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重庆公交坠江事故。重庆市一公交大巴车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导致整个公交车15人,一起坠入江中。事后,警方将小轿车的司机控制起来。后来,发现并不是轿车司机导致公交坠江,而是因为公交车上一名乘客与公交司机发生争执,所以才造成了这次事故的发生。
这里面,就有一个逻辑上的错误。在《有用的逻辑学》里是这样介绍的,就是以相伴定因果,只要一起发生,就有因果联系。好在,警方在查明真相后,及时解除了对小轿车的司机的控制。
作者梅森·皮里是亚当·史密斯研究所主席,曾为密歇根州希尔斯戴尔学院哲学与逻辑学荣誉客座教授,常以专家身份,出现在CNN和BBC电视节目中,出版有超过40本专著,包括《提高你的智商》,《福尔摩斯IQ全传》和《谬误大全》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经常会碰到很多所谓的神逻辑。《有用的逻辑学》生动地展现了生活中常见的87种神逻辑,并将他们分成5大类,包括1类形式谬误和4类非形式谬误,结合情景化的案例和对话,讨论了谬误发生的不同原因和条件。读完此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看穿谬误,避免谬误,甚至利用谬误,从常见的言语中挖出逻辑漏洞。
一,形式谬误
1、错误换位
交换主词与述词,在某些情况下是对的,在其他情况下则是错的。当无效的转换情况出现,就称他为错误换位。
比如,所有的鳄鱼都是四只脚的爬行动物,因此所有的四只脚的爬行动物都是鳄鱼。很显然,这个就是犯了错误换位的谬误。
2、四词谬误
四词谬误,是指出现四种词项的谬误。比如,A喜欢B,B喜欢C,所以得出结论,A喜欢C。真的是这样吗?
谬误的产生是因为这类词的词项在论证中被动词是给分开了。比如,张三是李四的爸爸,李四是王五的爸爸,所以,张三是王五的爸爸。
如果改成这样,张三是李四的爸爸,李四的爸爸是王五的爸爸,那么,张三是王五的爸爸。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二,非形式谬误
1、分称谬误
分称谬误通常是错误地将群体或团体的声望用在个体上的情况。
比如,名校很牛,那么只要一个人从名校毕业,那么他一定也很牛。殊不知,名校也有差生,也有不努力学习的人,不能以偏概全。
2、再三重复
有人说过,谎言重复千遍便成真理,这个和再三重复是一个逻辑思维模式。利用不断重复,增加观点的被接受的可能性。
在这一点上,广告人是最常使用的。比如,再好的面膜对于保湿的功效都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广告商们不断地说,要不断地不断地敷面膜,这样才会对皮肤好。你听一遍觉的没什么,听第二遍呢,第三遍呢……或者更多遍呢,你是不是就会心动?甚至跑去购买?
3、诉诸群众
诉诸群众,就是诉诸大众的态度而不是呈现相关的证明材料。
比如,到银行办业务,有人突然对自己的存款产生了怀疑,就和银行人理论,他不听工作人员解释,其存款已经被自己挂失取走,认为是自己存了钱被银行搞没了,便对着银行的其他客户诉说,不明就里的其他人就和他一起,与工作人员吵起来了。
4、循环论证
庄子,秋水 中 庄子和惠子的一段对话。庄子说,“儵(shū)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问,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又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和惠子的这段对话就是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带给我们的是两种未知的连接,如同彼此在追逐对方的尾巴,而没有一方有时间来真正接近自己。
《有用的逻辑学》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浅显易懂,我们不仅可以在书里学会看穿谬误,甚至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谬误,为我所用,让“神”逻辑在你面前暴露无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