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高手》开播前,观众没对它抱太大希望。
因为男主是杨洋。
倒不是担心他的演技。
而是,按照国产职场剧的一贯套路,仗着这么好看的脸,不谈恋爱多浪费。
而恋爱,却是《全职》粉丝,最不想看到的情节——
全职高手不谈恋爱,不谈恋爱,不谈恋爱!
全职高手小说和动漫都没有任何感情线
毕竟《全职》原著,讲的是“电竞大神被扫地出门,组建新团队重返巅峰的故事”。
感情戏,也是团队作战的友谊。
剧方求生欲很强,转发——
电子竞技,没有爱情,不过七夕
既然官微都默认了,飘飘也就稍微安下心来,一口气追了十几集。
果然,没有恋爱。
去除了爱情桥段,整个故事利索了不少,多了份一气呵成的流畅感。
而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人设也相当精彩。
尤其是叶修(杨洋 饰)的徒弟唐柔(李沐宸 饰)。
她从菜鸟到大神的成长过程,就透着一股横冲直撞的少年意气。
我的字典里
没有等,只有战
年轻,却不幼稚。
勇敢,却不莽撞。
在男频剧里,能够出现这种不迷恋男主、不娇柔做作的女性,确实难得。
现在的国产职场剧,已经很难找出能让人真心实意投射、代入的女性角色。
不是因为她们不好。
相反,她们太“好”了。
好在哪儿呢?
命好。
捋一下这几年的职场剧,女性人设基本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头脑单纯、坚韧不拔的萌新。
一是攻气满值、行事凌厉的高管。
看似天差地别的两类人群,在各自事业的发展逻辑,倒是格外一致——
天降突如其来的爱情,附赠莫名其妙的成功。
爱情的对象,可以是同公司的高层,或者是生意场的显贵。
但绝不能是初入职场时悉心照顾的热心前辈,更不能是大学期间交往的忠犬男友。
他们,只能当备胎或者黑化反派。
配得上女主的,起码得是总监级别以上的精英群体。
而,判断一个职场女性成功的标准,也基本浓缩成:消费升级。
妆容精致,名牌加身,走路带风。
至于个人职业价值的满足?
Sorry,没空给你解释。
这些女主的颜值太过耀眼,运气又好到爆棚。
以至于观众在看的时候,产生的情绪,是羡慕,而不是佩服。
毕竟,大多数的职场新人,都是月薪不到一万、人脉几乎没有、住在合租公寓、挤着地铁通勤、小心翼翼生怕犯错、点个外卖都要领红包凑满减的月光青年。
碰到这种锦鲤女主,不眼红都不正常。
熬着夜敷着面膜,一边刷剧,一边感叹:
啥时候我也能这样?
但回到现实,才反应过来:女主的成功经历,怎么可能被复制?
能复制的,只有她们的高仿版穿搭指南。
可话说回来,我们向往的独立的心智和自强的人格,大多职场剧女性,其实都有。
不信你看她们的人物介绍——
事业有成、独立自主、内外兼修
冷静睿智、运筹帷幄
信奉独立自强的价值观念
配置虽然齐活,她们却吝于在镜头面前展示,自己是如何通过努力获取事业上的成功。
几乎所有的智商和力气,都用来维护爱情。
似乎爱情有了,面包跟着就来了。
飘飘不反对在职场剧里谈恋爱,但最起码要分清主次吧。
优秀的职场剧,女主会在一个接一个的case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爱情,顺其自然地展开,不狗血不撕逼。
而不是男女双方一上来就因误会结怨,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处理关系矛盾,并通过一连串的意外和障碍,获得感情升温。
至于工作?
讲个电话就完成了。
只是这空有皮囊,却无内核的所谓职场戏。
在行家眼里,却成了笑话。
这种剧出现多了,固化的不止是职场女性的外表和性格。
还固化了她们的职场形态。
随着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崛起,越来越多的职场剧,把故事背景安排在咨询、新媒体、IT、广告公司。
但讲真,观众看到的,只有“背景”,没有“职业”。
因为这些职场人展现出的工作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两点:
开会和接电话。
翻来覆去嚼烂的词,也绕不过“客户谈判”“商业并购”。
一通电话,就是千万级别项目。
一场会议,就是人事剧烈变动。
这种万金油设定,用在咨询、传媒、互联网行业,都不违和。
因为和专业无关,所以可以随意更换背景。
可,正因它的“不违和”,反倒显出了一种模板式的单调——
脱离生活根基,掩盖现实。
故事架空在一个干瘪而脆弱的框架内,便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
观众看完了,也没get到这个职业的有趣和艰辛。
回想90年代的TVB职场剧,每看一部,就能换一个职业理想。
不是因为他们活少钱多。
而是因为,观众能够从她们的经历中,体会到这份职业带来的价值满足。
职场剧里的女主,个个善良独立、聪慧理智。
她们持续圈粉二十多年,靠的无非是强大的业务能力和持续在线的双商。
多少人因为《鉴证实录》的聂宝言,高考志愿那栏,填上了法医专业。
她颜值算不上突出,面相比较成熟。
没有大红唇、浓妆,衬托气场。
但,每次看她在案发现场搜集证据、在实验室专注工作、配合警方侦破案件的时候,你很难拒绝承认Smart is Sexy。
还有《陀枪师姐》的娥姐。
相比《我的前半生》的罗子君,这才是失婚弃妇逆风翻盘的正确打开方式。
娥姐本是警局文员,工作十年,没什么职业规划。只求夫贤子孝,一家人齐齐整整。
因为和上司的误会,她被调去巡街。她嫌这份差事太累,做得很不上心。
没想到,老公出轨并提出离婚。她苦苦哀求无果,只能遗憾放手。
一个人带着孩子,工作家庭两头都顾不上,一度自暴自弃。
后来在同事的鼓励下,她决定报考配枪女警,逼迫自己加速成长。
最初连枪都不会开,几次练习完后,手抖得握不住筷子。
训练犯错,被教官惩罚操练。即便下着大雨,她也不放水偷懒。
在捉捕罪犯的经历中,也渐渐体会到救人于危难中的成就感。
最后她如愿成功,也收获了新的爱情。
从低谷到振作,娥姐全程只靠自己,而不是等着天降王子前来搭救。
男性,也不再是一路鞍前马后的护花使者。
只是并肩作战、共同进退的默契搭档。
遇到合适的爱情,当然可以接受。
但若没有爱情,也不耽误好好生活。
我知道你现在很有本事
可以自食其力,不需要男人
没有男人不会死
相比之下,这几年的国产职场剧,几乎没有将职业属性的魅力展现出来。
观众很难因为哪位女主在职场中的不俗表现,而对这一行业充满好奇和好感。
过去的女主,会在职场中发光。
现在的女主,只在职场中发火。
究其原因,幕后创作团队自是免不了责。
他们先为女主设定了符合当下三观的“独立自强”的人设,可严重缺乏与之匹配的专业知识,导致人物性格和业务能力出现断档。
怎么办?
只能凭着自己廉价的想象,去生拉硬凑。
美貌,靠同性嫉妒佐证。
气场,靠大牌服饰支撑。
权威,靠说话音量体现。
这种嫁接出来的职场形态,几乎都被统一成了碎片符号。
可,如果职业女性都没有差异。
没有她职业应有的气质熏陶和“职业病”,可以任意串场的话,那拍出来的那些打着职场旗号的作品,还有什么意义?
真的就是仅供辛苦工作的社畜,下班后不费脑子意淫一下拉风多金的乌托邦吗?
职场女性,本应该是复杂立体、截然不同的。
她们可以有概括性的标签,但标签之下,绝不是呆板的形象。
她们的性格,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两面论。
因为,职场女性的重心,应该是“抉择”。几方势力在她身上的周旋拉锯,势必会牵扯出心底真实的人性。
正是通过“抉择”,才能衍生出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现实议题的思考。
可这,不是靠编剧想象或者旁观,就可以拼凑出来的内容。
因此,我们才会在国产职场剧里面,看到那么多雾里看花、隔靴搔痒的情节。
真正的抉择,应该是这样——
《傲骨之战》(The Good Fight)中,黑人女律师Lucca爱上了高富帅白人Colin。
可当她偶然听说Colin和自己在一起,是因为她的少数族裔可以帮助他竞选州参议员的时候,果断提出了分手。
我不知道你所寻求的是什么样的女人
但肯定不是我
我不是配饰,不是一个花瓶
更不是当妻子的料
之后Lucca怀孕,Colin向她求婚,她直接拒绝,告诉他“怀孕并不是结婚的充分理由”。
快到临盆的时候,她还在表达自己不会因为生产而耽误工作的决心。
预产期在5月22号
我5月25号就回来工作
这三天不用上庭
我可以且有能力继续承担我的全部工作量
孩子出生后,这位单亲妈妈又开始陷入家庭和事业的矛盾。
她舍不得失去陪伴孩子的时光,但也不想放弃自己辛苦打拼才得来的位置。
真是职业母亲的诅咒啊
我感觉和你在一起,会错失工作良机
离开了你,又会很难受
是多花时间工作,少花时间陪你
还是少工作,忘掉合伙人的目标
我可是努力了这么久啊
考虑再三,她决心竞选部门负责人。
果不其然,上司因为孩子的事情,对她没那么放心。
但,孩子在上司眼里是阻力,在Lucca心里,却是动力。
所以我更有斗志
Lucca面临的每一次抉择,不正是当下职场女性都有可能遇到的困境?
她们不止需要爱情,她还有事业要打拼,有生活要平衡,有孩子要照顾,也有欲望要发泄。
没有时间搞办公室宫心计,没有精力和胆量,在工作场合你侬我侬。
每一次抉择,都是靠着自己头破血流地这么闯过来,才催生出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种思想和人格上的独立,才担得起“大女主”的称号。
当然,飘飘知道,以现在的环境,我们很难将Lucca式的故事呈现出来。
但我更害怕的是,如果没有人发声,这种国产片,我们可能永远都看不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