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门。
译文:
①可道之“道”,非不灭道;可名之“名”,非不朽名。
【可以用语言辩证的道理,必然也会被语言攻击,反驳。可以被人用语言称颂的名,必然也可以被人用语言污蔑、遗忘。】
②无,以名天地之始;有,以名万物之母。
【用“无”来形容天地之始鸿蒙一片的样子;用“有”来形容万物化生的情形。】
③故心存无欲,可以观天地之玄要;心存有欲,可以观万物之归流。
【心中无欲,有如天地之始,空无一物。心中无所羁绊,可以旁观者清,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心中有欲,好比万物化生,蓬勃而起。这时感同身受,可以观察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④“有”与“无”,同出一心而相互对立。此可谓之“玄”,个中玄机,乃至道之门。
【“有”和“无”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这种“有”“无”共生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玄”,它是通往万事万物的本理的大门。】
精读:
①
道可道,非常道。这在武学上也有个比喻,叫做无招胜有招。所有有形,或者可以形容,可以描绘的事物、道理,就会存在破绽。比如说,一句话,不管它形容的道理是多么正确,多么可以辩证。仍然有别的话可以驳倒它,可以反证它。就好比辩论赛中的论题,永远有正反两方,永远两方都有理。因为有论题,就必有反对。有人奉佛,就有人反佛;有人尊儒,就有人废儒;有人崇道,就有人抑道。“道”是天下至理,当它无法被人用语言形容的时候,它就是至高的,无可反驳的。但一旦有人用语言来论断它,它就破格,称为可以被人议论,可以被人尊崇或践踏的凡物了。
③
无欲,就是超脱立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超脱立场,处身局外,才能清楚的了解局势。有个成语叫做“洞若观火”,如果身处火中,又如何观之呢?我们常说旁观者清,正是因为旁观者在事物中间并没有喜好、偏向,也就是“欲”,所以它才能客观。
有欲,就是设置立场。所谓看人挑担不腰疼,若人完全脱离立场,就无法了解事物的发展因果。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吵过架,也从来没有过吵架的心思,没有与人相争的任何思想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明白两个人是为什么要争吵的。只有心理上为自己设立立场,先用“有欲”的方式明白了事物的起因、归流。然后才可以用“无欲”的方式来客观评价。
补充:
所以“有”和“无”是相生,共存,不可单一存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