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论语
孔子:六十耳顺

孔子:六十耳顺

作者: 无音1802 | 来源:发表于2023-08-09 16:35 被阅读0次

    DAY 165 周三,晴

    现今时代,我们说“六十耳顺”,一般是说一个人上年纪或者退休之后,计较少了,什么话都能听进去;又或者是听力开始退化……耳顺是因为听不清,只好当作没听到。

    那孔子六十来岁时候,真的是没什么计较了吗?

    自从五十来岁离职后,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后世的吹捧把孔子的这段历程描述为走遍中华大地,在各地讲课授徒。其实孔子在世时影响力没有那么夸张,比如说吴国、秦国、四川、东北、广东等地方就没去过。此外,中国古代的“国”,可能就和现在一个省差不多,地理上的跨越没有想象中那么多(除了倒霉的贵州王阳明和海南苏东坡)。

    虽说地理上的跨度不大,但是文化上的“考察”,孔子大体都是看过的,除了东北和西北。其中西北是周朝发源地,不看问题不大;东北,也就是齐国再往北走,气候寒冷不适合农耕,不去也行;南面瘴气瘟疫……所以实际来看似乎就差四川那一块。其实这种“旅游心态”也是很正常,比如我们去广西可能首选几个地方桂林、南宁、阳朔、柳州……至于周边一点的贵港、北海、百色就随缘吧。

    孔子的退休路线是:鲁国、齐国、卫国、陈国、宋国、郑国、蔡国……这趟出行,看似旅游,实际上孔子还是希望能谋求一官半职,发挥自己的政治见解。不过很明显,这个想法没有实现。

    没有基层支持,没有君主支持,“流落他乡”的孔子变成了“丧家犬”。见得多、说得多,孔子也慢慢接受了:这个时代或许不需要我。

    不过说回来,“耳顺”应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有人说、有人听。那到底是谁在跟孔子说,以至于孔子值得把这个事记录为一个要事?如果只是路人甲或者一些宵小之辈,以孔夫子的修养都不是问题。

    我猜测大概是有3个人/3种人,让60岁的老人家还是要发发牢骚。

    一个是退休旅行过程中经过蔡国这一段。蔡国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都排不上名号,不过那里住了不少人,隐士。隐士有好几种,一种是家道中落的贵族,一种是有修养的隐居人士。但无论如何,既然选择“隐身”模式,就不能以世俗的名号生活。所以隐士的日常也和农民渔夫樵父等没什么区别。那天孔子和学生路过某片田野,看到有人在劳作,就过去问路。获得嘲讽debuff +++。

    路边锄头:你看那个大傻子,路都不会走,XXX

    路边篮子:你看那个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XXX

    路边野草:早知道你今天路过,我就不出来来了,XXX

    ……

    孔夫子和弟子站在路边,恭敬地听完批评,然后目送他们离去。·

    假设隐士身份是世外高人,他们的言语表示出对孔子的巡回工作汇报表示不满:你不是要继承周礼,现在没干出点什么成效哟。这里可以延伸为,周礼体系和相应的知识文化对孔子的说话——孔子自己的认知在周朝传承中的投影。

    假设是没落贵族,他们更多是感同身受:他们对春秋时期的格局变化有深刻体会(自己就是失败者)。但同时,孔子的一些成就,在他们看来也是对自己的讽刺——被人踩着往上爬滋味不好,所以放一些风凉话。这里可以延伸为,贵族体系对孔子的说法——孔子自己的认知在贵族社会中的投射。

    耳顺我觉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过得了自己的关”。作为文化传承人和贵族体系中人,按照孔子自己跌要求和标准或许只是勉勉强强混合及格,但回顾过往似乎也没有什么遗漏和不足(这里的成就体现在修身的功夫),那就随它去吧。确实,如果我们直接把圣人的名头砸在六十岁的孔子身上,那确实是过誉和奇怪,但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在人生中做到自己想做的东西已经是不错了,至于做多少成绩,这不还有三分天注定?

    然后,是另一个事件,孔子和弟子旅游到陈国和蔡国中间地带(其实就是刚从蔡国出来没多久),被蔡国派兵围住,困了好几天,粮食都吃完了,典籍上叫“陈蔡绝粮”。

    这个时候,孔子和若干弟子问:我这样是不是很失败呀,六十多岁的人,地位也不低,竟然会有一天吃不上饭……

    这个问比上两个问更凶猛,这是直指内心的责难和审讯:你是否有好好过这辈子。

    论语没有记录孔子的回答,而是列举了子路、子贡、颜回三个人的回答。最后孔子顺利离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六十耳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nfa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