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在中国

作者: 你和我和你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3:06 被阅读65次
    工匠精神在中国

    寒假正月里,我约上朋友去了河南省博物院。起因是前段时间央视的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节目,看得我们热血沸腾。

    在人们的一贯印象中,厚重的博物馆和文物与综艺节目,应该是毫不相干的,而这档文博探索类节目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让埋藏千百年的文物们,带着它们前世今生独一无二的故事,走出尘封的历史和博物馆的玻璃匣子,出现在人们眼前。

    受邀的九座博物馆分别选出了三件镇馆之宝,由演员和讲述者分别描绘它们前世和今生的故事。

    豫博便是九馆之一,我们来到的时候,很幸运地见到了三件入选宝物,分别是妇好鸮尊、贾湖骨笛和云纹铜禁。

    妇好鸮尊 贾湖骨笛 云纹铜禁

    最末这件就是河南博物院被《国家宝藏》最终选中,参加故宫文物特展的[云纹铜禁]。我们来到馆中时,在它面前站着许多慕名而来想一睹其风采的参观者。

    云纹铜禁于春秋中期制成,我想在它面前参观的人一定无不赞叹其纷繁的纹理、镂空的造型,如此精湛的器物竟是出自由千年前的人们的双手,真是叫人叹为观止。

    其制作方法名为[失蜡法],即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  加热烘烤后,蜡模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最后再往内浇灌熔液,便铸成器物。

    制作这样一座长一百多厘米的器物,一寸寸仔细地雕刻,反复填充和烘烤,这大概是今日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难以想象的。

    讲解员告诉我们,这座铜禁被发现时其实并非现在的样子,而是几乎完全支离破碎的状态,工作人员是用两个麻袋把它抗回来的。而之后的修复工作,其难度不亚于拼一块方便面饼。

    这幽默而贴切的比喻把我们几个都逗笑了,又不禁感叹这工作耗时之长,需要精力和毅力真的令人无限钦佩。


    16年,也曾有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将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工匠带进了人们的视野。

    工匠精神在中国

    他们以故宫为家,以文物为友,感受着故宫的春夏秋冬,他们是故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故宫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万的游客,但其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晓,这批工作者就是默默在故宫的背后,为我们眼前的惊世宝物奉献的人之中的一群。

    王津

    钟表、画卷、青铜器、木器…如何可以使造型的自然灵动,颜色的柔和贴切,都需要文物修复师们反复琢磨尝试,在他们指尖一点点地努力下,文物们慢慢地由伤损甚至残破的状况变得重新美丽起来。

    不管是铸造者对繁复铸造技艺精益求精的探索,还是修复者为了还文物本来面目锲而不舍的坚守。

    在中国,我们为这种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职业精神赋予了自己的名字,那就是 “工匠精神”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骨器、玉石加工,游刃有余的“庖丁解牛”,《核舟记》中核上刻舟的奇巧人王叔远……  绵延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上,这样“术业有专攻”的匠人举不胜举。

    今日,不管在日常器物还是在科技前沿,也依然有着无数的匠人锲而不舍,对千难万险甘之如饴。

    择一事,终一生。

    工匠不衰,精神不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工匠精神在中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l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