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恩佳音
敦煌莫高窟,是中华历史文明的艺术宝库,延续了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文化,承载着4世纪到14世纪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的全貌,集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数不清的宝贵文化。
茫茫戈壁大沙漠中的敦煌莫高窟,气候条件恶劣,一次次经受风沙的洗礼,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人”。
文物的“病害”和“磨损”,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的寂寥和苦难,都无法阻挡敦煌人“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将自己必胜精力全部奉献给了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研究事业,为弘扬敦煌文化和旅游开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愿为敦煌然此生----常书鸿自传》,全面地回顾了常书鸿先生的人生历程:认识敦煌、走近敦煌、保护敦煌、研究敦煌、发展敦煌。
认识敦煌
常书鸿先生,出生在杭州西湖湖畔,在二姑和三叔的影响下,他从小就喜欢上了绘画,但是他的父亲执拗地把他送入工业学校,学习染色和织物图案画。
受好朋友沈西苓的影响,被写实的欧洲绘画吸引,常书鸿先生在1927年前往法国巴黎学习西欧美术。
在法国十年,他每天出入于各种艺术品荟萃的场所,几乎达到废寝忘食、如痴如醉的程度。经过刻苦钻研,他在油画艺术取得了丰硕成果,多次在法国里昂和巴黎的沙龙展中获奖,作品被法国一些美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一天, 常书鸿先生在塞纳河畔的旧书摊前散步,突然发现了敦煌摄影集,第一次知道我国有敦煌,认识了从4世纪到14世纪之间中国所绘的壁画那么珍贵。
作为中国人,他看到祖国古代如此灿烂辉煌的艺术瑰宝受到外人掠夺和玷污,心痛不已,当即便下定决心:“回国到敦煌去!”
走近敦煌
决心已定,常书鸿先生把妻子女儿先留在法国,一个人踏上归国的旅程。
当时由于军阀割据,战乱灾祸频仍,加上关山阻隔,那年月要到阳光道上的敦煌去,真是比今天的人类登上月球还要困难。
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常书鸿先生接受了北平艺专的教学工作,但一直寻找着到可以敦煌去的机会。
因战事混乱,常书鸿先生跟随北平艺专经过多次迁移,最后在重庆落脚。
转眼间4年已经过去,常书鸿先生面前依然横亘着一条漫长的、难以攀登的、嶙峋险阻的山路,敦煌还远在天边,在黄沙蔽天的漠北,可望而不可即。
在梁思成先生和徐悲鸿先生的支持下,1943年早春二月,常书鸿先生筹备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先遣人员一行6人,开始了艰苦的敦煌之旅。
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克服重重困难,他们终于来到当时还是断崖残沙土堆积、危楼险阁的敦煌,但是危楼断臂的石室里宝藏着金碧辉煌的壁画和彩塑,一下就俘虏了他们的心。
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虽然非常简陋清苦,但是大家的情绪还是相当高涨的,迫不及待地开始投入到保护、治理敦煌的工作之中。
保护敦煌
敦煌保护和研究关系到民族历史、宗教、语言、文字、艺术等各种复杂的学问,不是一手一足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
敦煌的千佛洞包括4世纪到14世纪上千年的文化艺术宝库,在整个世界都是罕见的,但是那里深处沙漠,与城市隔绝,生活十分艰苦。
洞窟内流沙堆积、脱落的壁画夹杂在断垣残壁中,因长期无人管理、无人修缮、无人研究、无人宣传,敦煌千佛洞毁坏严重。
因经费困难,常书鸿决定开画展、卖家具、当行李,发誓破釜沉舟。
但常书鸿先生的妻子陈志秀出生在鱼米之乡,长期在法国留学生活,已经习惯了法国的生活方式。
比起在法国安稳且相对富裕的生活而言,敦煌的生活条件非常恶劣,陈志秀一边努力改变生活,一边改变自己。
常书鸿先生一心沉在工作中,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照顾妻子,工作不顺心时,还会与妻子发生矛盾,陈志秀实在忍受不了那种艰难的生活,抛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去追逐她自己的“幸福自由”了。
但常书鸿先生经历过痛苦的挣扎,还是决定带着一双年幼的儿女留在敦煌,带着自信和不愿向命运屈服的犟劲重新投入保护敦煌的工作之中。
他们在沙漠中堵起一道围墙来保护石窟;清理窟内堆积的流沙;加固岩壁、设置洞窟门窗;修补颓圯不堪的甬道、栈桥,修路,植树等。
在古建筑维修专家的帮助下,常书鸿先生带领大家对敦煌石窟采取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临时与永久相结合、由窟外到窟内的步骤逐步进行抢险和加固。
他发誓:“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我一定要舍弃一切侍奉艺术、侍奉这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坚决与敦煌艺术终生相伴。”
研究敦煌
新中国成立后,敦煌艺术成了全民的财富。1951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成了中央文化部文物局的直属单位,从此,不管是人力、财力、物力,以及方针、政策的指导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
越来越多的敦煌爱好者们,纷纷加入敦煌的研究工作,他们夜以继日,齐心协力地搞研究。
不到三年的时间,初步完成了历史壁画代表作选、历代山水人物选、历代舟车选、历代动物选、历代建筑资料选、历代飞天选、历代服饰选等十几个专题。
他们选绘的摹本800余幅,总面积共达600多平方米的壁画摹本,都是他们以忠实于原画的风格和一丝不苟的精神绘制出来的。
通过对各时代壁画中的人物、山水、花鸟等描绘、着色、勾勒、烘染等研究,他们看到了古代的无名艺术家高度的艺术造诣和创造革新的精神。
通过临摹来熟悉古代艺术传统,从而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其糟粕,吸其精华,以供发展民族新文化、新艺术提供借鉴。
上接汉代出土墓室的壁画,下连永乐宫、法海寺等地的明代绘画和清代绘画,一直和近代衔接起来,联成一部完整的以图画为主的中国美术史。
发展敦煌
敦煌的研究工作稳定下来之后,常书鸿先生接到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通知,为了配合抗美援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北京举办一个大型敦煌文物展览会。
这次展出,周总理亲自参观展览,并认真听常书鸿先生对敦煌的详尽介绍,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沙漠中把敦煌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干到底。
随后,敦煌艺术展览工作团到日本、印度、缅甸展出,不但增进了中国与邻国的友谊,还增加了很多艺术资料,丰富了研究敦煌艺术的认知。
每次敦煌作品展览,都引起了强烈反响。从此,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敦煌,认识了千佛洞,到敦煌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
写在最后:
敦煌地处丝绸之路中外交通要道,在中亚、南亚频繁地交往中,在民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传来了除印度之外,希腊、罗马拜占庭及伊朗的艺术因素。
常书鸿先生魂系敦煌,只为心中那份笃定的信念:为保护和研究举世罕见的敦煌石窟这个民族艺术宝库,一辈子在那里干下去。
他们一步一个脚印,长途跋涉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经受了无法名状的人间和自然界的折磨和考验,以自己的忠贞和毅力,创建了千古传颂的业绩。
常书鸿先生把对祖国的热爱,寄托在举世无双的事业上。
一个在法国娶妻生女的画家,放弃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前往边陲沙漠荒山中,加上经济的困窘、自然环境的恶劣,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他的一生,有坎坷成败、有悲欢离合,但他一直保持着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对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无私献身精神,是很多人都无法企及的。
他锲而不舍的精神,使他在敦煌事业中突破一个又一个困难,努力将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条件,我们才能看到的敦煌蓬勃发展的今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