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二)

作者: 芳草兮 | 来源:发表于2018-07-13 07:28 被阅读97次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译:颜回赞叹孔子道,老师人格和学问,抬头一看,越看越高;越钻研越深厚。看见他在前面,追过去追不到,他突然又到了后面。他的学问到底多深,人格到底多崇高,无法估计。老师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容易捉摸,可是他却依照我们的思想、品格而施教,不勉强人,不压制人,把门打开给我们看,诱导我们进去。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又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有时候自己想想算了,不再研究了,可是却像谈恋爱一样,藕断丝连,停都停不下来。我用尽所有才能、力量跟他学,然后感觉很不错、很成功,好像自己建立了一个东西,可以不依赖老师了,好像行了,结果冷静下来一反省,还是不行。虽然跟着他的道路走,跟着他的精神那么做,但茫无头绪,不晓得怎么走,一点苗头都找不到。

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译:孔子有一段时间生病,子路就把学生组织起来,把孔子视同一个皇帝或社会组织的领袖,而叫同学们为臣,好像是层层节制的部属。后来孔子病好了一点,知道了这件事,就骂子路,我病了这么久,你怎么光做些欺骗的事情?我本来是个平民老百姓,又不是帝王,为什么把同学们组织成这样?把我变成这样?你硬把我变成这样,这不是骗人吗?骗自己?还是骗天呢?我与其君臣的关系,死在臣子的手边,还不如以师生的关系,死在你们学生的手边更好些。我虽然不得大葬,没有生荣死衰,可我也不会惨死,总会寿终正寝的。

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译:子贡有一天和孔子幽默了一番,他说,老师,这里有一块美玉,你说我是把他放在保险柜里藏起来好呢?还是找个识货的把他卖掉好?孔子一听就懂了,他说,卖掉!卖掉!我正在等待识货者哩!

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东南方一带蛮夷之地,当时那些地方还未开发,还是披发文身,非常落后的地区。

译:孔子当时想另辟一个天地,保留中国文化。但有人说,那个地区太落后,没有文化,野蛮得很,怎么办?孔子说,地区不怕落后,只要真有道德学问的人,去任何地方,在任何时代,自己都有自处的办法,那有什么关系呢?

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译:孔子说,我自从由卫国回到鲁国整理文化以后,中国文化的中心,把它改正了。使《雅》归《雅》,《颂》归《颂》,各有适当的安置。

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孔子说,我这个人非常平凡,出去做公务员就规规矩矩是个公务员,回到家就规规矩矩是家里的一分子,朋友之间有困难,尤其有丧事这类患难,则一定尽力帮忙,平常做人,不在迷醉中。除了这几点以外,一无长处,一点学问都没有。

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孔子去郊游,他站在碧潭吊桥上,看到下面的流水说,过去的就像这下面的流水一样,白天晚上都在流啊!

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是孔子对卫灵公的感叹,当时卫国政权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左右卫君的却是美丽的夫人,南子。

译:孔子感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喜欢道德胜过喜欢美貌的人啊!

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孔子说,好比我们去挑泥土来堆成一座山,要挑一百担,结果挑了九十九担,少了最后一担,因此便不能登峰造极。是谁让你停止的?还是自己心理的疲劳与退缩,不是客观因素。他又说,好比填平一片土地,倒一筐泥土上去,就看到更高一点,这个进步,也不是外来的因素,而是自己的成功。一切的作为,其成功与失败,都在于自己,不要推之于外来的因素。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孔子说,在我的学生中,能依照我的教导去做,而不懒惰的,只有颜回这一个学生。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孔子谈到颜回说,可惜得很!我只看到他的进步,没有看到他的成就。有进步应该有很大成就,可惜短命死了,所以成就没有看出来。

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有些植物,种籽种下去,发出的芽非常好,但结果长不大,枝叶并不茂盛;也有花叶挺茂盛的,却没有结出果实来。

感叹有许多人,聪明而进取,有前途,但最后并没有结论。

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孔子说,千万不要轻视下一代,不要以为未来的不如现在的。不过一个人到了四五十,还没有成就的话,那就算了,再没有什么可观的了,这也是事实。

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孔子说,历代的格言,能够说不信从它吗?仅仅欣赏也没用,要把它当成一面镜子,照照镜子,反省反省,发现自己的毛病,然后彻底改正,这才是学以致用。顺耳的话,听了难道会不高兴吗?光听好听的话,自己不加反省、推敲;对于好的格言,只是欣赏,而不去改正自己的毛病,对于这种人,我也实在拿他没有办法,

25.子曰: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做人要做到忠和信,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要以为你的朋友不如你,有了过错,不要害怕去改正。

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孔子说,古代作战,如果把对方主帅抓住了,就整个崩溃了;任何一个人真有气节,立定了志向,怎么样也不会动摇。

27.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译:孔子说,穿着破旧的袍子,与富贵人穿了皮袍的站在一起,丝毫不觉得不如别人,这种气度和修养,只有子路可以做到。对人不企求,不寄希望,自己心里非常恬淡、平静。如此做人做事,哪里还行不通?子路听了老师用《诗经》这两句话奖励他,就终身诵之。孔子又说他,我说你好,你就得意起来了。学问是无止境的,以此到处炫耀,你就已经不行了。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和柏树永远是碧绿的。

29.子曰: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真正有仁心的人,不会受环境动摇,没有忧烦;真正大勇的人,没有什么可怕的。

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孔子说,有些人可以同学,做朋友蛮好,但没有办法和他同走一条道路,不一定能共事业;有些人可以共赴事业,但没有办法共同建立一个东西,无法创业;有些人可以共同创业,但不能给他权利,无法和他共同权变。

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唐棣,一种植物,像栗子一样,五月间开白色的花。

译:看见唐棣开的花朵,好像反偏在一面的情形,因此引起一时感想,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些事情看不清楚,都是因为它太亲近,反而使自己受到蒙蔽。实际上都是自己不肯用心去深思,才看不清楚。其实,最高远的道理,就是最平凡的、最浅近的。

子罕篇第九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一生一起走:这几个还有些比较熟悉😉😉😉
  • LeeSooYoung:花开两边,各表一枝!👏👏👏👏👏👏👏👍👍👍👍👍👍🌸🌸🌸🌸🤖🤖🤖🤖☄☄☄🌳🌳🌳🌳👯👯

本文标题: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h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