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道德经 第一章

作者: 申权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8-23 12:33 被阅读6次

原文: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门。

译文:

①可道之“道”,非不灭道;可名之“名”,非不朽名。

【可以用语言辩证的道理,必然也会被语言攻击,反驳。可以被人用语言称颂的名,必然也可以被人用语言污蔑、遗忘。】

②无,以名天地之始;有,以名万物之母。

【用“无”来形容天地之始鸿蒙一片的样子;用“有”来形容万物化生的情形。】

③故心存无欲,可以观天地之玄要;心存有欲,可以观万物之归流。

【心中无欲,有如天地之始,空无一物。心中无所羁绊,可以旁观者清,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心中有欲,好比万物化生,蓬勃而起。这时感同身受,可以观察到事物发展的方向。】

④“有”与“无”,同出一心而相互对立。此可谓之“玄”,个中玄机,乃至道之门。

【“有”和“无”是一种相对的存在,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体现。这种“有”“无”共生的关系,就是所谓的“玄”,它是通往万事万物的本理的大门。】

精读:

道可道,非常道。这在武学上也有个比喻,叫做无招胜有招。所有有形,或者可以形容,可以描绘的事物、道理,就会存在破绽。比如说,一句话,不管它形容的道理是多么正确,多么可以辩证。仍然有别的话可以驳倒它,可以反证它。就好比辩论赛中的论题,永远有正反两方,永远两方都有理。因为有论题,就必有反对。有人奉佛,就有人反佛;有人尊儒,就有人废儒;有人崇道,就有人抑道。“道”是天下至理,当它无法被人用语言形容的时候,它就是至高的,无可反驳的。但一旦有人用语言来论断它,它就破格,称为可以被人议论,可以被人尊崇或践踏的凡物了。

无欲,就是超脱立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超脱立场,处身局外,才能清楚的了解局势。有个成语叫做“洞若观火”,如果身处火中,又如何观之呢?我们常说旁观者清,正是因为旁观者在事物中间并没有喜好、偏向,也就是“欲”,所以它才能客观。

有欲,就是设置立场。所谓看人挑担不腰疼,若人完全脱离立场,就无法了解事物的发展因果。如果一个从来没有吵过架,也从来没有过吵架的心思,没有与人相争的任何思想意识。那么他是无法明白两个人是为什么要争吵的。只有心理上为自己设立立场,先用“有欲”的方式明白了事物的起因、归流。然后才可以用“无欲”的方式来客观评价。

补充:

所以“有”和“无”是相生,共存,不可单一存在的。

相关文章

  • 2021-01-26 傅佩荣关于《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争议

    傅佩荣有关《道德经》的研究。 最大的争议,就是《道德经》第一章的断句问题。 01最大的争议 《道德经》第一章在“无...

  •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溯源《道德经》第一章 作者 程勇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 道 可道,非 常道;...

  • 精读道德经 第一章

    原文: 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②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③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

  • 《老子》夜读:八十一章

    引言:以前读道德经,都是从第一章“道可道”读到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今兴起而倒读之。鄙人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精读每一...

  • 10天精读一本好书:《跃迁》第三天

    《跃迁》-古典-510字 您好,我是金陵子曰。这里是精读主题营,十天精读一本好书。 第三天精读,《跃迁》第一章:高...

  • 精读道德经

    每日精读道德经俨然成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发自于内心,因为喜欢所以去做,做着的过程中就会引发新的感悟。 一件事情发...

  • 01名与实

    正好又看了一遍道德经的第一章,便写下一点感悟。第一章是道德经的起始,也奠定了道德经的总体基调。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 2019-08-18《道德经》智慧育儿—敲门问道

    今天我们开始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分享。 老房子都是两道门。易经中两扇门是乾与坤!道德经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是道德经的两扇门...

  • 夏虫曲解《道德经》第一章

    夏虫曲解《道德经》第一章 ——讲给自己听的《道德经》 0、缘起: 读书时听别人引用道德经时,觉得很在理,很有趣,就...

  • 道可道,非常道。

    读《道德经》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感悟 一、为何读《道德经》? 说起《道德经》,很久以来只是在历史课本中学习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道德经 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bp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