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是属于让我觉得看出了一点儿门道的书,我看过三遍。从画面感官,到情节故事,再到当代中国人的沧桑命运,这书渐次引导我思索、升华,获益良多。
放下书,我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关中大儒朱先生的形象总是挥之不去。
《白鹿原》塑造了众多饱满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朱先生则是一个高山仰止、完美无缺的圣人形象。书中有一个这样的细节,朱先生嘱咐自己去世后不用遮脸。“自信生平无愧事,死后方敢对青天”!这一句话足够说明一切,让人可以想象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他任何评价都显多余。
从小到大,我崇拜过“精忠报国”的岳飞,崇拜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孔明,崇拜过“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崇拜过“民族魂”鲁迅,也唱过《东方红》,也被《周总理,你在哪里》深情打动。然而当我长大了,知道的更多了,思想更成熟了,我不再轻易地崇拜什么人。倒是这个以文学形象出现的朱先生深深地吸引了我,感染了我,他成了我心中完美的人。我知道他是虚构的,理想化的,但谁不需要理想和美好呢?哪怕只是在心里。朱先生的形象高大完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位既有道德文章,又有文韬武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悲天悯人,超越党派、阶级、意识形态,怀有大爱的人物形象呢?我想,这反映了作者的价值取向,也是对读者的一种精神引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朱先生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标杆。
二是不是所有的地主都是刘文彩、周扒皮,还有地主白嘉轩。
提起地主,那是罪恶和耻辱的标志。小的时候被忆苦思甜,读《收租院》,看《半夜鸡叫》,还有各种的宣传和电影、小说都残酷地告诉我们,地主就是吸血鬼,是寄生虫,是刽子手。刘文彩血债累累,周扒皮为让他家雇农早起干活半夜里起来学鸡叫。及至土改、合作化中,文艺作品中的地主都是十恶不赦的敌人、坏人。尽管外婆家就是地主,也知道过去的地主大部分还是勤劳,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硬从口里身上省钱置地的普通劳动者,但通过白嘉轩的故事,我还是更形象生动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农村的地主及他们的命运。
白嘉轩挚爱土地,视土地为命根子。因为挚爱,所以把耕作和付出看作是应该和必然。他以主人翁的意识进行着劳作,而并没有只是让鹿三父子干活。他一生都没有离开土地和劳动。
他把长工鹿三当作是自己的兄长,把鹿三的孩子黑娃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口锅里吃饭,一块地里劳作,相互依靠,相依为命。
作为族长,他严于律己,敢于担当,以身作则,修祠办学,订立乡规民约,想方设法帮助族人度过饥荒和瘟疫,在战火纷争中尽可能保护着白鹿原的平安。他的所作所为深得人心。
他的女儿还成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后来他家也成了烈士之家。
这就是地主白嘉轩。我相信这样的地主是有典型性的。
三是革命的残酷超乎想象。
当耕读之地(当然也是是非之地)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大地和各色人等统统被炙烤,其情其景其状,在书中历历可见。以前没有思考,只是“跟着走”,总认为革命是曼妙的,是《白杨礼赞》中的样子,即使《李自成》中的革命也是那么壮阔,现在才逐渐懂得革命根本不是我想的那样。就看看书中描述的各式各样的“革命者”和“被革命者”的死吧,太残酷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要命的!纵观我们的历史,总是周而复始。每当世代更替,改朝换代之际,便要大动荡、大破坏、大杀戮,便要暴风骤雨,甚至血雨腥风!有点儿理解了底层的人民是如何成惊弓之鸟抑或暴戾之徒的。以前不理解,觉得革命是个好名词,是时尚和进步的代表,整天喊着、用着“革命”这漂亮的词语。从《白鹿原》看到,所谓的“革命”,就是革掉命,就是搬掉脑袋!曾经一块地方生长的兄弟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曾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到头来,还不是同室操戈骨肉相残?革命是要血的代价的。
改朝换代的革命要流血,因为进步的和保守顽固的要决战。革命内部也在留着血,革命以后的革命也还很残酷。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白灵的死和后来革命小将掘朱先生墓的一幕!变革是需要的,流血的革命再不要出现!
我认为,伟大的作家就是一个国王,他通过作品创造、治理着他丰盛的文学王国,给我们现实之外的另一种生活的感受。同时用人物、故事和思想情感,丰富、充实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对于好的作品,感谢并阅读、思考,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从小说里看看我们的历史吧。虽然由于眼界不同、视角不同,我们也许会看到不同的场景,得出不同的结论。
电视剧《白鹿原》演员的表演和场景的设置都不错,可是情节和主题脱离了原著,没有了原著的深刻和沧桑。还是小说好,小说是会传世的。合上小说,会有一只精灵似的白鹿在眼前跳跃,给我们许多的回味和联想。
网友评论
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