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教育
交往个案剖析 | 搭建孩子交往的绚烂彩虹

交往个案剖析 | 搭建孩子交往的绚烂彩虹

作者: 凡一生歌 | 来源:发表于2019-10-28 22:45 被阅读0次

一、背景

独生子女环境中的孩子,由于家庭同伴交往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偏颇、个性的过分自我,导致在集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往问题。

涛涛就是这样一个不良交往行为较为突出的典型,以下是对涛涛及其家人回忆和观察记录到的一些场景。

二、案例描述

场景一:放学时,涛涛的外婆很生气地对老师说:“昨天我气死了,我们现在教育涛涛不打人,昨天我看丁丁抱着他的脖子弄来弄去,他都不知道还手的,还对着别人笑,这么忠厚老实的,有什么用啊,我气死了,我今天一定要来说——”一旁的涛涛正高兴地喝同伴的牛奶,顺手把牛奶吸管扔到地上。

外婆说:“快捡起来。”涛涛不听,外婆大声地呵斥他:“你今天不捡起来,我就打死你。”然后去追打他,涛涛这下边跳边哭然后两人扭成一团,教室里就剩涛涛的哭声和奶奶的打骂声……

场景二:晨间活动时,老师一边接待家长一边忙着指导几个能力弱的孩子构建,看见凡凡用积木搭建了一个非常棒的作品,正准备表扬时,坐在隔壁的涛涛顺手就是一拳把凡凡的玩具打个稀巴烂,凡凡一下子就哭了。

教师看着涛涛,涛涛抬头看见老师制止的眼神,就低下头一个人做着打斗的动作。一早上,同桌的五个小朋友都来告状涛涛把他的作品给打烂了,每次同伴来告状,涛涛只是看一眼老师,继续一个人做着自我陶醉的打斗。

场景三:周五是“玩具分享日”,小朋友都高高兴兴地带玩具来幼儿园,涛涛的外婆进来了说:“我们涛涛他不想拿玩具来”,然后就走了。没过一会儿,乐乐就来告状:“老师,涛涛抢我的玩具,我不给他他就咬我。”老师一看,乐乐的手已经被涛涛咬得乌青连皮都破了,涛涛又低头做自己的动作。

放学时,外婆来接涛涛,当老师正耐心蹲下来跟涛涛做单独交流,希望他下次周五带玩具来和同伴交换完,并能够带一块糖果来给乐乐,请乐乐原谅自己今天的行为时,而涛涛的眼睛是东看看西看看,一旁来接的外婆直接插进来说:“涛涛,你嘴巴干不?快去喝水。”

场景四:操场上晨检排队时,后面的丁丁看见了队伍前面的涛涛:“涛涛,涛涛-----”大声的叫,涛涛看着丁丁笑,涛涛的爸爸说:“别理他。”涛涛看看丁丁笑了一下,又扭头继续排队伍,拿到晨检牌后自顾自回教室了,丁丁的妈妈一脸不高兴。

场景五:滔滔和妈妈从超市里买好东西上公交车,眼尖的滔滔发现了涛涛和妈妈一人坐着一个位置热情地喊:“涛涛----”滔滔的妈妈看到了,就从袋子里拿出刚买的果冻给涛涛吃,涛涛高兴地接过果冻,涛涛的妈妈没有说什么话,只是笑了笑,两个人继续坐着,车也继续开着。

三、反思与分析

问题一:涛涛是个怎样的孩子?

从对涛涛行为和案例的描述可以看出,涛涛可能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一)交往兴趣和体验的缺失

每次同伴热情地和滔滔打招呼时,涛涛总是没有回应,最多也只是笑笑,如果是一个会正常交往的孩子,一定会积极回应。

涛涛在活动中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总是以破坏者的身份出现,得到的是同班的排斥和反感,所以他无法体会到交往的快乐。久而久之,涛涛就习惯了自言自语和自我发泄。

(二)交往技能和方法的缺乏

当和同伴在一起时,涛涛也不是不想交往的,他看到同伴的玩具好玩想参与,却不会使用交往的语言而只会去抢,抢不到就动手去攻击别人,这是涛涛表现的唯一和同伴的交往方式。

问题二:涛涛为什么会这样?

1、家庭的“过分呵护”,导致良好交往刺激的流失。

百般呵护和喜欢护短在涛涛的外婆身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外婆对老师正在批评和教育孩子时的漠视态度和直接介入,让教师的教育功亏一篑。

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孩子在幼儿园流失了很多交往的刺激和机会。

2、家庭的“冷漠自私”,导致交往情感体验的缺失。

(1)家庭的漠然态度,导致了孩子自我漠然的性格。

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涛涛交往的滞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成了他模仿的镜子? 

(2)家长纵容孩子自私的态度,使孩子无法体验到交往的快乐。

每周五的“玩具分享日”,但涛涛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带给同伴玩,所以体验不到和同伴分享的快乐。

问题三:我们能做什么?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交往观,不要怕孩子在交往中吃亏。

要孩子交往就会碰到所谓的“吃亏问题”,如果家长没有良好的心态,认为孩子在活动中处于“劣势”的过程就觉得孩子吃亏,其实越是怕孩子吃亏的人,孩子往往会吃很多的亏。

2、创造机会,帮助孩子体验交往乐趣。

引导家长为孩子创设交往的冲突并引导孩子正确解决。在交往中,当孩子们一起玩耍时往往会遇到许多冲突和纠纷,从而出现争执、吵闹、互不相让、甚至打架等现象,而处理这些矛盾是孩子实现社会化必不可少的课程。

我们引导家长应理解、支持并允许孩子出现这些插曲,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采取赌气或是报复的心态,其实孩子都是很天真的,没有隔夜仇的,他们一分钟前争吵,一分钟后马上拉手又说又笑的。

结束语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家庭教育的痕迹会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孩子的身上。

孩子的交往技能是在日渐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从孩子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家庭环境。莫道孩子难教,而是我们这些成人太多的劣习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照了镜子。

相关文章

  • 交往个案剖析 | 搭建孩子交往的绚烂彩虹

    一、背景 独生子女环境中的孩子,由于家庭同伴交往的缺失、家庭教育的偏颇、个性的过分自我,导致在集体中往往会出现这样...

  • 《儿童纪律教育》

    春蕾八幼~魏笑迎 1.孩子交往的技能:孩子的社会交往包括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孩子与成人的交往。孩子与成人交往比较容易...

  • 孩子的交往

    女儿班级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邀请女儿参加,女儿询问我的意见。其实从女儿渴望的眼神中能看得出来,她自己是极愿...

  • 2019-11-14

    今天分享亲子互动与人际交往之同伴关系。孩子与同伴之间的交往,童亲子交往不同,家长和孩子在交往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而...

  • 培养孩子交往能力

    1.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往。有些家长只希望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人际交往都不让孩子参加。在限制交往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当与陌...

  • 2018-11-03

    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兴趣,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多层面粉游戏,材料,激发孩子与人交往的兴趣,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 人情与面子 笔记

    黄光国(资深心理学家) 理解中国人际交往行为,剖析了在关系社会里获得资源的途径,阐明了中国文化所认可的交往准则。 ...

  • 如何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友好交往呢?

    如何让孩子和小伙伴们友好交往呢?作为家长,我们可以交给孩子一些与小伙伴交往的技能。 这里所说的交往技能,是指采用恰...

  • 2021-12-07

    人与人之间交往靠的是信任。信任是搭建交往的桥梁,是增进友谊的杠杆,是人与人感情的交汇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交往

    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终于慈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往个案剖析 | 搭建孩子交往的绚烂彩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mi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