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07:07 被阅读12次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原文】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祸 之 所 伏 。孰 知 其 极 。 其 无 正 也 。正 复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刿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

【大意解读】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

        政治平稳厚重,民众就会淳朴老实;政治严苛轻薄,民众就会悸动不安。

祸 兮 福 之 所 倚,福 兮 祸 之 所 伏。

        灾祸啊,是幸福产生的依托,幸福啊,是灾祸藏伏的地方。

孰 知 其 极 。 其 无 正 也 。正 复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

        谁能知道祸福转换的极点在哪呢?那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正常的可能转化成不正常的,善良的可能转化成邪恶的,人们的迷失与颠倒认知,时日已经很久远了。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刿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

        因此,圣人规矩方正却没有割舍,清廉无欲却没有伤害,率直却不肆意,光明却不耀眼。

【读后略议】

        世间万事万物本无好恶,更没有绝对的好,绝对的恶,因此,自诩为万物之主的人,原本也就没有绝对的祸与福。

        祸福的依存转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能转祸福而不被祸福转者,唯通达祸福根源,深体大道本心的所谓圣人而已。

        方而不割与廉而不刿,说的就是圣人的境界:虽然不离规矩方圆,却没有感觉被规矩方圆割舍了什么,虽然常处清廉寡欲,却没有感觉被清廉寡欲剥夺了什么。

        不割不刿别人是真修,不割不刿自己是境界。

        直而不肆与光而不耀,说的是在别人看来,圣人虽然直率,却不肆意刻薄,虽然明亮通达,却不耀眼炫目,盛气凌人。

        内外通达,表里如一,凡圣不二,和光同尘,好一个回归质朴本来的道人模样。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相关文章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原文】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祸 ...

  • 禅悦《道德经》之六十二

    禅悦《道德经》之六十二 【原文】 道 者 万 物 之 奥 。 善 人 之 宝 , 不 善 人 之 所 保 。美 言...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五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五 【原文】 含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毒 虫 不 螫 , 猛 兽 不 据 ...

  • 禅悦《道德经》之四十九

    禅悦《道德经》之四十九 【原文】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六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六 【原文】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挫 其 锐 ,...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四 【原文】 善 建 者 不 拔 ,善 抱 者 不 脱 ,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修 ...

  •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七

    禅悦《道德经》之五十七 【原文】 以 正 治 国 ,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吾 何 以 知...

  • 百字瞻瞻3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道德经 . 第五十八章》 ...

  • 宽政才能治

    走马观花道德经(58) 58.道德经第五十八景点——宽厚之门 第五十八章 莫从片面下论断 超...

  • 《道德经》感悟之四

    《道德经》感悟之四 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 《老子》五十八章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意思,事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悦《道德经》之五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oi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