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创造了希特勒

作者: 作家李禹东 | 来源:发表于2018-05-10 11:04 被阅读1049次

作者:李禹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代表作品:青春小说《人间犬吠》(作家出版社)悬疑小说《失焦》(作家出版社)

历史小说《笔落三千年》即将出版

1945年4月30日下午4点过后,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令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的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在欣赏完他平生所欣赏的最后一段舞蹈之后,和妻子爱娃走进一间密闭的小屋。紧接着,从里面传来一声枪响,随后,党卫军警卫队队长拉藤胡伯走进其中。这位战争狂魔用自己的左轮手枪结束了那罪恶的一生,他的妻子爱娃则在一旁服毒自尽… …

转眼间,距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70个年头,对于那场灾难,各行各业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反思。对于希特勒这样一个集敏感、自卑、狂躁、凶残、精力超群等等特点于一身的复杂人物,每个人都有互不相同的看法。

而有这样一个疑问被人们反复提及——是谁创造了希特勒?了解这位战犯的人们大概首先会想到这位战犯最亲密的战友、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人们会说,是戈培尔不遗余力地塑造了希特勒的“偶像”角色,还有人会想到当初为他在西线战事开始时,献上“奇招”的A集团军参谋长冯·曼施坦因,又或许还有人会想起掌管空军的戈林、沙漠之狐隆美尔,以及“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等等。是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联起手来,共同创造了希特勒这个邪恶的角色,成就了他不可一世的“帝国霸业”。

当然,这些看法都并没有错,但倘若将视角扩展到更大的领域,将思绪从纳粹党徒本身,拓展到其以外的地方,倘若将历史与现实彼此结合,就会找到许多令人倍感惊讶的逻辑性。

德国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崛起的。当功勋卓著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离开政治舞台时,德国的政治家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德国只满足于蓝天(时任德国外交大臣布洛语)”的时代了,为了占有资源、抢夺国际话语权,他们积极筹划,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使德国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甚至直接迫使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退位,并在一盘散沙中仓促成立了矛盾重重的魏玛共和国。

时光流逝,如今已经很少有人还会提及当年威廉二世向民众宣布其宣战决议时,德国人民是怎样欢呼雀跃的。这个曾经只是罗马帝国边陲荒原一代的、可怜的蛮族,从其诞生起,就不得不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自然作斗争、与强敌罗马作斗争,罗马人称其为“日耳曼(GERMANNEN)”,意为“令人生畏的好战者”正表明了他们的性格。而这令人生畏的战士,却不得不在查理曼大帝之后,长久地面临着四分五裂、或只是形式上统一的局面。他们那突然崛起的邻居法兰西,在拿破仑的带领下霸道地侵扰着这个弱小的民族。列强林立的欧洲版图中,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这一切,正是促进环绕在威廉二世四周围那热烈欢呼声的主要原因。在这位“开明君主”的带领下,通过俾斯麦的努力,德国迅速完成统一、并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在其骨子里崇尚的纪律性基础上,解放创造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而在这时,这个新兴崛起的国家饱含着理性和感性的两种情绪。理性的是,他们不得不为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创造所谓“资源条件”,他们必须从更多的殖民地,积累大量原始资料,同时,他们还必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以确保其发展的持续性。令他们倍感尴尬和愤怒的是,先他们一步崛起的英法两国,早已将这一切尽数瓜分,留给他们的,只剩下那么一丁点儿“残羹剩饭”。而感性的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超强的生产能力,该“好好收拾”一下那一直试图打压自己的强敌了。谁知,这场不怀好意的战争并没有帮助德国改变现状。随着盟友的叛变,德军最终败下阵来。英、法列强用行动教训了这个新兴的“大个子”。德国的诉求因为战争的失败,而最终化为乌有。

德国得到了什么?

答案是,《凡尔赛条约》。

胜者以法官的姿态打压着败者。在440条条款中,协约国狮子大开口。除去对领土的占领和对其军事上的限制外,协约国向德国索要的高额赔款使其经济遭受重创,德国不得不依靠向美国举借外债而促其经济恢复。然而,当金融危机在美国蔓延开来时,德国的经济理所当然地陷入到更深的泥潭之中——莱茵河被法国人所占、经济面临全面崩溃,德国人在耻辱和饥饿中愤怒地扫视着世界。

极端民族主义,这是希特勒身上永远无法抹掉的标签。他拒绝《凡尔赛条约》,用强硬态度抵制法国人对莱茵河一代的占领,他软硬兼施,发起劳动运动、刺激生产。他动用了极为有效的手段,提高人民虚假的荣誉感和优越感,一遍又一遍鼓吹着那些不着边际的谎言,并将自己的野心与自己的政绩相互结合,盖上“哲学”的印戳,驱使他们沿着自己的意志向前行进。

早在1932年3月的第一轮总统竞选中,希特勒就以30.1%高票仅次于一战英雄将领兴登堡,而第二轮投票结束后,他的得票率更是达到了36.7%。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欺骗,这个潜在的、邪恶的人绝不可能在那时候享有如此普遍的赞同,客观来说,他的一切言论,都仅仅围绕着“民族尊严”这个主题展开的,人民热爱这样的课题——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对《凡尔赛条约》和西方列强虚伪嘴脸的厌恶。

——那么,请问是什么为恶魔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又是谁为恶魔提供了生长的条件?

如果说这个时候的希特勒蒙蔽了西方人的眼睛,那么往后发生的事就显得极为可笑了。为了避免战争,英法放纵德国人兼并奥地利,又任凭德国人解决所谓“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即,居住于捷克斯洛伐克靠近德国一边说德语居民区)问题”,最后,在其对波兰虎视眈眈时,西方继续其绥靖政策,苏联又为与之共同瓜分对方而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在那一刻,盟友只不过是用来背叛的对象,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他们不停地妥协、妥协、妥协,直到最后连他们自己也无路可退。

——是什么为恶魔的扩张提供了土壤?又是谁为恶魔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如果让时间回转到更遥远的过去,回想一下信奉多神教的凯撒大帝怎样迫害基督教徒,再回想一下基督教在翻身之后,又怎样迫害“异教徒”。想一想同根同种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怎样相互征伐,再想一想本为一家的天主教和东正教怎样彼此敌视。如果将这所有的一切,与中国古代儒释道同行的思想相比较,我们不难从中看出西方世界对于信仰的局限性。与信仰的内涵相比,西方人更看重其形象。同样向善的哲思,只因其“神像”的不同而彼此对抗,战争的爆发往往不只是对某个行政机构的不满,而更多的是为了打倒一个另一个模样的“图腾”。

于是我们发现,西方人的文化对峙,往往并没有带来“融合”,而更多的是以“征服”为目的。强者打压弱者,弱者憎恶强者,一经翻身,又势必再度打压对方。胜者强迫败者无条件接受自己的“神像”,哪怕败者的信仰与胜者的信仰在本质上并无二致——不论你是否信善,只要你不信耶稣,你就会被打倒。反之亦然。

这样彼此打压的循环带来了西方文明本质上的“恐惧感”和“危机感”,正如“修昔底德陷阱”所说,新兴崛起的国家,总是会与老牌强国发动战争。这是他们所绕不开的怪圈。

当今世界,“唯心主义”思想退居二线,“唯物主义”价值观念成为世界主流,宗教信仰不再是西方社会的最高价值观,但另一个现象也与此同时摆在了我们面前。以全球霸主美国为例,他们所谓的“民主”,在他们眼中,无非是美国如今的“三权分立”制度,或是欧洲早期已被其“承认”的现行制度,凡是不符合这种制度的其他政体,都将被视作是“不民主”的体系。这种体系成了他们在新时代里所崇拜的“神像”。

为了维护这“神像”的尊严,他们试图着手改造所有与其不同的政治体系,但也有一种例外——当他们碰到实力较为强大,自己无暇改变的对手时,他们将选择暂时性的“妥协”,在心理排斥对方,在行动上让步于对方。但这种让步只是一种无奈之举,在让步的同时,他们亦不放过遏制对方的一切努力——对不同“神像”的恐惧感,在这时表现得极为明显。

古代罗马、拿破仑时代的法国,以及四面八方虎视眈眈的、提前崛起的对手对于才刚粘合在一起的德国造成的打压,促进了其对霸权的渴望。当德国崛起时,它同样遵循着西方传统的逻辑,试图利用战争,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军国主义)征服所有敌人。然而,它失败了,而失败就意味着自己价值体系的彻底崩塌、以及自己在屈辱中被彻底征服。

在人类历史上,征服或者会遭致对手的灭族——这样的现象频繁地发生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但当种族规模逐渐扩大的后世,则几乎不复存在,或者会造成对对方暂时性的压制——在这压制的过程中,软弱的对手会妥协而导致其文化精神的流失,坚毅的对手则绝不低头,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强大,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忽然崛起,将对手彻底撕裂。

在这种因征服而带来的恐惧中,今日的美国人将其冷战时期所形成的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不住地向东推进,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行摆放在乌克兰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枪口安置于意识形态截然不同的、俄罗斯的家门口,这无疑遭到对方强力的回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克里米亚就是回应的手段之一。欧洲各国紧随其后生硬的经济制裁,则更使这场危机走入了死胡同。

危机中,当普京总统在国内的支持率超过80%的时候,当俄罗斯人民将欧美列强视作头号敌人的时候,当俄罗斯的民族情绪空前热烈的时候,让我们回头想一想《凡尔赛条约》,让我们回头想一想纳粹的谎言,让我们回头想一想昔日单纯的德国人民热烈的欢呼,我们是否会感到些许类同之处?

这时,请你也同样想一想,是谁制造了希特勒?是谁在制造希特勒?

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正在忙着用激烈的手段反制这个世界国力最强的对手时,那曾经被修昔底德认为“最具威胁”的角色——世界老二中国,却正在积极地重建那条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积极地提出有关“命运共同体”的言论——这个国家的宗旨是“共融。”

本文的最后,请允许笔者引用《希特勒传》作者乔西姆·费斯特的一句点睛之笔作为结束:

“对他(希特勒)来说,这种拯救思想和欧洲人的自豪感密不可分,除了欧洲,其他大陆都不重要,其他文化也都无关紧要。其他所有大陆都只是地理名词,是奴隶居住的地方,是用来剥削的地方,是没有历史的空旷地带,是‘狮子出没的地方。’”

——西方式的具象思想的狭隘性和其征服本质,正是制造希特勒的罪魁祸首!

1945年4月30日下午4点过后,臭名昭著的杀人狂魔、令整个欧洲、整个世界都为之颤抖的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在欣赏完他平生所欣赏的最后一段舞蹈之后,和妻子爱娃走进一间密闭的小屋。枪声响起。

然而,他真的死了吗?

相关文章

  • 谁创造了希特勒

    作者:李禹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代表作品:青春小说《人间犬吠》(作家出版社)悬疑小说《失焦》(...

  • 我敢肯定,谁家婚礼的伴郎也没他家的厉害!

    他左腿残疾,却让希特勒在他大喜之日甘当伴郎;他被称为“宣传的天才”“创造希特勒的人”,却用才华干尽伤天害理之事。他...

  • Summerdays

    夏日 [美]玛丽·奥利弗/倪志娟译 谁创造了世界? 谁创造了天鹅,和黑熊? 谁创造了蚱蜢? 蚱蜢,我指的是—— 跳...

  • 夏日-玛丽·奥利弗

    夏 日 〔美国〕玛丽·奥利弗 松风 译 谁创造了世界? 谁创造了天鹅,和黑熊? 谁创造了蚱蜢? 这只蚱蜢,我是说—...

  • 谁创造了集体

    你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如同来到单位里,你无法改变大多数人的思维;如同在自己的家族里,你无法改变老一辈的思想;如同在...

  • 谁创造了世界

    文/金紫缘 鹰 翱翔蓝天,不是向往自由的大舞台,而是生存的需要。它高高在上,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如同领导俯视百姓。人...

  • 谁创造了恶魔?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几天浏览了很多类似的帖子,都是关于问题孩子的,他们的所作所为,真的令人发指。看多了这...

  • 谁创造了我们

    每天准时起床,拉开窗帘,屋内的光线慢慢变亮,四周的墙壁都是oled显示屏组成,可以根据公元纪年计算这个时间段的季...

  • 谁创造了人类?

    为什么人类是地球上唯一具有无限创造能力的物种? 为什么东西方宗教都主张各自信奉的神创造了人类? 为什么东西方宗教教...

  • 谁创造了宇宙

    一座房屋必有人建造;一件衣服必有人裁缝;一篇传世的文章背后必有一个杰出的作者;一首不朽的诗篇背后必有一个伟...

网友评论

  • 箽四四:什么时候写写拿破仑?
    箽四四:@箽四四 哈哈,😂这是不是也论证一句话:人不可貌相!
    作家李禹东:@箽四四 有机会吧。法国最牛的俩人身高都不到一米六,一个路易十四,一个就拿破仑:cry:。不过事实上,另外两人,沙俄的库图佐夫和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其实也蛮值得写写
  • 宅门食味:谁创造了希特勒?父母、学校、信仰、社会的环境。只要环境还在,就可以复活。
  • 颍水陨石:作为你关注的方向,这篇文章值得祝贺。
    躺在床上时,如果能够打电话。你不妨从你父亲那里获得我的号码。王一丁
  • 梗田无虚:为我们的融合而欢呼😏
  • zhfuning: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应该结束了。

    多元,共生,经济合作的共识是通过血与火的洗礼后趟出来的唯一走的通的路。

    现在如果谁再想福音式的,传教式的进行价值观战争。(西班牙的殖民掠夺就是打着这个旗号)一旦有这个苗头,大家都会回到希特勒,回到这个全球化的进程里最惨痛的人类伤疤。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觉得只要珍视历史,希特勒永远不会被忘记,也永远不会再“复活”。
  • 真老实人_425a:德国出现了两个人:一个是没有掌握权力的马克思,另一个是掌握了权力的希特勒。
  • 我是真理生命道路我是自由无限永:这多维宇宙是个虚拟物质超大超细的全息电脑游戏。佛的空本就是一句大实话,说这世界是虚拟的,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正因为是虚拟的,所以才会过去现在将来同时存在,正因为同时存在才会有看穿时空的预言,正因为同时存在,所以才会有时空穿越回到过去及飞到未来,正因为是虚拟,所以才会有多维宇宙重叠,正因为虚拟才有爱因斯坦及霍金的时空论,时间是个常量,正因为是虚拟全息图,才有人达光速时间停止,因你与全息图的振动速率一致,好似停在某个全息图画面,好似时间停止了。正因为虚拟,所以才有频死体验同时看到一切,正因为虚拟,所以才有八字命,易经,血型说,属相星座说。
    正因为是幻象虚拟物质矩阵,一切皆是灵魂的想象,所以才有集体意识决定一切,所以才有冥想。因一切皆虚幻。
    爱因斯坦的多维宇宙观如果是对的,在绝对的物质观上,三维,五维,六维等等时间的地球,如何重叠不发生碰撞呀。那就只能是虚拟的才可共存,就知一硬盘上的一万级同一游戏共存在一起一个道理,你选择什么显化什么,可一切皆同时存在于硬盘上,即过去时在将来同时存在。大爆炸学说就是一个大笑话。目前观察宇宙还在加速扩张,说明张力还处于加强状态。但反过想一下,如果多维绝对物质宇宙《记住,是多维时空重叠绝对物质宇宙》是由一个篮球大的绝对物质几亿度的高密度火球爆炸形成的,目前能观察到150亿光年距离《肯定远不止150亿光年,也许十万亿光年距离》。那地球占这个绝对物质火球的比例都微不足道,那你现在所见的一切绝对物质的东西都是空心的了,只是某个小圆圈组的全息画面。[色][色]达尔文进化宗教论如果成立,黄猿变黄种人,黑猿变黑种人,棕猿变棕色人,白猿变白种人等等人种,而其它物种是猿的几百亿倍,在同种环境中无一进化,不符随机法则。所以达尔文找不到猿和人之间的化石,因根本不存在。[色]地球上的任何物质并不唯一存在的东西,它属于这宇宙中,因此地球上的生命一定不是唯一,再说生命不一定非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存在。[色]如果佛教合理,众男众女都成高僧高尼不结婚80年就绝种了。[色]如果圣经合理,我们都是亚当,挪亚的后人,那全宇宙都是犹太人了。希特勒也是了。那还分什么人种,宗教呢?大家都是犹太人吗?[调皮]一切都是骗术,因地表人是被负面外星人殖民了,是奴隶。它们通过它们的地表代理组织光明会,耶稣会,共济会等等控制着地表幕后政府,从而控制这星际监狱。美国总统有几个不是共济会的人,不听话的就会干掉,看林肯,肯尼迪的下场就知。[色]先进的外星文明不用人去寻找,当你还是猿时,它们会主动先找上门来殖民你及地球地表[抓狂][抓狂],[调皮][调皮]炸弹爆炸,能炸出多维重叠时空宇宙,那是笑掉牙的事,与爱因斯坦的多维时空论正好矛盾[吐][吐][吐][吐][吐][吐]在网上搜看*揭露宇宙*视频就知真相了。要想知这几何宇宙如何设计的,请看*生命之花的古老秘密*,要想知近三万年地球的历史请看*一的法则*,要想知虚拟多维宇宙的设计和濒死体验真相请看*与神对话*系列书之*回归神*或称*与神回归*家,此书与宗教无关,应称为与自我对话才合适。360图书馆上有,喜马拉雅上也有音频可听。记住:是宇宙在你心中,不是你在宇宙之中。是一个有意识的能量体,在其内显化了一个虚拟的多维时空重叠的物质宇宙,这意识体与每个虚拟物体的心相连接,一切皆是生命。好比一个硬盘中设了显化了一个多维时空游戏一样。不论有多少集,都存在这硬盘中,但对里面的虚拟时空就是无穷的了。美国本不是个正常国家。一个正常国家的央行美联储,美国国税局,中情局都是私人的,这就是公司型的国家。只是选个公司总经理型的总统,董事会及董事长是控制美联储的十三个家族。控制这些家族的是光明会,共济会,耶稣会,天主教会。而负面外星人控制着这些会,从而殖民控制地表。[捂脸][捂脸][捂脸]人们一直在揭露这些幕后政府的各会,可想过没有,几百年前,几千年前—样原始落后的他们,是知道什么我们不知的东西,从而成立这些秘密组织逐步控制全世界,动机动机。结论就是他们负面外星人在地表的人,他们称为神的那群负面外星人。灵魂就是生命,生命就是意识,意识就是神,神就是生命,万物一体,一切皆为生命。不是你在宇宙之中,而是宇宙在你之内,你就是这意识体的一部分,宇宙是在这意识体内显化的一个虚拟物质实相的多维时空宇宙,因此宇宙在你之内。
    寻源达流:@我是真理生命道路我是自由无限永 能量也是物质,矩阵是体现
    我是真理生命道路我是自由无限永:@荧惑雨云 要了解矩阵,先看黑客帝国电影一遍。一切只是能量显化的全息图画面。
    寻源达流:@我是真理生命道路我是自由无限永 但如果是游戏,游戏也是物质一部分,而物质相互作用。而你的写法也是物质。你怎么证明,是物质,还是思想。
  • 陈良心:1918年1月18日的巴黎和会,是一战中获胜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而召开的,共27国参加,但实际操纵会议的是心怀鬼胎的英法美三国。会议标榜通过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则为一场“分赃”会议。通过的《凡尔赛和约》被列宁称之为“强盗和掠夺者的条约”。
    德国是一个骄傲且富有侵略性的国家。一战的失败,德国人无法接受战败事实,更无法接受苟刻的勒索。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二战种子”提供了恰逢其时的生长条件。
    1925年秋希特勒《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30年纳粹党渐渐复苏。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上总理之后,该书被德奉为“圣经”。
    法西斯帝国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寻源达流:@陈良心 说明,吃饭,重要
    陈良心:@荧惑雨云
    《凡尔赛和约》制定者认为德国要对一战负完全责任。1921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宣布了总账单为113亿英磅,且以黄金支付。凯恩斯认为,这巨额赔款将推毁德国的经济生活。这种严惩,埋下了复仇种子。法国元帅福熙事后评论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历史果然如此。
    寻源达流:@陈良心 我觉的是战后重建时,补贴金少

本文标题:谁创造了希特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clz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