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时间千钻公会城北听雪简友文章交流主题
精读《思考,快与慢》——揭示思维里隐藏的秘密 2

精读《思考,快与慢》——揭示思维里隐藏的秘密 2

作者: 简雅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6-04 13:09 被阅读53次
精读《思考,快与慢》——揭示思维里隐藏的秘密 2

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两个思维系统,丹尼尔·卡尼曼命名它们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

每天早上起床,我们无需思考 如何套上衣服、扣纽扣、拧开牙膏盖、刷牙洗脸……在大多数熟悉的事情上,我们不思考便做好了,这都是系统1 起的作用。

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把很多事情都变成可一键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脑力损耗。

系统2(慢思考)

系统2 则是认真思考的,十分谨慎,具有推理能力,它也可以处理多重任务。

系统2工作时,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思维。

系统1和系统2的协作

系统1是全天候24小时在线,并且无法关闭。这种直觉思维,既节省时间,又节省能量,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获得了优势。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 出面搞定。除非某样事物令系统1蒙圈儿,超出了它熟悉的模式,系统2才会被激活。

大部分时间,我们的系统2是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 的工作。

这种配合使它们协作高效,花最少力气解决问题。(说白了也是我们的惰性使然)

但这种思维运作模式,导致我们时常跟着直觉走 却不自知。

丹尼尔·卡尼曼为这些非理性决策着迷,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发现了诸多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有趣现象。

理论不多说了,现在我们进入实验故事环节,每天讲一个。

冰手实验

丹尼尔·卡尼曼让受试者们将手浸入冰水中,使冰水没过手腕。水温冰的让人觉得有些刺骨疼痛,但可以忍受。他们被告知这样的过程会有3次。

第1次,受试者将手浸入冰水中持续60秒,60秒后拿出来。

第2次, 受试者将手浸入冰水中持续60秒后,实验者什么也不说,而是打开一个阀门,让温水流入容器中,水温有少量上升,让受试者的疼痛感觉略有缓解,这个过程将持续30秒,第二次实验一共90秒。

第3次实验,是对前面某次实验的重复,让受试者们自己选择,想要重复哪一次的实验。

结果有80%的受试者选择了第2次的90秒实验,他们认为第二次实验的痛苦没那么多。

事实上,第二次实验的痛苦此第一次还要多30秒。人们为何会有如此的思维判断?这就是“峰-终定律”在起作用。

丹尼尔.卡曼经过多次深入研究,发现对体验的记忆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与结束时的感觉。在过程中体验到好与不好的比重、好与不好的时间长短,对记忆差不多没有影响。尼尔把这个现象定义为峰终-定律,或者称峰终-效应。

也有许多心理学家做过不同的实验,比如:让两组人听相同时间的强噪音,然后A组停下来,B组接着再听一段时间的弱噪音。B组明明比A组受的折磨多,嗯,后来统计结果却是:B组的人痛苦指数比A组低很多。

还有人以肠镜来做实验,要知道做肠镜不打麻醉是非常疼痛的!在忍受了十几分钟的痛苦折磨之后,A组的人被拔出肠镜即刻下床了,而B组的医生却故意走开几分钟,受试者忍受多了几分钟轻一点的疼痛。最后统计,A组的人,对肠镜恐惧度极高,都表态再也不想做这样的肠镜了。而B组呢,竟有大部分人表示可以接受再做。

听到这里,你会不会想,他们都是拿痛苦来做峰终实验,那享受的体验会怎样呢?是否也符合峰终定律?

你可以回忆一下看过的电影,那些结尾很烂的电影,几乎都被差评。而整个过程一般,结尾非常好的,就会让人有好感。

峰终-效应还可以用于很多地方。比如写作,一篇文章内容顺畅,但如果结尾不好,会给人感觉一塌糊涂。如果文章内容一般,但是结尾画龙点睛,就会给人留个好印象。

比如一场恋爱,也许会因为一件事情、或者分手时候的狗血剧情 而被全盘否定。

它被应用最广泛的是商业经济领域,许多服行业,都在利用这个峰终效应,来提高客户的认可度。比如宜家卖场送出的一杯冰激凌,比如星级酒店里给住客的一张留言……据说一些好的牙医,也会用这个效应来缓解患者的疼痛。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个效应吗?可以在评论区聊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精读《思考,快与慢》——揭示思维里隐藏的秘密 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cc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