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今日值得看人间杂谈影视生活
《少年的你》看完,比起同情陈念,我更好奇魏莱们是怎么养成的?

《少年的你》看完,比起同情陈念,我更好奇魏莱们是怎么养成的?

作者: 巴黎夜玫瑰 | 来源:发表于2019-10-27 23:21 被阅读0次

    《少年的你》火爆了朋友圈。

    最初走进影院时,并没有抱太大期待,因为相似的校园欺凌题材,一直流于浮夸,很难拍出走心的感觉,《少年的你》却很让人意外。

    足够的克制,隐忍,恰到好处,却让我在电影院从头哭到尾。

    为两个少年迷茫,惶恐,绝望,暗无天日的命运;也为电影中,关于高考孤注一掷般的纪实刻画;

    当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对询问的警察说:在这里,不需要交朋友时。一种身处丛林,无可依赖的人类困境,立刻展现在眼前。

    我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为何校园欺凌屡禁不止?都在研究为何单纯善良的孩子能够如此暴戾无知时,如果追根究底就会发现:所有的校园暴力,都是源于整个人类社会,没有从根源上杜绝丛林法则。

    甚至说,一定程度上,人类依然推崇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排除异己的文化,所以由此衍生的校园欺凌,才会屡禁不止!

    因为孩子有一个天性,模仿大人!

    拿电影《少年的你》来说,虽然主打的是欺凌题材,本质上依然是一部青春成长类电影,在电影里,欺凌显得触目惊心,但是透过这一切表象:你看到的是一群青春期的孩子,迷茫,野蛮,疼痛,挣扎而跌跌撞撞的成长历程。

    周冬雨饰演的陈念,在朋友胡小蝶被欺凌时,由于害怕而保持沉默,保持视而不见,因为高考的压力,让她这样穷人家的孩子,每一根神经都绷得十分紧张,她自顾不暇,掩耳盗铃,只想着坚持到高考结束就好。

    但胡小蝶没有撑到高考结束,在高考前她因为不堪忍受来自魏莱一帮人的欺凌,以及身边人的漠然,而选择跳楼自杀。

    胡小蝶死后,由于陈念在众目睽睽下,将外套脱下,盖在她身上,并因此而被警察叫去问话,所以成为了魏莱一帮人的,下一个欺凌目标。

    虽然由于害怕,她什么都没有告诉警察。

    但回到教室之后,她还是招致了魏莱一帮人的恶搞,她们将强力胶倒在她的凳子上,如果她不坐下,就像当初的胡小蝶一样,会被老师呵斥,如果她坐下,就会被黏住,而无法起立敬礼。

    有胡小蝶的先例,她选择了反抗。

    她直接告诉了老师,老师虽然大发脾气,呵斥了不知名的恶作剧者,但也只是将这当作一场恶作剧,并没有深究是谁干的。

    然后针对她的欺凌,愈演愈烈。

    当在排球室,她们拿着排球一遍一遍砸向她时,周围的同学有的无动于衷,有的跟着起哄,而当陈念反抗时,她们将她从楼梯推了下去。

    周围依然是一群漠然的人。

    电影里,一位老警察这样解释校园的恶性欺凌,他说,曾经有一帮学生将自己的同班同学活活打死,在审讯中,这群人根本不知道,原来一个人这样打,是能死人的。

    似乎校园欺凌仅仅源于无知,但是孩子不知道,大人难道也不知道吗?

    我们好奇为何魏莱小小年龄,会如此残忍,直到我们看到她的妈妈。

    当警察找到她家里时,面对女儿将别的孩子间接害死的指责,妈妈的表现与其说是护短,不如说是对生命的漠视。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死去,同为人母的她,没有表现哪怕一点的同理心,同情心,所以她的女儿,才能在给同学造成巨大伤害后,依然理所当然的以为,花钱就可以买个心安理得。

    孩子是在复制大人。

    大人对于生命不敬畏,孩子就缺乏敬畏。

    大人对于同类表现的残忍,孩子就表现的残忍。

    大人奉行金钱法则,丛林文化,孩子就会像一头无情的野兽,将血盆大口,伸向其他孩子。

    在这场孩子之间的欺凌里,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无人幸免,无人幸运。

    而你再看看其他孩子,无论是易烊千玺饰演的小混混刘北山,还是魏莱的帮凶们,他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扮演了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无知者。

    但他们人生的痛苦,无一不是无知的大人造成的。

    如果成人尚且不懂如何正确生存,如果成人尚且缺乏生存下去的能力,如果成人采取的是暴力和拳脚施加于孩子,你能指望孩子学到什么?

    青春期的疼痛和迷茫,有时不仅源于没有指点方向的人,还源于有一群,指错了方向的大人们。

    就像在高考的造梦工厂里,充斥着鼓舞人心的口号和励志名言,但是所有爆发的恶性事件,又何尝不是青春的躁动和迷茫,价值观的扭曲和人性压抑后,巨大的反弹和释放呢?

    人怎么可以像个机器人一样,在青春最明媚的日子里,每天死记硬背,一遍一遍的模拟考,做卷子,而不需要交朋友,不需要交流,不需要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就可以生存下去呢?

    这群孩子,就是这样生存的,因为我们自己经历过这些,所以就觉得理所当然了。

    我听过的关于欺凌最深刻的反思,源于一位职场妈妈。

    她十岁的儿子,由于是早产儿,又虚岁比较多,所以上学时,一直是班里年龄最小,也体格最小的孩子。

    毫无疑问,这个孩子,一直是被同学欺负的对象。

    妈妈既有些担心儿子,又有些恨铁不成钢。

    有天她在网上咨询关于校园欺凌的问题,一位育儿专家问她:你平时怎么做的呢?

    如果公司来了新同事,你会将重活累活交给她吗?如果你身边有一个人很内向,显得不合群的人,你会和其他人一起孤立她吗?你是否常常用舌头论断他人,制造言语暴力?你是否足够宽容,可以接受多元文化?你认为异类可以很好生活,而不被其他人反感斥责吗?

    换言之,当你在职场被恶意对待时,你会怎样解决?你是否默认一些潜规则,而不去质疑它存在的合理性?当你遭遇职场性骚扰,以及来自老同事的刁难时,你是默默忍受,还是愤而反击?

    你怎么做,孩子就会怎么做。

    如果你默认某些欺凌,孩子也会默认欺凌的合理性。

    如果你默默忍受某些欺凌,孩子也会默默忍受来自他人的欺凌。

    那位妈妈陡然意识到,校园欺凌虽然可怕,可是从源头上来看,这世界上的哪个角落,奉行的不是欺凌文化?

    办公室格子间的尔虞我诈,职场里默认的潜规则,甚至家庭伦理,亲子之间,只要是以人为单位构建的关系,最终都伴随着强者对弱者的碾压,群体对个体的威逼。

    只要成人世界对丛林法则的推崇没有消失,孩子之间的欺凌,就会一直延续。

    只是他们还没有学会伪装和掩饰,所以欺凌显得赤裸而野蛮,无知而可怕。

    可是追根究底,孩子之间的欺凌,依旧是对成人世界的复制粘贴,以及拙劣的临摹。

    研究欺凌的专家罗伯特·富尔汉姆曾说过:不要担心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担心他们总在监视你!

    孩子时时刻刻注意着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复制父母的行为。

    在没有获得人格独立时,他们无时无刻,不是以取悦父母为生!

    就像电影里,魏莱那样的恶霸,最害怕的不是警察,不是有人会死,会疼,而是爸爸不理她。

    如果父母们,真的很担心校园欺凌,比起教育孩子如何规避,不如告诉孩子们,什么是真正的强者!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欺负比自己弱的人,他们只对更强者发出挑战,他们强大,却不奉行丛林文化,因为他们有悲悯之心。

    他们总是试图磨练自己的能力,从群山之巅汲取能量,而不是从别人嘴里,抢夺那么一点残羹残肉,靠从别人嘴里夺食,是狗才干的勾当!以欺压他人为乐,是畜生的才会有的想法!

    如果父母们,真的很想杜绝校园欺凌,请先培养孩子们,做一个高贵的人,一个和自己较劲,不断优于自己的人,最重要的是,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

    根据Care.com一项调查,欺凌和网络欺凌已经超过车祸,生病,绑架,成为父母最大的恐惧。

    在美国,每个月都有四分之一的孩子会被欺负,每七分钟就有一个孩子,会被欺凌,每天都有十分之一的孩子,因为欺凌而辍学。

    在中国,这种情况也很严峻。有一半的中学生,遭受过来自同学的语言暴力,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遭受过严重的身体暴力。

    在很多父母心中,欺凌已经成为孩子成长历程中,最危险严重的问题。

    研究专家将欺凌定性为:一种情感或身体的虐待形式,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故意——欺凌者的意图是伤害某人

    重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会重复,或者有可能重复

    权力不平衡——欺凌者选择他或她认为的更脆弱的受害者

    这三个方面必须包括在内,才能将一种行为称为欺凌。

    而欺凌伴随着多种形式发生,它可能涉及:

    身体欺凌——戳、推、打、踢、打

    言语欺凌——嘲弄、辱骂、侮辱、威胁伤害

    关系欺负——散布谣言、恶意中伤,孤立伤害他人

    网络欺凌——通过互联网或手机发送有害的信息或图像

    欺凌可以是这些形式的任意组合,而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的人,都会由此产生可能更严重,更持久的问题。

    Olweus在 1994的报告中,将欺凌者分为三类:

    第一类:焦虑性欺凌者,他们同时是最没有自信的肇事者,在他们身上,通常伴随着家庭问题和教育的失败。比如电影里的魏莱,对于父母,几乎是讨好性的心态,健康的亲子关系,绝对不是孩子对父母的隐瞒和讨好。

    而在很多真实的欺凌案例里,很多被欺凌的对象,往往成绩更优越,所以会引发欺凌者焦虑,让他们试图联合其他人,展开对被欺凌对象的围攻。

    第二类:受害型欺凌者。这一类欺凌者,本身经历过欺凌,所以她们会选择更弱小,更脆弱的目标,展开新的欺凌,比如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中,欺凌易遥的女孩,本身就是一个在过去学校里,被同学欺凌的对象。

    第三类:被动型欺凌者。她们不会注定进行欺凌活动,但会追随着做出伤害他人的举动,这是一群相当复杂的群体,可能包含很多普通的学生,激发她们做出欺凌举动的是从众心理。

    对于欺凌者而言,他们会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以及对暴力更积极的态度,他们有着强烈的冲动,以及支配他人的需要,他们对于受害者几乎没有同情心,而由于他们反社会和违反规则的倾向性更强,所以他们成年后酗酒和犯罪的几率,也会更大。

    除此之外,Olweus还找到了欺凌的原因,他认为这种攻击性反应模式的发展,有四个促成因素:

    首先是源于护理人的情感态度,如果孩子从小到大的护理人,表现出消极态度,比如缺乏育儿的热情和参与,对于孩子的需求回应的不积极,就会增加孩子后来对他人表现出攻击性和敌意。

    换言之,如果孩子没有体味过来自父母真实积极的爱,就会不知道如何爱别人,也体味不到别人的痛苦,很多反社会人格患者,基本都具备这一条因素。

    第二,对攻击性行为的宽容,会助长欺凌。比如如果欺凌者有针对同龄人,或兄弟姐妹的攻击性行为,却没有得到明确的限制,攻击性就会增加。比如电影里的魏莱,她的妈妈对于女儿的行为,采取的就是护短纵容的态度,才会酿造最后的悲剧。

    第三,权力型的育儿方法,比如父母经常体罚或情绪爆发,就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比如电影中魏莱的帮凶,她的父母知道她对同学的欺凌后,不是为同学的死内疚,而是希望自己孩子的高考不被影响,当得知她被学校停学时,父亲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对她进行粗暴的拳打脚踢,这会让孩子将暴力视为理所当然。

    第四,孩子的天生气质是积极的头脑发热者,也会让孩子更容易发展出攻击性和欺凌行为,这点,在男孩中经常可见,通常男性欺凌者,都是该种气质者。想要知道这种气质的具体表现,可以参照《三国演义》里的张飞。

    可以说,各国对于欺凌的研究,从最早对被欺凌对象的气质研究,慢慢转向于对欺凌者的研究。

    因为专家们终于发现,被欺凌的孩子,并不是本身弱小的孩子,就像被暴力袭击的女性,本身并不具有特别性。

    她们只是比较倒霉,刚好遇见了坏人。

    而对于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来说,她们也只是刚好遇到了一个会有欺凌人格的人。

    换言之,欺凌者在哪里,哪里就有欺凌。和被欺凌对象无关。

    所以,专家们慢慢意识到:比起预防欺凌,避免培养一个会欺凌他人的孩子,更是父母的首要责任!

    就像当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之后,很多妈妈们终于意识到,培养女孩如何预防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呼吁那些男孩们的妈妈,教育好自己的儿子。

    而想要真正解决校园欺凌,教会自己孩子如何预防,也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你怎么小心,遇到反社会人格的人,一样无从幸免遇难一样。

    最后的最后,一切的根治,都源于减少这些人格本身的产生。

    所以,父母要提高责任意识,坚持正确育儿,做好孩子的榜样,而社会,也要以一切欺凌为耻,以奉行丛林文化为耻,如此,才能建造一个孩子健全成长的坏境。

    毕竟,我们想让孩子怎样生活,我们就要怎样生活;

    我们想要培育出怎样的孩子,就要先培育怎样的环境和土壤!

    文 | 巴黎夜玫瑰

    图 |百度/豆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年的你》看完,比起同情陈念,我更好奇魏莱们是怎么养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am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