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迷迷糊糊中听见有动静,睁开眼睛看卧室钟表,竟然快八点了,先生开门要上班去了。
先生吃没吃早饭呢,我心里念叨着,这也是家庭主妇职责本能。却听见大门关上声音,先生已经离开家门。
场景回放到昨天晚上,先生和朋友聚会回来,明显是饱腹状态。抚摸着肚子,看着体重秤上惊人数字,郑重其事说早上不吃早饭了。
我在床上慵懒着再次确认时间,似乎才回过味来,昨天晚上九点多上床睡觉,竟然睡到早上快八点了,怎么这么能睡呢。
酒后先生在另外卧室睡觉,原因是酒后打呼声音重,说是怕打扰我,其实是各自安好。
喝酒后的他,一直在客厅里转着圈走路,揉着鼓鼓肚子。这似乎是他惯有表现,酒场上很难把控吃喝的节奏,揉着肚子走走路,他说是放放水也消消食。
老夫老妻的日子,关于喝酒这个问题,经过各种方式磨合,磨合到当下状态似乎很好。
觉察着自己,为什么一觉睡到早上快八点呢。这11个多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50多岁的中年女人来说,也是了不起的记录呢。
睡前热水泡脚,泡得酣畅淋漓全身舒畅后入睡的,这是睡眠好的一个因素。
先生说早上不吃早饭,正好我可以轻断食一天,趁机为肠胃做次清理,睡前特意手机断网,想着早上啥时候起床都可以,心无挂碍才睡得深沉。
闭着眼睛又想起来,昨天白天时运动步数创新纪录。似乎回到2021和2022年的状态,一天万步以上是最低标准,享受着运动状态。
最近又复听人生海海这本书,听得沉迷。带着耳机在小区或是公园里听书散步,完全沉醉在书中情节。
多年前读余华的活着时,感受着福贵日子里的喜乐盛衰,起伏坎坷的人生路,知道是众生皆苦的节奏和色调。却也只是单纯知道没有真切感受,经历人事物多了,能体会到活着的那种慢慢受锤节奏。
年少时读的书,看的剧,多年以后再回看回听,总有全新视角。
再次回听人生海海,感受着村子里每一张普通面孔,人性中善和恶的那些表现,似乎就在我身边,有着很强烈代入感。
剧中的爷爷和老保长俩个人物,听书前半部分似乎泾渭分明,好人坏人标签都很明显。继续深入随着时代发展,岁月变迁,人性中的某些东西通过事件激发,底层的东西就出来了。
爷爷是个好人吗?爷爷举报将军错了吗,他举报将军藏匿地点,是基于他整个家族名声,后来的懊悔自责自杀,顺着剧情也完全能理解。
老保长似乎是个吃喝嫖赌的坏人,关键时刻那些表现,却不是普通好人能做到的。
年少时读书,书中人物都是遥远的,年长后再读书听书,总能看见某些熟悉影子。
书中的人物众多众生相鲜活,其实每个人也有众多的面相。心理学中讲每个人的子人格有N多种,真切感受到了。
每个人都是时代变幻中小人物,也是微小尘埃,在时代里被动着,也有着主动的选择。
年少时觉得老人们说的因果循环是迷信,年岁越长对于因果循环的故事,听闻越多,越来越多敬畏自然和生命。
睡前把听书内容有意抽离,如何结合如何抽离,是我觉察中成长内容。沉睡十几个小时,有没有梦境呢。反正醒来后是记不得的,睡饱了睡足了的愉悦,是那样真实不虚。
常常会觉得沉睡深睡是身体组合更新,总有些东西走了,一些东西新生了。总之,身体是最智慧的。
当下确定能做到的是好好睡觉,吃好喝好运动好,是退休家庭主妇日常重要内容。
清晨醒来带着愉悦,慵懒地呆在床上这段时间,酝酿这些文字,起床后随即成文也是不错感觉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