有幕后交易。”于是,北方举子们群情激奋,他们成群结队来到礼部抗议,要求主考官解释。礼部的官员怕出现骚乱,要求兵部派兵弹压,局面进一步扩大。

    北方的举子们联名写御状,向朱元璋告发主考官刘三吾徇私舞弊,有意拔擢其南方人。

    朱元璋接到告状信后,大为震怒。他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污吏。他一拍龙案,下令道:“一定彻查此事,弄个水落石出,该处理谁就处理谁!”

    他亲自召见刘三吾,询问情况。刘三吾一五一十,将考试的筹备、规章制度、考试监考和阅卷评卷过程详细作了汇报。朱元璋听了,确实没有什么漏洞,他问道:“榜上的52人全部是南方人,你不觉得可疑吗?”

    刘三吾答道:“皇上,试卷都是密封的,看不到考生的名字和籍贯,确实是按照文章的好坏而定的。”

    “那北方人为什么一个都没被录取呢?”朱元璋又问道。

    “陛下,这事也不难理解,元朝一直统治北方,实行高压政策,百姓日子非常艰难,士子们更苦不堪言,受尽了摧残,哪里还有读书的时间和环境?”刘三吾恭恭敬敬地分析道。朱元璋听了刘三吾的解释,也感觉到有些道理,只能先让刘三吾退下。

    刘三吾的解释,并没有完全打消朱元璋的疑虑。他决定重新复核。他传下圣旨,急召翰林院侍讲张信进宫,命他带领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等人,在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士子上榜。

    和张信一起复阅试卷的有六七位翰林、侍讲。张信向同僚说:“北方考生闹事,认为南方考官偏向南方举子。所以我们要认真阅卷,不能把好文章埋没了,做到公平公正。”他制订三条规定:一、凡参加复核的考官阅卷期间一律不准回家;二、不许跟任何人接触来往;三、不准把阅卷的消息泄露出去。如有违犯,将严加惩办。

    复核过程中,有同僚给张信建议:皇帝生气,主要是因为没有北方考生上榜,不如更换几名南方举子,选择成绩较好的北方举子上榜,以“迎合圣意”。张信不同意,坚持以实际成绩定英雄,不受任何人干扰。

    张信阅卷后认为,刘三吾没有徇私舞弊,所取正确。他向朱元璋汇报:“臣认真复阅了所有试卷,北方考生的文章确实不如南方考生写得好。刘大人是公正的,没有暗箱操作,徇私舞弊行为。”他还说:“考试应该以文章定优劣,以成绩排名次,这是历朝历代科考的惯例,不应有地域照顾。”

    朱元璋听后很不高兴,认为张信没有领会自己的指示和意图。

    就在此时,朱元璋又接到举报,告发张信等人是受了刘三吾等人嘱托,暗中勾结,在复阅试卷中做了手脚,故意选择低劣的试卷呈报给皇上御览。朱元璋看了御状后,更加震惊、气愤,他决定亲自处理这起大案。

    朱元璋觉得,必须用强硬手段处理这起所谓的“科场舞弊案”。他下令刑部立即把张信、刘三吾等考官逮捕入狱,严加追问。他还下旨礼部,将这次考试的试卷全部呈报上来,由他亲自审阅,定下最终名次。

    刑部通过严刑逼供,终于搞出了一个六百多人徇私舞弊、行贿受贿的名单及证词。朱元璋则称考官及先前负责调查之人,与十几年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有牵连,最终做出了决定:白信蹈、张信以及同科试官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刘三吾因年事过高,发配充军。所选南方贡士全部罢黜,受牵连者不下千人。

    朱元璋又命翰林儒臣在落第的试卷中选择文章优秀者61人,重新廷试,擢韩克忠等61人。韩克忠状元及第。这61名进士中全为北方人,此榜因此又称北榜。

    这是一个公平与合理之争。捍卫真理的学者永远也不可能斗过政治家的强权。但这一点上,我承认朱元璋的做派,毕竟他作为一国之君,他要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当时,北方刚刚摆脱蒙古人统治,人心涣散,用科举手段收服北方士子之心是当务之急。

    历史早给了我们结论,饱腹才能长出见识。

    “一个精英的养成,家庭因素究竟有多大?”霍老爷认为: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里的捷径,某种程度便是水到渠成,一个家庭的经济硬实力和父母的软实力,奠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眼界高低、执行力、胆识与魄力”。

    当下社会,早已不是英雄不问出处。

    社会竞争力,拼得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竞争力,其中,综合素质都是由一个人的心智模式支撑起来的,心智模式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才干。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心智模式在生命的早期已被编码,基本在12岁左右定型,这种模式一旦形成,整个人生很难再做出改变。也就我们常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民间也有另一种说法:“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心智模式就是人的行为自发驱动机制,也就是系统化的惯性。

    科学研究发现,在我们脊柱和大脑结合的位置,有个叫做基底核的组织,它控制着我们的自动行为,比如呼吸和吞咽;另外,我们的心智模式就存储在那里,甚至在大脑其他部分沉睡时,基底核依然在活动。这就是心智过程“模块化”的力量,就是大脑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

    所以说,状元形成的捷径,只是在行为惯性中早植进去了自动运行惯性,看上去比你少去了的那些努力,只是因为他在惯性的力量下更省心力,效率更高而已。

    正如熊轩昂状元所说:

     “我父母是外交官,怎么讲呢,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这还不是最令我们痛苦的认知,赛德希尔·穆来纳森的《稀缺》告诉我们,贫困最可怕的,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对人的思想的影响,陷入贫困的思维模式,才是真正的贫困。

    但这只是以前的理解,万维钢的精英日课有这么一篇文章,现在科学家最新的理解,生活压力和不确定性给穷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落后的思维模式,更是生理上的问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文章认为,穷人因为生活的不确定性,规划未来毫无意义,所以今朝有酒今朝醉,注意力根本不可能放在延迟消费上,这就导致了认知窄化,目光短浅,只注重即时消费,而不注重自己的长远投资。

    而且这种贫穷不仅是导致人心理上的变化,甚至是导致了人身体器质上的变化。科学最新研究,贫穷的生活压力,不仅能减少人的大脑表面积,而且缩短人的基因里面线粒体的端粒,这种线粒体端粒的缩短,会导致人的寿命缩短,同时也增加肥胖症的可能。

    生存的压力增大还会影响DNA甲基化水平,甲基化水平表达决定了一个人身上的特性表达,所以,贫穷,使个人潜藏的某些优势也因甲基化水平的变化受到了抑制。

    我们知道, DNA就是人的遗传因子,而DNA甲基化水平可通过基因向后辈遗传,有时可能会持续两三代。

    贫穷是心理和生理上的自我克制短缺,精英的养成,只是他们懂得延迟满足。

    同样,科学家研究发现,穷人之所以不自律,也是因为大脑中激素分泌的影响。这个理论来自于纽约时报7月2日的一篇文章《饼干和兴奋剂的共同点》。

    在过去这十来年,科学家对人脑的奖励机制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人的大脑有一个奖励机制,我们所有兴奋、刺激和愉悦,都是因为大脑分泌了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我们生命的最底层上,我们做事就是为了获得感觉。我们是为了多巴胺。

    但想要从一件事上获得满足感,仅仅分泌多巴胺还不够,大脑中还有一种接受多巴胺的东西,叫做“多巴胺D2受体”。有两个因素,可以从后天影响到D2的数量,一是压力,二是成瘾行为。

    所以贫穷导致压力增大,压力大,D2减少,人会更不容易满足,自控能力会下降,进入成瘾模式,整个就成为了一个恶性循环。

    中产阶级因为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他的生存压力自然就小,也就有较高的D2水平,也就有更多的延迟满足的能力。

    霍老爷告诉我们:

    古往今天,人类永远抹不平阶级差异,拒绝、否定、不接受,不等于不存在。

    认清事实,反而对个人、子女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当你硬实力凑不上来的时候,要懂的服软。

    好在我们这个社会除了级层固化外,还有互联网可以给我们突破信息封锁这个免费的午餐。

    古语还有一个“三代为官”之说,不要因为阶级差距,就万事蹉跎。我们也许自己并没有享受到父母方给我们带来的软硬实力,但我们完全可以从自我做起,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上的低价或免费资源,解放学校教育对自己形成的桎梏,只要今天能比昨天成长那么一点点,这也是我们自己与自己较劲的成就。

    李翔内参告诉我们:

    不要相信鸡汤和成功学。没有最好的选择,只有你的选择,没有最完美的人生,只有你的人生。

    与其抱怨没有富爸爸、没有天赋,不如不怕疲惫、不怕痛苦、一而再、再而三,修正追求举重若轻的完美。总之,“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本无树2017:现在阶级固话,社会如果没有大的动荡。底层真的太难改变自己的命运了
        秦宇楼: @本无树2017 命运的潜台词是自我实现的预言,而自我实现的预言都是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自我认知,既然不能改变自己的阶层,就不如从改变自己认知开始,从而影响孩子的命运!
      • 祥和鸿泰:回看,再次点赞!
      • 58b9db5162df:穷人家的孩子真可怜。
        秦宇楼: @文字小店 是了,现在穷孩子除了努力己一无所有
      • 祥和鸿泰:狂点赞。
        秦宇楼: @祥和鸿泰 谢谢
      • 捡到一只蝉:赞!写的很好,相比原文少了悲愤之气,多了从容坚定。我们是中产精英,应当虚怀若谷;我们是无产平民,也应不卑不亢。即使奋斗18年,我仍然没有资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但是,我们奋斗就仅仅是为了这一杯咖啡吗?不要仅仅为了一杯咖啡而奋斗,更不要为了这杯咖啡而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奋斗本身就一件快乐的事,与喝什么咖啡,在哪里喝,跟什么人喝,有关系,但也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奋斗的结果也许只有一杯清茶,但是,那又如何,我喝不得咖啡,难道就不能愉快地喝茶吗,如果因为喝不得咖啡,而失去品茗的乐趣,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损失。
        秦宇楼: @捡到一只蝉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与物质无关。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山人若石:文章比较理中客,挺好。不只是穷人,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想突破这个遗传的层级固化的结界,必须对眼前的苟且有一种断舍离的态度。跳出对生活忧虑,对优秀者嫉妒,对自己放纵的病态思维怪圈,一个人的改变是一天一天做起的,一家族的改变是一代人一代人完成。
        秦宇楼: @山人若石 精诚所致,其力断金
      • 小谷雨:我用有的,不是你学会学不会,而是看懂看不懂。
        秦宇楼: @婷ting123 所以我们要服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 135b77f55665:写的太好了,虽然出身平凡,但要努力选择改变。“道力之限,要靠愿力突破”
        135b77f55665:@秦宇楼 是的
        秦宇楼: @福桃 虽然不能奢华,最起码人生饱满!
      • Mr馬_8bea:好文章!
        秦宇楼:@Mr馬_8bea 谢谢
      • 鱼笨自由:360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在现在好像已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吗?
        不是的,淘汰的只是,不够努力的小伙伴。
        就像,我楼下有家快餐店。他不加入,各种外卖的软件。
        我们曾一度以为,他的生意从此可能会不好。
        然而,让我们大跌眼镜的是,他们的生意反而更好了。
        原来,他们把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完美。根本不缺少流量。
        出租车司机也一样,我以前也以为出租车司机不在那么好做了。
        前段时间,才发现,有的出租车司机,还是能月入8千以上,而且收入稳定。
        他们都是做到了行业内最优秀的存在。
        不是行业被淘汰,而是做这个行业的人,被淘汰了。因为,不够努力,不懂的思考,专研,把行业的工夫做到足够深。
        另外,高考状元就一定是贵子了吗?不通过高考获得很好的成绩,就不能是贵子了吗?
        思考问题,不能太绝对,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也许,竞争的压力变的更大了,但是还没死绝吧。
        秦宇楼: @鱼笨自由 人生三要素,成功=目标+行动+方法。三要素中行动最重要,熊轩昂只是把三要素正确组合了起来,所以他一小是成功者后的成功者,如无行动,先天再多优势也许只是阻力。

        稻盛先生另一个公式更能说明问题:

        人生=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要度过幸福人生,要把工作做到最好,事业做到最大,就必须在思维方式、热情与能力方面协同努力。
         
        如果一个人头脑聪明,能力打了90分,但他不认真努力,热情只够30分,那么90分的能力乘以30分的努力,结果是2700分;
         
        另一个人的能力只够比平均值略高,只能打60分,但他格外努力,热情可打90分,那么60分的能力乘以90分的努力,结果是5400分;
         
        分数翻了一倍。
         
        这个公式里,只有能力不可控,可能会和自己的禀赋、知识结构、教育水平,家庭出身、环境条件等有关系;热情力是这三项中最由自己说了算的,能力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它和热情高度相关,持续的热情值燃烧,也是能力不断积累的过程;思维方式是否决项,虽有高下之别,但决不能有对错之差,如果你把梯子搭错了墙,永远上不了正确的房顶。
      • justCode_:顺势而为,识时务,才是关键。在不伤天害理,不损人为前提下,尽可能的让自己活得最大利益,才能更好的活。
        秦宇楼: @justCode_ 存天理,灭人欲,师法自然!
      • 妙趣横生的时光:阐述态度诚恳。感谢!对于我这样的年轻父母,启发是什么呢?我想就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秦宇楼: @luojoshua 从这里学会的是我们的格局,财富可以集累,但格局必须自己修养,做父母的,与其给孩子物质基础,不如给孩子视野平台,最重要是从自我做起,才是孩子脱离庸俗最好防火墙。
      • 44e7f61881f2:说了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很有道理。寒门贵子其实也应该是一代两代甚至三代的自律和努力慢慢累积改变,总之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最为重要
        秦宇楼: @初心好 人生幸福在于过程的满足,大部分时间和起点和终点关系不大。
      • Chamaeleon:虽说现在拼的是几代人的努力,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努力,相反要更加努力!
        Chamaeleon:@秦宇楼 加油
        秦宇楼: @Chamaeleon 很对,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 花样棉花:真棒👍!加油↖(^ω^)↗!
        秦宇楼: @孤独总是那么可怕动力来自激劲,让我们共同努力
      • 梅凉新:对许多农村孩子来说,小时候的贫穷养的出一身怨气,做事也更加敢拼,不留后路。有些人属于那种一遇风雨便化龙……
        秦宇楼: @梅凉新 农村孩子优点是努力,但精英会给自己的后代更多基础与机会,人是关系动物,圈子文化很难突破。

      本文标题:北京状元,告诉了我一个努力外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kvd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