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39 周五,阴天,大风
(不知是不是昨天的印尼咖啡太猛,晚上1点才睡觉,今早有点迷糊)
前面写到,孔子老人家15岁的时候终于有机会开始学习,也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虽然,此处用成功二字显得太过粗俗)。那经过15年的学习,到了三十岁,又是一个什么的境况呢?
(在网络小说里,一个主角如果修炼了15年,那真是有够水平低的。修炼时段最好是2个月突破一次,然后三年一个大阶梯;15年时间足够和天下群雄争锋……不过孔子应该没拿到这样的剧本——勉强做个时代背景板。)
看看孔子三十岁干嘛了。
——没干嘛。
三十而立这个时间刻度,其实并没有15岁那时候那么清晰,这是一连串的事情,或者说一大段的时间。
历史上的内容大概包括:孔子有学识之后开始担任一些小工作(小职员),买了房自己住;结婚,因为生计开始兼职做一些教学;担任大贵族小公子的家庭教师;“出国旅游”(去洛阳);鲁国君主鲁昭公攻打鲁国三大家族,失败;鲁昭公逃亡齐国,孔子携家眷追随过去;在齐国也找到一些工作。
以上看起来好像做了点什么,又好像没做什么。
不过如果我们把孔夫子的经历置换到现代社会,可能会好理解一点。
15岁开始学习,然后二十来岁开始工作(事业编?),买了房(搬出去住),然后结婚,因为养家庭的缘故搞了点副业……其实现在看来,好像都不太容易。
近几年来,每到六月份,媒体总会甩标题“史上最难就业季……”,这年头找份好工作、找份满意的工作确实要打很多问号。那孔子对他的工作感觉怎样?史书没有记载,大概是五五开——你说它很好,它的工资也还有点;你说它不行,周围好像也那样。正态分布想来也是人之常情。
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那他老婆理论上很沾光,然而并没有。所以似乎也反面说明了孔老夫子的婚姻也是五五开(当然,时代、文化要素的影响也有可能)。不过在现今时代,婚姻甚至超越买房成为年轻人头上大山——无论是不是结婚。或许鲁国的上层贵族还会讲一下排场,但孔子混了几年也仅仅是比泥腿子好点,所以在婚姻上大概也是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没有太多考量。
在古代中国,住房还不算什么大问题,地多得去了,就怕你不去开荒,而且百姓的重要物业是农作耕种的土地,房子要稍后一点。
说来说去,孔夫子好像也没“立”成什么东西?
……
我们解读古文的时候不要过度解读,但也可以适当解读。俗话说,文字写成之后就和作家本人没什么关系了。(所以孔子老是在庄子的故事里碰一鼻子灰)按照孔子原意,或许只是说三十来岁,终于在社会稳住了、立住了。
这里既包括年岁的增长(类似“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长大了”的话题),也包括对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一定了解,可以应付绝大多数日常事项(好比你家水管坏了,你虽然不会修,但知道怎么做、找谁处理)。此处要补充一下,上一篇提到了春秋时期社会阶层流动性很低,“底层百姓”可能是完全没有社会生活的(相比当今时代),而孔子“阶层跃迁”之后,也是花了不少时间适应“贵族生活”——一个上面有君王、封地领主需要领会旨意,下面有百姓、有很多日常事务要处理协商安排的中间人生活。
(另:当时的百姓,应该大部分是以农业为主,他们不需要为谁负责,他们只需要对土地和作物负责——相比孔子这样的中间人,少了很多人际之间的周旋。)
我想稍微过度解读一下这个“立”。
大概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在社会上生存,这个和孔子自己的表述基本一致。第二个就是树立、建立一些追求、一些理想。
先说第一个“立”。
如果只是说简单找个工作混口饭吃,那也没有必要大书特书。借用现代词语“立人设”,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除了物质上要有建立,同样精神上也要有建立。这种精神上的建立可以是对外也可以是对内。
今日看了个新闻,美国某大学的某在读学生被爆出一串大瓜,看得让人匪夷所思(至少我是很费解)。当然,其实也不是什么瓜,出轨、滥交、疑似嗑药、人体修改等……这些如果放在其他背景下或许根本无人关注。但其中的一些基本身份,却让人觉得很怪:理论上,能从国内去美国留学,而且读到比较深,大概也不是智商低或者水鱼吧;大概也不是物质匮乏;即便说尊重不同思想文化,但从聊天记录看,所有参与者多多少少都有精神层面的某些“缺失”(不是说精神疾病,而是文化、思想、道德上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现在作为路人甲去复盘这个,只会觉得精神道德修养的教育依然任重道远。如果简单说,或许是因为近几代人的精神文化教育有所欠缺,俗称bug。这种bug在国内的环境中可能会被掩盖和自动修复,但是在国外,这种缺口一旦暴露,可能就成了开放性创口。
儒家讲“君子慎独”,因为独处的时候,人很容易暴露出那些自己未曾发现的一面(有可能是负面的或对他人造成负面的影响)。
所以,孔夫子的第一个“立”,除了物质上的,也包含了精神层面的“立人设”(广义的人设,包括自我的建立、道德修养、礼仪教化等)。
然后说说第二个“立”。
——树立、建立一些追求、一些理想。
孔子这方面的立大概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念头,那种“仙人抚我顶”(可以看徐公子胜治的作品)、“一朝顿悟”的好机会轮不到他。那这个理想和追求是什么?又是怎么竖立起来的?
如果简单看,孔子的追求是“恢复周礼”,这一套东西是跟他的社会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有关的。
首先,在周朝里面,鲁国本身就比较特殊。众所周知,周朝开国那会只是中原西北面的山旮旯的小部落,文化层面的东西很薄弱;经历了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三代人的励精图治,才算是是构建了一个比较好的开始。而鲁国就是周公旦的封地(虽然他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洛阳工作),它是除了王都之外,保存周朝开国时期礼仪文化最好的地方(除了典籍资料还有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规范)。也就是说,孔子如果诞生在其他国家,可能未必有那么好的学习资料。
然后,孔子能实现阶层跃迁、人生进步,很大程度都要感谢这个体制。好比高考,只有走入社会许久,才会感激这一模式——虽然不怎么样、虽然还有不少问题,但已经尽力提供一个没有负担、公平的竞争平台。简单说下孔子从这套贵族规章制度中获得的好处:从平民变为贵族,有过得去的工作不用靠天吃饭,可以提携亲戚邻里,可以有机会跟顶层人士接触、可以周游列国、可以免除一些飞来横祸(贵族之间很少会杀来杀去,除非是有比较正当的理由,不过这情况到春秋晚期就跨了)、可以担任一国总理(鲁国大司寇)……
但知道和做到是两回事。你看鲁国传承五六代人,还是搞出了三桓(音环)架空鲁国国君这样的事。这情况孔子看到当然是觉得不妥,不过三十来岁那会,他还是人微言轻,连发牢骚的机会都没有。但是这不妨碍孔子对“礼”的追求——周朝的体制(简单归纳为“礼”)成就了他,他自然也要捍卫它。
但具体做法上如何?
理论上,孔子这种对“君君臣臣”那么赞成的人,大概会很被君主赏识吧?实际上,屁股决定脑袋,地位决定是否需要过度解读。在鲁昭公攻打三桓之一季平子之前,孔子其实没什么特别身份的,小贵族一个,勉强算是中层贵族(中等收入困境??)。后来鲁昭公战斗失败逃难到齐国,孔子决定追随国君。
孔子虽然没有参加战斗,原先也并非国君身边人,但他还是决定要跟随。
这种做法在现代看来也是有一定迷惑性的:追随一个失败者、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好处的人、参与一件“本来”和自己没关的事情……到底有什么好处?到底为什么?
(当然,从后世的皇帝看来,这种“愚忠”似乎是再好不过的?)
这里我也找不到比较好的解说。姑且这么看吧:孔子信奉的周礼总不能是无根煮水、纸上谈兵,它必定有一个落到实处的形象,而对于他来说这个形象就是鲁国国君。有了国君,才有臣子。没有国君,就没有主心骨,就没有臣子(在后世看来,亡国之战为什么很难翻盘,因为当国君都丢掉性命、卖命求存时,旗下的将军战士很难竖立起新的精神支柱)。所以某种程度而言,孔子是忠于“国君”这个形象,而不一定是鲁昭公这个名字。
所以最复杂的问题也是最简单的问题:抛弃国君,就是抛弃自己信奉的礼仪。于是,孔子也就跟着过去了。(当然,这也可能是春秋时期的政治氛围还比较古朴,没有赶尽杀绝的操作,但无论如何,都是不太讨巧的做法)
所以这个“立”可以大致理解为:追随自己的理想,并实践。这有点像“不食周黍”的两位老人家伯夷、叔齐。这里其实有两部分,一个是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即便是暂时的理想),另一个就是实行这个理想。
虽然我们都有事后诸葛亮的嫌疑,但无论如何,孔子在这个年岁还是做对了该做的事,在大事上选择遵循理想和信念(虽然现实可能不咋滴)。孔子的三十而立,未必就很难,但至少是稳住了局面。所以年少时的一些选择,即便当下可能比较难堪难看,但还是要选择正面的方向。
俗话说:一步错、下一步可能改得回来,但也可能步步错;一步对,下一步未必对。人生就是做指数式计算,如果每次都是正向的增值,积累到后来就如同山倾海卷,势不可挡。如果某个环节打了折扣,就要花不少时间精力才能达到同样的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