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听着很玄乎,存在很容易理解,就是存活于世,那本质呢,应该是意义或者说自我价值。也就是说,人活于世,你的意义价值是后天慢慢找到的,由后天自我选择一点点构成,而不是出生前就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这个,和物品是不一样的。比如,果篮,在没有被做出来之前,它便被赋予意义,它需要能装果子。那么,能装果子,能更好地发挥装果子这些功能,那它的存在便有了意义。
人却不同,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有了意义,但却不是要符合谁的期待,只是在后天不断地自由选择下,变成自己想变成的样子,这便是意义本身了。
这个和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异曲同工。教育本没有目的,大多目的是教育外的个人和社会赋予的。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除生长以外没有其他目的。认为教育就是人的天赋本能的一种自发的、自然生长的过程,与植物生长一样,不是为了一定目的而生长。
这样,避免了外在的很多东西对人精神的侵蚀。外部世界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会告诉你,得到富且贵,人生才算有价值有意义。富且贵很虚,就落实到,房子车子及各种奢侈品,有这些,你才算一个成功人士。后面,还不够,还要有知识有文化有礼仪,不然只是土豪而不是富豪不是贵族。然后不断往上累积,最好还要孩子有出息,这样才能富贵才能更长。最好,地位更高,钱更多,名望更好。物欲人心,往往是最难满足的,满足不了,价值如何体现?人人都追逐,但并非人人都存着想要的心,只不过是被外界趋势,这种不自由会伤害一个人的价值感存在感。
所以,抛开那些外在的标准追逐,慢慢从心选择,找到自己乐意抱守一生的事情。突然想起自然堂的广告,“你本来就很美”。是啊,你自出生那一刻起便有了价值,不必再向外找寻,向内自由选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