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可谓是口碑炸裂了


影片最后,特地鸣谢了剧中一个配角刘培强的扮演者——吴京。
为什么要特地感谢吴京呢?是因为他比较有名气?其实不然。
在电影节,大家都知道,拍摄含有流量明星的喜剧亦或者是爱情片是比较赚钱的,而科幻片可谓是高成本,技术难,受众少,一句话,吃力不讨好。
根据制片人龚格尔在采访中描述
电影中刘培强的扮演者要求“要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且愿意以自己的知名度带动项目;戏份不是绝对的男一,还要愿意为青年演员开路;同时还能不收钱的男演员,但是这样的人根本不存在啊!”
如果一直找不到主演,很可能会砍掉空间站这一条线,并且资金也不允许进行很多的前期和后前的特效。
甚至据中影的工作人员透露,如果没有吴京的加盟,《流浪地球》应是一个“身患残疾的早产儿”,并且将和去年暑假档的《我不是药神》竞争。
那么先天不足的《流浪地球》必然会成为炮灰,而不是现在填补了四十亿稀缺并且有望冲击五十亿的电影。
而在2018年4月底流浪地球制作方宣布“吴京”加盟,我们也可得知是吴京是带资补组。他不忍心如此精彩的剧情流产,就追投了6000万。
后续导演郭帆不好意思的问吴京,能不能不给片酬,将经费用在特效上。吴京二话没说,又同意了。

通过采访可得知,吴京坦言自己不会拍科幻电影,依靠多年的武行经验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拍摄空间站失重戏份。
因为中国电影基础工业薄弱,剧组也穷,用不起威亚,所以用的只能是人力吊动。
总之,吴京对流浪地球的影响可以用导演微博的话总结:
没有吴京爸爸,就没有你(流浪地球)的诞生。吴京爸爸很厉害,他是亚洲电影票房冠军,在他名望最鼎盛的时候,在他还不知道你是否可以健全出生的时候,毅然决然不计名利地加入了我们。一路上,拉着拽着推着扛着把你扶上正轨。小破球,你要记住,吴京爸爸让你活下来,是他,让你成为一个人(或者是一颗球)。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过年的时候被一群人追着骂,甚至一度被骂上了微博热搜。
因为吴京的缘故不想去看《流浪地球》

因为吴京,电影给一分,甚至辱骂电影本身

甚至以爱国程度命名含京量,里面吴京越多,含京量越高。
这让我不禁愕然,什么时候,连爱国都变得如此可耻?
透过吴京,甚至连得过雨果奖的科幻大师刘慈欣都受到波及。

图源来自网络的一位网名叫“奥利奥”的观众评论更是引人深思。


还有人说,
中国科幻的败笔在于没有英文的旁白的科技感,中文像是村口大喇叭。

更有人表示,影片最大的败笔,就是中国人拯救地球。

或许在他们眼中,
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外国的垃圾也比中国用心的杰作好。
根深蒂固的意识告诉他们,外国人才是世界的拯救者,中国人是不可能成为世界主角的。
我真的是他妈的想要喷这些人,原谅我爆了粗口。
享受着国家提供的保障,一边又跪舔甚至是辱华的外国人,难道都忘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但就是这样一个纯粹的人,有着一颗爱国心的人,在网上被骂上热搜。


什么时候爱国成了一种罪?
所幸,这毕竟是少数人,但人口的基数也决定了这部分人必定不会少到哪里。
我写过DG辱华事件,我写过任正非和中华有为,我写过于敏院士的国士无双
我收到过一些人的后台辱骂,我不在乎。因为我是中国人,我不爱国难道让外国人爱中国?
我喜欢看升旗,我喜欢看阅兵,每次都是心潮澎拜。我知道,中国已经不是任人欺凌的了。我会哭,我知道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时受到的藏独的欺辱,但总会有人会挺身而出,我知道,那就是另一个我。因为我们都深深爱着这片土地。
最后,给上先生的一句话。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