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札记中华文学随笔散文
《封锁》‖现实的封锁,精神的自由;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封锁

《封锁》‖现实的封锁,精神的自由;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封锁

作者: 爱琴海ai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2-24 16:43 被阅读0次

    以后她多半会嫁人的,可是她的丈夫决不会像一个萍水相逢的人一般的可爱——封锁中的电车上的人……一切再也不会像这样自然。再也不会……啊,这个人,这么笨!这么笨!她只要他的生命中的一部分,谁都不稀罕的一部分。他白白糟蹋了他自己的幸福。多么愚蠢的浪费!她哭了,可是那不是斯斯文文的,淑女式的哭。她简直把她的眼泪唾到他脸上。他是个好人——世界上的好人又多了一个!

    以上是张爱玲《封锁》中的故事女主人公翠远的心理活动。那是当外在环境发生改变,即封锁行将开放时,随着人们的骚动,她那短暂爱恋也开始发生变化的时候,她内心里的反抗与挣扎。

    现实的封锁,精神的自由。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封锁。

    这便是翠远所面临的世界。她说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对此,她感到厌倦,感到无奈。这里的“好人”并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道德高尚之人,而是带着面具之人,是精心伪装过的尘世俗人。

    她受够了这些一尘不染的好人,即便他们当中包括有自己的亲人,甚至还有自己——

    她是个好女儿,好学生。她家里都是好人,天天洗澡,看报,听无线电向来不听申曲滑稽京戏什么的,而专听贝多芬、瓦格涅的交响乐,听不懂也要听。世界上的好人比真人多……翠远不快乐。

    是啊,做“好人”是需要代价的,而且“好人”的标准也总在变。像翠远的家人对她的期望便从之前的“好女儿、好学生”,上升到要她找个“好女婿”,而与之相比她有没有个好工作倒在其次;尽管她已经有了一个好工作——

    一个二十几岁的女孩子在大学里教书!打破了女子职业的新纪录。然而家长渐渐对她失去了兴趣,宁愿她当初在书本上马虎一点,匀出点时间来找一个有钱的女婿。

    当然,如果她没有这个好工作,家人对她的失望会更甚。这或许正是人性当中那“永不知足、永难满足”的劣性在作怪吧。

    总之,“好人”难做。但好在翠远不屑于做“好人”,尤其是当她在封锁中的电车上邂逅了真人宗祯。在他们之间突发的“恋爱”虽然有点“不切实际”,但正是这“不切实际”让她领悟到“真实”所代表的意义。

    那脱离世俗观念、随性而生的“恋爱”让人入迷;那有点缺陷,“不很诚实,也不很聪明”的男人,感觉更接地气。去他的好女婿!她甚至想索性答应这个“没有钱,而有太太”的男人的求爱,哪怕真的去做了人家的妾,也好气气家里那些好人。气,活该气!

    而“气,活该气”这话,在书中却是出现过两次的。一次是出自翠远的内心,另一次,则是出自宗祯了。

    宗祯要气的,是他的太太。因为他太太使他平白多了眼前这个惹人嫌的侄子,他的惹人嫌不单单在他的外表,更在内心;因为这个胸怀大志的清寒子弟竟然惦记起宗祯的女儿来。所以,与其在封锁中的电车上接受旁人的“进攻”,倒不如索性进攻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翠远,让那表侄到他太太面前奏他一本也好,气气她。气,活该气!

    当然,这只是个起因。当宗祯真的开始和翠远搭讪起来,而他那知趣的亲戚也默默走开,他们的谈话慢慢展开时,宗祯这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也开始无忌惮地向着翠远敞开了。大概就是因为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吧,在翠远面前的宗祯因内心的无压力、无顾忌,随心所欲地表露出自己的苦与无奈,生活中、家庭中,甚至人生中的。

    人就是这样。即便是之前毫不相识的两个人,当一个人向着另一个人抛开心扉,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会瞬间缩短,变得心心相通、心心相惜起来。而当这两人恰巧是一男一女时,这种心心相通便会被误解为有爱意在生成。

    毕竟,人是感情动物嘛。所以,当他们一同看向窗外的突发状况,并彼此都发现他们靠得如此之近时,翠远的脸红了。而翠远的脸红,激发了已然不大可能动感情了的宗祯,使他体悟到了自己的男子身份,感觉自己竟然还可以恋爱了。

    于是,这段封锁中的恋爱迅速升温,近乎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说起来,还真是多亏了及时开放了的封锁,不然,真不知宗祯他将如何收场。但尽管如此,宗祯的转变还是有些突兀的。看起来他是为了翠远着想,而实际上,是封锁的开放将他带到现实中来。

    说到底,宗祯不是一个真人;或者,更确切地说,现实的世界让他害怕做真人。只有像翠远这样的女子,才渴望如此枯燥的生活中能有个真人相伴,因为她具有敢于和顽固观念、虚伪论调挑战的勇气。而宗祯没有。

    正所谓“世上有了太太的男人,似乎都急切需要别的女人的同情”,因为在他的眼中,别的女人总比自己的太太要善解人意得多。而当他一旦将这“别的”女人娶回家,或为妻,或为妾之后,这个女人也就慢慢变得不同情他了。这就和“男人彻底懂得了一个女人之后,是不会爱她的”是一样的道理。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

    所以,为了躲避麻烦,宗祯迅速理智化,“封锁期间的一切,等于没有发生”,或者,这一切更像是放纵自己做的一个梦,一个春梦。不但梦醒万事空,连他自己也麻利儿地钻回之前的“完美”盔甲中。

    自由与封锁,在这里没有绝对。当电车开动,封锁结束,人们变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们的精神却也自动回归到了封锁状态。岂不悲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封锁》‖现实的封锁,精神的自由;现实的自由,精神的封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vs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