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历史人文社科
21晁老师讲中国文学史之陶渊明(上)

21晁老师讲中国文学史之陶渊明(上)

作者: 东涂西写晁大愚 | 来源:发表于2018-07-02 17:23 被阅读88次

    [if !supportLists]第十二讲 [endif]陶渊明:魏晋风流的代表

    如前所述,东晋时期,玄言诗基本占据了主流。玄言诗的流行使得文学偏离正确的方向,文学似乎变成了玄学思想的阐释,失去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表现以及对人格品质的探索。而陶渊明的出现,恰巧弥补了这一点,接续了自建安风骨、正始之音以来的优良传统,使文学更上了一个台阶。

    [if !supportLists]一、[endif]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他的祖上做过大官,但因为陶家不是大士族,所以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只做了小官。陶渊明前期生活徘徊在出仕与隐居之间:出仕吧,但只能做一些小官,况且时局动荡,社会昏暗,大道不彰,怀才难遇;隐居吧,自己又似乎不甘心就此过一种清苦的日子。公元405年发生的一件事情使他彻底对仕途绝望,并下定决心归隐。

    这一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上面派督邮前来视察,按照当时官场的规矩,县令要穿好官府迎接并弯腰行礼。这时候,陶渊明的文人名士派头便冒了出来,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五斗米是县令的薪俸,就是说,我不能为了这么一个小官为了这么一点薪俸就要乡里小人弯腰屈尊。乡里小人自然是文人雅士认为的庸俗浅陋的人。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宁愿去过一种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在一个庸俗的环境下为了一点薪俸而受气。这就是文人雅士的清高,这就是名士的派头!这种人格的高贵被后世的文人们所赞赏所信奉。

    晚年的陶渊明生活潦倒,贫病交加,幸而得到友人的帮助。他去世后,友人们感其志节,谥号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

    陶诗按题材分为五种: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

    田园诗是陶渊明的首创,这是他将自己田园隐居生活诗意化的表现,也是他的诗歌的重要部分。

    这些田园诗有的表现田园风景的优美,生活的简朴,心境的闲适。比如《时运》、《移居》其一、《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生活,回归田园生活后的喜悦心情。其中后半段对于田园风景的描写具有生活情趣。其中“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对仗工整,写景精美,成为名句。如果对农村生活熟悉的读者,一定对体会到这种情景:黄昏时刻,农家开始做饭,炊烟笼罩着远处的房屋,房屋遮阴在绿绿的树木中。

    有的描写田间劳作的甘苦。比如《归园田居》其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写作者锄草,早出晚归,颇为辛苦。哪怕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也在所不惜,只要我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生活就行。陶渊明像一个农民一样劳作,并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好逸恶劳,只会空谈奢论,田园生活也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安逸。

    有些田园诗写自己的穷困与农村的凋敝。比如《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这首诗写作者与子侄晚辈一起在山野中漫步,看见荒弃的农舍,遇见采薪人,才知道这里的人已经死光了。作者不由得感叹世事变化,人生如梦,一切都将归于空无。这也反映出当时生活的战乱不断、政治频繁更替给老百姓带来的伤害。

    咏怀诗与咏史诗有相近之处,因为咏史诗里有咏怀的成分。他有咏怀诗有些是组诗,比如《饮酒》、《拟古》、《杂诗》。

    有的是对自己生平的回顾,比如《饮酒》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有的是对社会的批评,比如《饮酒》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杂诗》其一

    这首诗上半段表达了人生的一种漂泊感,以及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意思。结尾则指出人生短暂,时不我待,需要互相勉励、珍惜当下。

    《咏荆轲》,《杂诗》其二,都有一种激愤,不像他的田园诗那样闲适宁静。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咏荆轲》节选

    �d��]4

    本文由晁老师主要根据袁行霈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以及骆玉明一卷本《简明中国文学史》以及其他资料并结合笔者思考编写。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以及普通成年读者。计划将其编写成书出版,设计课程。敬请关注。欢迎合作。

    晁老师简介:晁若愚,80后,祖籍陕西宝鸡,深圳大学文学院毕业。主要从事教育工作。面向中小学生开设阅读写作书画游学等人文创意课程。爱好广泛,喜欢写作书画印石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1晁老师讲中国文学史之陶渊明(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jx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