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影频道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一扇门的困境与迷思——《一代宗师》影评

一扇门的困境与迷思——《一代宗师》影评

作者: c42829322e44 | 来源:发表于2017-08-12 14:36 被阅读68次

和六年前的《东邪西毒终极版》一样,今年年初的《一代宗师3D版》因王家卫的念念不忘再次兼得口碑和票房。而这款3D的《一》最解人痒的莫过于末尾彩蛋中叶问终于得见宫家六十四手,准确地说,是在短短一扇门的时间里见到了宫二那手绝活——叶里藏花。

如果短短一扇门的时间——其实更是电影的时间,可以解释为导演所表达的“功夫即是时间、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一无论对于电影文本所指即功夫本身,还是对于文本之外的所有人的创作现象都同等适用的旨意,那么稍微留意这扇隔宫二和叶问于内外的门、留意电影其余部分中出现的门,我们就会发现有不少值得把玩的东西在里面。譬如说文本之内的武林派别之门,譬如说文本折射出的技术与艺术之门、商业与艺术之门、电影发行区域之门、王家卫作为作者导演的进退之门及这里外诸多门无可避免地揉杂一起所造成的困境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文化迷思。

千拳能否归一路:大同武林的构想和现实

王家卫向来是舍得花银子花心思制作片头的导演。《一》无论是哪一版本,片头都是差不离的:水墨、油画、奉国寺斑驳的墙面上的唐卡绘画,先以交替显现,后已然融合为以丹青打底的敦煌色彩。它们色泽鲜艳,立体充沛,璀璨夺目,经3D处理后更是奢靡醉人。不管是对这些东西痴迷的王家卫和编剧之一徐浩峰,还是专业美指张叔平,显然都深谙其蕴含时间——虽经几百年本色不减、民族——糅合汉藏技艺、地域——兼具东西风格这些母题。于是他们以此定下片子的基调和主题:正如王家卫借片中梁朝伟之口所言,他想以一只饼抹去南北、古今、东西方之别,表达大同武林的志向,这是他的初心。

关于大同武林,王家卫说:我是不相信门派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同叶问的原因;有了门,就有了里外,就有了分野,从这个观念里面就有很多矛盾很多摩擦。为什么叶问最后说:我一生没有挂过招牌。我相信功夫是大同。要是没有门的观念,基本上就是大同。

但影片重笔书写的,恰恰就是这门的观念及“开门”带来的矛盾和摩擦。

开篇雨中激战的场景里,有一扇铁门,外方内圆,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叶问先从门外打到门里,再从门里打到门外,又转为宫保森等人的隔门观望(美版、3D中)。关门是人主动而为,开门却要依靠被动的撞击。而高悬于铁门之上并与之同在的,是一盏明亮的灯。这种场景,后面一次次出现:“中央社消息”的广播说到中央军与两广救国军在湖南一线对峙,此时那扇铁已经负载了南北分割的寓意;叶问与宫二金楼比武后在这扇铁门处作别,宫二本是在门外靠灯一侧,走时却越过叶问向门里(摄影机)走来,最后变成了叶问—门外-灯,其意思再清楚不过;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叶问永别妻子、永别佛山时,门在镜头里显为水中幻影。到此处,电影已经完成叶问这一角色的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一代宗师终于得以成就。

再来看影片中其他的门:金楼马三说“入庙拜佛得先进山门”,接着一干人在门外偷听门里师徒二人的刀鞘之争,最后马三重重摔门而去。再往后看,叶问在金楼投石问路、同宫保森切磋,宫保森与马三的师徒之战……无一不存在着门的里外、存在着一干人的隔门相望、存在着打斗冲突,这些有意的重复表明门的观念不仅实存于门里门外、同样也实存于门内,即所谓门内有门、门禁森严,足见民国武林门派观念之深、破门以实现大同之难。

门真是靠“打”才得以打开,门派之别、传世之灯真要靠一场一场的“杀四门”才得以打破得以点亮。我们可以看到,恰是“开门”这一行为造成了这些“撞”、这些离别等种种摩擦和矛盾。这不禁令人惊觉它与2004年击败李安《断背山》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撞车》竟是异曲同工。

这种矛盾在结尾处近一步升华,直指文化传承的困境。梁朝伟这位传灯者凝视着一帮受传者,独白说:有人说咏春是我而起,因我而收。我希望他们是对的。

前一句话是王家卫不得不忠述的文化事实:叶问到香港之后把咏春拳发扬光大了,也就不可避免地把咏春最古典的精神弄没了。在民国乱世,处世用方的宫二等人,坚守规矩,非但见不到众生,还被马三义正言辞地斥责:都什么时候了,还耍猴戏。处世用圆的叶问、一线天、丁连山,得以存活见众生,王家卫却不得不给了他们加上了一个符号——落水狗。当他走到李存义故居,当他看到程停华后人,看到那些破败的墙园,垂老落寞的武林遗老,他怎愿意用失败二字去描述?落水狗无疑成了最贴切的词汇。当他看到辽宁义县奉国寺的破败佛像被完好保存下来,他说这是文化传承的冥冥神意,可或许更应该解释为同样由他道出的不争事实:还没有人注意,还没有被开发。武学千年,烟消云散的事,是很多的,这是王家卫十年探寻民国武林后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这种痛苦,编剧徐浩峰是知道的,他导演的《倭寇的踪迹》中,那套威力无比的戚家刀法,最后的命运就是供奉于高阁接受膜拜而失传后人。

传与不传,结果都是要失传的,这就是文化传承走不出的困境和命运,是王家卫、徐浩峰等人无法推翻和虚构的文化真相。所以王家卫只好在后一句提出大同武林的美好愿景,他希望叶问是对的,他让梁朝伟说:我一生没挂过招牌……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即所谓取精华而弃糟粕。

王家卫一早就在叶问家里的祠堂两侧镶上了“源远流长南楚分对隆食采,枝繁叶茂紫荆合树尽开花”这一美好构想,但事实上他是深知有门派的,他的初心和他的表达的矛盾就在于,他想要书写的大同武林却因他必须忠实记录而最终体现为无法大同。

电影是否真的大同:王家卫的困境

在被记者问到这次对中国市场是否更看重时,王导甩出他一贯的墨镜风格:我看的不是一个饼,我看的是一个世界。观众就是观众,没有西方、东方……。但或许这也成了王家卫的一种美好愿景,事实上不管是前面的《东》还是如今的《一》,再版上映时为了迎合观众,他都不得已作出了很多向下的修正。

在《一》的各版预告片中,国际版或者法版的预告片节奏慢、重情绪和意境,而美版则节奏快、重人物关系和冲突。北美版的成片,台词因翻译失去了韵味不说,还加字幕提示、加美国观众熟悉的李小龙、加雨夜观战的戏让宫保森等人化隐为显、删掉张智霖唱戏一场改结尾加梁朝伟的炫酷打斗。

王家卫最初的设想是一条街、一个人,后来发现这些宗师是从南北各个地方而来,他的野心就从一条街扩展到了一个时代,这就是四个小时版本之说的由来。但连他本人也说目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观众不答应。

于是他顶着档期压力,连片尾字幕都没来得及细做,仓促改成了两个小时。于是观众傻了,直呼看不懂。于是王家卫就想起当年的《东邪西毒》,他故技重施,在北美版的基础上把他钟爱的章回体或者说散文叙事换成了观众习惯了的按时间贯穿、以叶问为主线的线性叙事,剪出了与2D版差异鲜明的3D版民国往事。于王家卫而言,这不得不承认是一种妥协,而这背后其实是电影市场上《美国往事》式的以人写史的西方式叙事对东方特有的万花筒般照顾各个层面、轻故事而重气氛、形散而神聚的章回体叙事的胜利。

其实王家卫也是用圆的,且不说他身上同样被附加的香港电影北上情结,就是他一面抱怨说不想做宣传一面又延续着一贯的大卡司制,都在有力地作出注解:与叶问教功夫一样,卖艺的尴尬同样是王家卫无法逃脱的。

念念不忘的回响:王家卫的进退和坚守

尽管困境依旧,但王家卫终究还是为中国十年电影增添了一颗璀璨的星星,继《东》之后为武侠电影作出了又一贡献。

首先是技术上的创新。

武侠电影非常讲究打斗场景及其内部物件的设计,胡金铨借助竹林的真实营造气氛,李安转化竹林的性质得到空灵飘逸,张艺谋开发出竹林的种种实际用途,而王家卫在《一》里边则直接变为利用火车来打造节奏参与叙事。

此外,《一》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对3D武侠电影技术+艺术的可能性作出了尝试。比如大段特写和近景片段的衔接,极致简洁的构图。又如2D追求意境、讲述时代,而3D因为空间改变而关注个人。正如王导所说:3D可不可以是一个境界,不是为了某个效果,而是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这种尝试的确是先走了一步。

其次是文化意义上的纠正。

李安在《卧虎藏龙》中用一场竹林戏就道尽了他对武侠乃至传统文化的审视和批判,这种文人自我膨胀式的大文化批评操作抹杀了现实中实存的武侠、功夫追求和恪守的精神,后来张艺谋的《十面埋伏》、陈可辛的《武侠》都走了这条路。王家卫用了十年时间挖取真实材料、通过让演员进行长达几年的武术修炼、把武者拉回地面、竭力避开以一打十的尴尬、用特写和慢镜头拍摄动作、把功夫理论实拍呈现等等方式,求得拳拳到肉的写实功夫,彻彻底底地抛弃了对功夫、对武林进行主题先行式的臆想和评论,描摹出民国武林的真实轮廓和精气神,让武侠电影得以回归。

王家卫在影片中力图平衡各方,他让章子怡扮演身后身,让梁朝伟扮演眼前路,他甚至巧妙地处理了咏春与其余各派比武之胜负,很好地避免了落入以往武侠电影高低对错的二元套路。

最后,绕不过去的要说到香港电影北上。相比杜琪峰的《毒战》、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一》不仅仅是空间上进入了内地,它做到了文化上的进入。对此王家卫作出了很好的表述:这些电影跟他们原来在香港拍的电影相比,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故事背景在大陆。对于一个香港导演来说,你要拍一个内地故事当然可以。但是,每个导演必须要清楚,在拍内地故事的时候,如果你走不进去,永远都会感到疲劳。

从王家卫作为作者导演这一角度观察,《一》承袭了他一贯的风格:依然走胡金铨武打导演制(武打由导演而非武指决定)路线;喜欢用优美的音乐;执着于探讨距离、时间、人与人的关系;痴迷于书写男女暧昧;笔墨依旧隐晦简洁;依从独白和气氛进行诗意剪辑等等,但相比以往作品,他克制了许多私人趣味;不再局限于爱情;多了大景别,从以往探讨人与人扩充到人与时代,从内部世界转为外部的世界;也第一次提供了时代背景并充分地准备了剧本……他其实已在寻求突破,寻求更多的表达及方式,譬如他提到接下来要尝试歌舞片。杜琪峰曾评价道:王家卫其实就拍了一部电影,即《阿飞正传》,那么如今因为《一》的存在,他或许得收回这句话。

王家卫因看到叶问去世前在木人桩前那短暂的停顿而被触动,十余年念念不忘去求回响,最终描绘出了民国武林的坚守而非末路。《一》是他最后一部用胶片拍摄的电影,他保存了最后一卷未用完的胶片。和那些年迈却依然坚持教拳的武者一样,他有迷、有使命感、迫切感。他不是要做一个在故纸堆里找东西的人,而是要用这些美好的东西给往后走下去增添勇气。他说:我其实是仔细,我比别人还要快,我认为一个导演要贯彻始终。

无论是处于民国乱世的叶问,还是处在当下电影乱世的王家卫,尽管挣扎、难堪,但他们在用圆时依然记得圆外有方,懂得坚守、爱惜自己的手艺。事实证明,念念不忘确有带来回响——这或许不失为走出中国电影乃至所有文化困境的一个好的启示。

相关文章

  • 一扇门的困境与迷思——《一代宗师》影评

    和六年前的《东邪西毒终极版》一样,今年年初的《一代宗师3D版》因王家卫的念念不忘再次兼得口碑和票房。而这款3D的《...

  • 走出群体迷思困境

    如果我说,一群平日安分守己的公民把一个跟他们无冤无仇的黄花大姑娘活活打死了,你信吗?你肯定不信,搁我,我也不信,无...

  • 帮你解开阅读的迷思

    今日推荐《阅读的故事》:阅读的迷思和困境[https://www.jianshu.com/p/1cbf0f304f...

  • 影评|老演员的困境

    昨天是《有翡》首播,而且第一天就连播两集,我迫不及待地看了。 故事讲述的是在江湖上一个女子如何成长为英雄的故事。习...

  • 一横一竖

    这是一篇不算影评的影评,等了那么多年,最后也就一扇门的时间;看了那么多遍,最后也就一张纸的文字。 前年的此时,...

  • 0613 用坚持对抗压力,让生活柳暗花明🌸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们常常遇到压力与困境,深陷其中,难以自拔。压力有它自己的样子...

  • 《阅读的故事》:阅读的迷思和困境

    本书的初衷,作者原本想试着劝诱人阅读,还想帮人解决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难题,然而,真写下去后,作者发现自己想得太美...

  • 极简生活,活在当下

    ------《极简主义》读后感 当今社会,物质丰足,随着年岁的增长,人们往往会陷入到一种迷思的困境中,快乐好像总是...

  • 1.8《一代宗师》影评

    1、周二晚上看了电影《一代宗师》,王家卫导演、梁朝伟、章子怡主演。讲述的是佛山武林门派掌门人换接班人,大弟子非要接...

  • “一代宗师”精彩影评

    宫家二小姐宫若梅其实是有原型的,是民国时期女杰施剑翘,为报父仇苦练枪法亲手击毙孙传芳。不过与宫二在电影里的形象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扇门的困境与迷思——《一代宗师》影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cj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