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谓众生有八万四千恒河沙数的烦恼,其中,以「贪、嗔、痴」三种烦恼为根本,称为“三毒”,又作三垢。一切烦恼本通称为毒,然此三种烦恼通摄三界,系毒害众生出世善心中之最甚者,能令有情长劫受苦而不得出离,故特称三毒。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大士有诗曰:“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故而菩萨修学六波罗蜜(波罗蜜,梵语,华言“到彼岸”,六波罗蜜,即六种到达彼岸的方法),其中一项即是“忍辱”。
《金刚经》云:“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净土宗信愿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顿悟无生法忍。由是,知嗔恨破坏一切善根故,忍辱护持增长一切善根故。如法如理地修习忍辱波罗蜜,将会使我们善根增长,业障消除,净化内心当中的烦恼习气,得到清净、安隐,快乐,祥和。
若人能行忍辱,是人则为有力,具大丈夫行。修行忍辱波罗蜜,首先应从家人,从身边人做起,真诚待人,与人为善;将心比心,常自反省。不必每件事情都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予人方便也是予己方便。(当然,如果触及到大是大非之类的原则方面的内容,就不能姑息纵容,否则就是害了他,孔子云,“当仁,不让于师。”)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这是佛法修学的总原则,教导的总路线。像我们这样身处五浊恶世,末法时代的凡夫,于“贪嗔”二字上尤当用功,贪嗔二毒如黑水邪火,在人们心中不停地翻滚、炽然,不断染污、烧毁人们的功德,遮蔽原本智慧光明的心性;譬如乌云遮日,慧光不显,人随之变得昏昧愚痴,冥顽不化。破贪、嗔二毒,譬如云消日朗,水清月现,吾人从本以来,本具自性光明自然恢复显现。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 戒、定、慧,名“三无漏学”,《楞严经》曰:“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净土法门,但能「至诚恳切,信愿持名,如子忆母,念佛忆佛」,即是摄心一大妙法,戒定慧之所由生也。以戒定慧,熄贪嗔痴,净土法门之心地妙用,不亦明乎!
![](https://img.haomeiwen.com/i7894957/12fa2272b887f78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