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上课非常奇妙,简直像变戏法一样。他上课的板书简直让人惊讶。
当他算一道题的时候,经常越算越长,写满了一黑板,而陈先生一点都不着急,依然有条理地算下去。
算到最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长长的演算一项一项都相互消去了,最后剩下了一个极为简洁的结果,我们都觉得他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杨振宁
杨振宁提到的陈先生,就是陈省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9ae82fb2b4e68c56.jpg)
陈省身
1911.10.28—2004.12.3
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
为了纪念陈省身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IMU)还特别设立了“陈省身奖”。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37fd016f050a57aa.png)
在西南联大,陈省身教授曾教过杨振宁微分几何。
杨振宁眼中,陈省身先生讲课非常有条理性,思路很清晰,他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本质。
杨先生至今仍记得,当年曾有一道曲面上画经纬线的习题,他怎么也想不出来,是陈老一句:“把浮数引进去”。一句话就点破了其中的奥妙,让他恍然大悟。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这个帮助和影响可能一生都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32eb283beb4043a7.jpg)
范曾先生所画的《陈省身与杨振宁》
01
陈省身在浙江嘉兴出生,从小天赋过人是个少年天才。
8岁那年,陈省身被送去市里的县立小学上学。不过,在上学的第一天,他就看到有位老师拿着戒尺打学生的手掌心。
受到惊吓的陈省身表示打死都不要去上学了!
他自学了小学课程,空闲的时间还读一读数学家维利亚里编写的《笔算数学》。
9岁那年,陈省身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3c12f218498546d7.jpg)
陈省身
1926年,陈省身中学毕业后考上了南开大学,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的数学成绩竟然在全体考生中名列第二。
陈省身幸运地在南开大学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当时中国屈指可数的数学博士之一——姜立夫。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896d7d88a251c350.jpg)
姜立夫
“他总能使学生对数学充满了兴趣”。
——胡适评价姜立夫
姜立夫要求学生学习时,要耳目脑并用,以此加深学生的记忆。这种教学方法,对陈省身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影响也非常大。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8568cd2f948247c0.jpg)
左一为陈省身,右二为姜立夫
姜立夫很欣赏陈省身,特地开设了很多高级的数学课,比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
陈省身很喜欢每一门课程。后来,姜立夫干脆让陈省身帮忙改作业、当助教。
02
南开大学毕业之后,陈省身来到清华读研。学习期间,德国数学家勃拉希克来中国讲课。
陈省身去听了他的课,觉得勃拉希克的教学风格鲜明有趣,所以毕业拿到奖学金之后,陈省身决定前往汉堡跟随勃拉希克学习几何学。
第一次见面,勃拉希克就给了陈省身一摞他的新著作,陈省身在仔细阅读后,发现在一篇论文中存在一个漏洞。
陈省身把这件事跟勃拉希克一讲,勃拉希克觉得很有意思,他就跟陈省身说:
“如果你能解决这个错误,那这就是你的毕业论文了!”
于是陈省身就写了一篇很漂亮的论文,成功解决了这个遗漏。
陈省身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拿到了德国的数学博士学位。
1936年夏,陈省身又得到了到法国跟随数学大师嘉当学习的机会。
嘉当是20世纪初最重要的几何学家,他发明了活动标架法来统一当时争论不休的微分几何标记方法。
但是大家都看不懂嘉当晦涩的表达方法。
陈省身在跟嘉当学习了大半年后领悟了嘉当理论的精髓,成为了嘉当的标架法的翻译。
日后陈省身说:“当时能够理解嘉当工作的人还不多,我是很早就进入到这一领域,熟悉了嘉当的工作。
因此后来我能应用他的发展方向,继续做出一些贡献。”
03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毅然回国,在当时很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教书,杨振宁是他的学生之一。
战争期间,学校的图书文献资料奇缺,幸运的是嘉当时常从巴黎给陈省身寄来前沿的论文资料,让他可以继续研读,并使嘉当的理论成为近代数学主流之一。
这时候,美国数学家奥斯瓦尔德维布伦发来邀请,希望陈省身能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因为他们不太懂嘉当的活动标架法,想找陈省身给讲解讲解。
陈省身就这么来到了美国,在普林斯顿期间陈省身一边和纳什聊聊天,一边和爱因斯坦喝喝茶,顺便还完成了改变国际数学届的两个工作:
一是要证明一个很难的公式——高斯—博内公式;
二是要创造一个研究整体几何的新方法。
从此,大范围微分几何的新时代开始了,陈省身也成为了国际微分几何界无可争辩的领袖。
正当陈省身在普林斯顿取得辉煌研究成果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
他决定回国,离开条件优越的普林斯顿,到清华大学任教,以实现振兴祖国近代数学的夙志。
1946年,他回到中国,在姜立夫的推荐下,他建立了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陈国才、王宪忠、吴文俊、杨忠道、严志达等都是他的学生。
04
1949年元旦,陈省身应芝加哥大学聘请前去任教,他一家迁居美国旧金山。
他曾获美国数学学会的肖夫内奖,后又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
陈省身功成名就之时,却更加怀念故园,报效中华的愿望也越加强烈。
1977年9月26日,陈省身再次回国时,文 革已经结束,国内科学开始复苏。
他亲自主持举办学术活动,在中国数学界的支持下,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数学家。改革开放后他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871dc8e9d264876f.jpg)
邓小平设宴招待陈省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0e112dec47109f15.jpg)
在1980年,陈省身提出了一个目标,“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成为数学大国”。
1985年10月17日,南开数学研究所正式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陈省身郑重表示,要为数学所乃至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筹建南开数学研究所时,他捐款1万美元,捐书7000余册,还有轿车3辆,并立下遗嘱:将自己遗产的三分之一用于南开数学所。随后他又将所获沃尔夫奖的全部款额5万美元,捐献给了所里。
1998年他再次捐出100万美元建立“陈省身基金”,供南开数学所这个中国数学基地发展使用。
2001年,陈省身又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在南开大学建立国际数学研究中心。
这是是陈省身主持、创办的第三个数学研究所,多年来造就了多个世界知名的数学家。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生,其中很多已成为国际著名数学家,如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等。
89高龄的他仍坚持在一线讲台为学生授课,直到2004年11月——去世前一个月,他还“对当今世界最大难题之一——庞加莱猜想,已经有了特别的想法”。
他的一辈子,都在与数学打着交道,如痴如狂,不是一种事业,而是终生挚爱。
因为热爱,因为真诚,成就了一代数学宗师。
![](https://img.haomeiwen.com/i8885881/42b29f8e8176b112.jpg)
2004年12月3日,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在天津辞世。
当天晚上,难以计数的学生自发围在湖畔,手捧蜡烛,为陈先生守夜。
献花仪式介绍
玖愿将代您于2017年12月3日前往南开大学为陈省身先生献花。
您每支持9元,我们将代您为陈老献上一支来自您的鲜花,并且会把您的姓名和留言打印成卡片,一同献至他墓碑前。
届时,我们也会将现场照片更新到“玖愿”微信公众号上。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