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是让我万分向往的国度,今年春节终于成行了哈哈哈。看过一些背包漫游印度的游记,各种羡慕,不过还是被其中关于印度脏乱差不方便不靠谱的评论搞得怕怕的,想着自己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身躯,想着印度地广人稠景点多,肯定无法一次性游完,自由行的计划可以往后靠。既然是第1次踏上这片熟悉又陌生神秘又世俗的国土,我还是选择保险的跟个团吧。
选了个印度北部金三角加焦特布尔乌代布尔的路线,经过将近6个小时的飞行,抵达新德里的英吉拉甘地国际机场。传闻中效率低下的印度海关倒没有想象中那么磨叽,走出机场迎接我的不是仿佛印度标配的骄阳似火,而是低垂的阴云和瑟瑟的寒风。冬天来德里的一大好处就是坐在大巴上不会那么容易被晒黑,德里的所有大型客车在黑公交事件之后都不被允许挂窗帘,虽然这种禁令仅限在德里范围内,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大巴全程都不会有车帘,于是帽子与防晒霜的地位再度攀升,关于帽子的重要性后文还会重申。
众所周知,德里被分为新旧两部分,英殖民期间首府被从加尔哥达搬到这里,新首府在德里老城旁拔地而起,德里老城的遗迹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同样被保存的还有混乱的街区,冗杂的人群,生着霉疮的幽暗和勃勃跳动的活力。印度人一般很少称他们的首都为新德里,他们喜欢直接管它叫德里,这里是一个整体,融合着贫穷与富有,传统与现代,同时它又是一个超级堵车的大都市。来到印度的第1天没有逛街,没有参观任何景点,只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餐,一直被堵车折磨到晚上10:30才到达酒店,不过酒店隔壁的德里婚礼一条街倒是把所有的舟车劳顿睡眼朦胧都赶跑了,兴奋地 四下张望,整条街都是出租给婚礼的场地,各种花花绿绿亮闪闪的装饰让人眼花缭乱。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搭棚子摆台子,外头有点豪华里头有点简陋,当然不同档次不同规格的场地出租价格也不同,10:00才吃晚饭的印度人绝对可以在婚礼上玩个通宵达旦。二三月份印度教的好日子比较多,话说我在各种书里看到对印度婚礼的描述都各有不同,曾一度被搞懵逼,不过想想印度如此多宗教与民族,或传统或西化的程度也是参差不齐,不过有一点倒是真的,在印度嫁女儿绝对是一种高消费,嫁妆必须丰厚,而且婚礼男方也不会出钱,所以生了儿子就是赚了大钱。不以大额嫁妆为重的穆斯林有部分在印度也入乡随俗了。如今嫁女赔钱也还是主流,对此表示非常无语。我主要观察的一场婚礼应该是印度教式的。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印度人真是很喜欢被拍的感觉啊,瞧新郎那小手挥得。。。
第2日的行程只有阿格拉的泰姬陵。
从德里到阿格拉不到200公里车程花了五小时,速度堪比尼泊尔。公路是正常的柏油路,也并未出现像德里那样丧心病狂的堵车,为啥还是这么慢呢?因为限速只有80,而司机大叔顶多开到50。印度所有官方管理的景点都是日落就关门不让进,没时间去买纱丽了,扯条红围巾往泰姬陵奔去。
安检巨严,许多东西都不能带。过了安检,第一次真正见识到印度人有多么爱拍照。可能是我太兴奋地东张西望,可能是身边同行的阿姨买了旁遮普三件套穿,对面一群纱丽美女笑眯眯盯了我们一会儿就跑过来要合照了,非常happy的表示欢迎,然后……单拍双拍群拍组合拍他拍自拍,各种花样玩完之后,又涌过来一批要合影的,男的女的都有。老天,要不要这么热情,都开始排队了,搞得我跟景区专供人拍照的米老鼠一样。不行,得走人了,脸皮子薄不好意思伸手向他们要钱,只好说导游在前面等,趁机落荒而逃。
像泰姬陵这么大名鼎鼎的景点,各种介绍无非也就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生第14个孩子时去世的皇后泰姬玛哈尔修建的陵墓,泰戈尔称之为“面颊上一滴爱的泪珠”。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有人说经过各种渠道的图片与视频轰炸,他们对泰姬陵的美已经有了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我显然是没有的。当随着汹涌的旅游团大军一同走过红砂岩拱门,第一眼看见被框在门洞里的泰姬陵便屏住了呼吸。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听起来超矫情,但就是这么个感觉。太美了,无瑕的白色大理石建筑以一种端庄的姿势坐在亚穆纳河畔。美好的词句已被前人用尽,只想说那乌压压的人潮刹那成为虚幻,而她是唯一能被看见的东西,是宇宙的中心。地面被她吸引着倾斜过去,就像一个斜坡,斜坡上的人不由自主想要冲下去,穿过那些绿荫与水池,匍匐在她的脚下。不知为何,那一刻就是很想哭,跟沙贾汗与泰姬的故事无关,是因为建筑的美,那银灰色天空下散发着圣光的感觉,像暮光里描写的与烙印爱人的相遇,可能有点夸张,但她是我的菜,她必将在我的生命里烙下一种爱。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进入泰姬陵必须穿鞋套,内部也不允许拍照。幽暗光线里,大理石的触感丝滑而厚重,伊斯兰抽象图案的装饰在四壁流转生辉,如洁白丝缎上的纹案,点缀着来自各国的翡翠、玛瑙、绿松石、珊瑚、琥珀……(我并没有看清这些传说中的珠宝,显然早被抠掉了)还是闭嘴吧,千万不能让我的描写成为与泰姬陵有关的唯一有瑕疵的东西。陵墓内按照伊斯兰习俗陈列着一大一小两具精美绝伦的假棺,沙贾汗与泰姬玛哈尔便长眠于假棺正对的地下。伟大的爱情的确值得歌颂,想想它为后人创造了多少旅游创收。当然也得是沙贾汗这么一位主儿,兼有莫卧尔王朝的雄厚财力与个人对建筑艺术的极致追求,成就爱情,也成就了白色大理石的优雅梦境,柔软而坚实。
据说沙贾汗原想为自己修建一座纯黑大理石陵墓,造型与泰姬陵一模一样,跨越亚穆纳河,以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梁相连,却因其子奥朗则布的篡位而胎死腹中。若真建成,不知该有怎样令人心动神摇的力量。再细想,果真建成,不论别的耗资,单论黑色大理石比白色大理石贵三倍的价格,莫卧尔王朝真的消受得起吗?会不会出现早于历史记载的覆灭?有之前沙贾汗的宗教独裁为背景,残酷压制后信仰的力量反弹,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纷争若无强大的王朝予以坐镇,战火之下泰姬陵能如现在这般保存完好吗?倒也难说,莫卧尔王朝的提早倾覆,或许会伴随着英国的提早殖民,英国人再予取予夺,也不会毁掉这完美建筑。这些历史的纵横沟壑与波飞浪卷,只能略一想象,再精妙的沙盘推演也算不出那些斜刺里杀出来的意外与契机,焉知今日之福源于昨日之祸?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走出泰姬陵,风里夹杂着细密的小雨,没地方躲雨,干脆不躲了。池中涟漪阵阵,倒映水中的陵鼎在想象中化为一张女子容颜,耳垂明珠,下颌尖尖,眉眼低垂。池水为镜,破碎又重圆,重圆又破碎。她的眼泪从空中落下,注入脚下一汪碧水,无人见,无人知。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来来往往众生千万,皆惊叹于他的深沉她的美,至于他们之间最细枝末节的喜怒哀乐,不会有人记得,也不必有人记得,他们已是意象已是符号,代表爱,代表时代,代表印度。我们知道,从前有位皇帝为爱妻建造了这世上最美丽的陵墓,我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把他们的故事投射上自己的人生,于是一切恍惚与纠结突然之间失去了意义,不如豁达一笑,纵使活成了爱的标杆,酸甜苦辣也唯有自知,生命中的点滴原只为体验,就算是庸人自扰,也是值得。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坐景区的中巴出去,游客一批又一批,车子来一辆,轰的一声挤上去,终于抢到一辆车,满满登登一车人,一直挤到上车的台阶上。车门自然关不上,这才有印度公交车的风范嘛。回头最后望一眼,唯见人群与长空。泰姬陵周五是不开放的,所以纵使次日起个大早,也没办法进来拍无人的泰姬陵照片,就这样吧,用人潮说明它的美。
PS:印度人真的超鲜艳的说,狗眼被亮瞎。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次日起个大早,我们绝对是第一个进入红堡的团。雄踞山丘上的阿格拉红堡以红砂岩建成,在清晨的阳光下鲜艳耀眼地招摇着它的王霸之气。高耸而敦实的围墙下,护城河早已干涸,昔日用于防守而豢养于河中的鳄鱼更是不知去向,唯见遍地松鼠乱跑,漫天鸟儿齐飞,很美很和谐的样子。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不过头顶的飞鸟绝非等闲之辈,人家可是皇家飞行队,擅长神不知鬼不觉地扔炸弹,刚走进红堡唯一开放的阿马尔辛格门,就有幸运儿走了鸟屎运,问题是走了鸟屎运自己还不知道!表示再也不敢随便摘帽子了。
莫卧尔王朝第一代君主巴布尔定都阿格拉,第三任君主阿克巴大帝在洛提王朝阿格拉城堡旧址上建起了红堡。阿克巴大帝是位开明的君主,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在广进贤才的同时,于建筑艺术方面也融合了印度本土的印度教耆那教及中亚的伊斯兰波斯等风格,成就别样的精致凝重与霸气,他为儿子建造的贾汉吉尔季宫就是典型代表,伊斯兰拱顶,印度教的凉台,正门上的图案空心代表犹太教,实心代表印度教,莲花代表佛教。之后数代君主对红堡进行不断的扩张与改建,第四代君主贾汉吉尔开始喜爱白色建筑,在红砂石上覆以石膏,年生日久剥落,倒不如第三代时的美观。第五代君主,也就是最爱大兴土木的沙贾汗皇帝,将红堡推向了奢华与辉煌的巅峰,这位爷其实有5000嫔妃,后宫宫室密密麻麻,只是独宠泰姬玛哈尔一人。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红堡与泰姬陵相距只有1.5公里,站在红堡上可以直接远眺她的风采,沙贾汗在被儿子囚禁的七年多里,就那么一日日把自己站成了一块望妻石,有一天躺倒了,只好请儿子在自己面前放上一面镜子,通过镜子的折射继续当他的望妻石。其实也好理解,我要是也花了半生心血与财力,造出这么个完美的东西,我也得天天守着瞧着。沙贾汗对白色大理石的钟爱只要看一看泰姬陵就知道了,红堡中他修建的建筑也多为白色,极其富丽堂皇的茉莉宫,门口的白色大理石经过精雕细琢,呈现一种凝脂般的半透明状,带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淡淡米黄色,看上去有极其保值的质感。镂空格子窗里射来春日的阳光,照出室内装饰的精美繁复,类似泰姬陵的装修风格,原先镶嵌的珠宝和室内陈设在英国人进驻之前就已被洗劫一空。红堡里还有一座豪华欧式石棺,是印度雇佣军兵变时期阵亡的英国总督之棺,如今也是一道奇异的风景。
漫步红堡,长风穿过一座又一座的宫室,大张的门口再也没有镶金缀银的挂毯予以遮蔽,那些璀璨那些衰败全都尽收眼底。红堡无悲无喜,红堡只是王朝的大事历。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遗憾在印度没能玩成泥巴1:从德里婚礼一条街到阿格拉
一直觉得穷奢极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会转换成源源不断的财富,因为那已变成人类文明的一种印记,艺术可以萌发于尘埃,但更多时候是用金山银山堆出来的,我们唏嘘于前人创造者的苦痛,然后好好珍惜他们的血泪结晶。说句公道话,印度别的地方或许很脏乱差,但许多景区还是整修得相当不错的,尤其是外国游客多的景区。之前看过一个观点,说印度人对于自己古迹的价值并没有多高的领悟力,印度处处都有古迹,欧美人来了,惊叹于什么样的古迹,他们就把什么样的古迹保护起来了,至于旁边的,那就自生自灭,成为断壁残垣。本人没有特意去考证一下,对此持观望态度。
ps:红堡还有一个德里门,因为连着集市,所以不开放。古时这城堡里就包括着平民区和集市,皇帝可以站在城上,观察下面来来往往的美女,看中了就挑进宫。红堡里的公众大厅便是皇帝接见平民和外国使者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