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开始学习写日记的第一天,启蒙导师懂懂就断定我可以一直坚持下去。他之所以这么判断,基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他相信我有坚持的品质。我从跟他一样的小城市走到今天的巴黎,成为国际刘,没有点毅力肯定是不行的。
另一方面,就是鉴于他的经验,他本人受益于写作所带来的一切。今天的懂懂不仅仅在我们临沂,在全国都有忠实的粉丝,他已经是万众瞩目受人朝拜了。
其实,文字所带来的附加值也开始发生在我的身上。
四个月之前,在自媒体行业我还算是一个小学生。区区的几篇信手拈来的小故事兴风不作浪,没有什么影响力。仅仅过了140天,我的日记的读者已经遍布全国。在日记行列的作者中,懂懂占据了长篇,将来的我会占据短篇。而且我的自媒体属性因为定位于国际都市巴黎,传播受众群体会比懂懂更加广泛,前途应该不错。
今天的内心很帅即将成为内心很帅plus。
这个绝对不是自吹自擂,我的读者和我都有这个信心。我公众号的订阅者,最多一天可以新增上千人,而且都是活跃粉丝。这在竞争激烈的社交文字平台上应该说是个小奇迹。
最近我准备暂时每个礼拜停更一天,为了跟各种大V互推。也就是说,我的公众号发一篇别人的,人家发一篇我的,相互吸引读者。他们跟我合作了两次,看出了我的价值。一个号称有着几十万粉丝的大V,阅读量和活跃程度都比我的强不了多少,而我的公众号粉丝只有15000人。我的读者,在所有我见过的公众号中是黏度非常大的。我写的日记,留言最多的有几百条。但系统限制,放出100条之后,很多精彩留言都放不出来了。这些读者把留言作为自己坚持阅读的佐证,立志跟我一起进步。
形势一片大好。
为什么这些读者喜欢一路跟着我?
因为写得好?
那是想多了。
读者之所以跟着我,是因为我的积极心态和正能量。我写文章有两条线,一个是写故事,人物画面刻画得非常立体,场景逼真;另一个就是熬鸡汤,而且是营养鸡汤。我的日记从我的生活体验延伸,摆事实讲道理,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干一场。
很多人看了,不想停下来。日记里可以跟你说做人,也可以跟你说做事。
生活看起来复杂,走起来其实简单,先做人后做事,没有例外。
另外,除了写日记,对读者的维护也是我能力的重要体现。我有一个全国群规最严格的读者群。在社群管理中,这个群走到了最前面。很多经营社群多年的群主在群里学习,每个群友都非常喜欢群里的生态。
有人说了,群规这么严格,群友会舒服吗?
我想说的是,制度越严格,人的安全感就越强。有些时候人性化不能用在规则上,制度的弹性是人类社会将来万劫不复的罪魁祸首。
我们看今天的法国,为什么很多行为屡禁不止?制度是最大的缺陷,那些触犯了法律的人极少被定罪。即使受到惩罚,也是相对轻微,没有威慑力。
放在中国试试?
你毁坏个餐馆就可以有吃有喝管你几十年饭,你还敢吗?
当然是不敢了,因为成本太高。
所以很多地方的治安,甚至包括某些世界强国,都不会有根本转变,就是因为规矩不行。
那么靠人的觉悟行不行?
呵呵。
一个国是这样,一个群也是如此。
遵纪守法的人要被认真保护,违规的人要被清除。这个规则在我群里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移走的人都是心服口服。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因为被移出而反目的。
写日记以来,我觉着我的运气更好了,好到什么程度?
好到建一个群都会收到温暖。说实话,如果没有事情,我宁愿每天泡在里边。那个气氛、气场、气度都让我舒服。群里的几十个骨干,就像我给他们发了工资一样,每天维护群的意志比我都坚定。还有一些喜欢潜水学习的群友,也是实实在在的在学习。
所有人每天都在进步。
建群是我们共同的修行,在群里我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人性。里边光芒四射,没有任何黑暗的角落,哪怕是隐藏着一粒尘埃。
在我的群里住上三年,每个人的变化都会是历史性的,包括我自己。我们很多人的潜力都会在几百个群友的关注下尽情发挥。
明天,我们不可限量,也不能限量。
为了这份共同的执念,我决心跟你们捆绑,一路前行。
写到这里,打了个盹,瞅了一眼手机,一个叫今夜无眠的美女发了一个朋友圈。意思是,不要去拼了,那些有钱的,不也是过得不好。
我留言了一句,有钱你都过不好,没钱你就过好了?
明天等她回复我后,删了。
好好努力都不一定行,天天闲着就一定不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