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读书、学习、教育读书笔记
晨读:《资治通鉴》[332]王莽嫁女作皇后——扭捏作态一台戏

晨读:《资治通鉴》[332]王莽嫁女作皇后——扭捏作态一台戏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06:42 被阅读21次

    王莽想要把时年八岁的长女王嬿嫁给时年十三岁汉平帝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他上奏说:“皇帝即位已经三年了,可是还没有皇后,后宫妃嫔也还没选。以往国家遭逢劫难,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继嗣,以及配娶不当引起的。请求朝廷考证《五经》,定娶皇后之礼,正十二女之义(周天子有娶十二女之礼,诸侯一聘九女,大夫娶三女,士娶二女),以广继嗣,应博采商、周两朝王族后裔,以及周公、孔子的后代,还有在长安的列侯正妻所生女子,在其中遴选皇后。”

    太皇太后将此事交给主管部门办理,主管官员呈上选中的众女子的名单,其中有很多是王氏家族的女子。王莽担心其他王氏女会对自己的女儿构成威胁,就上奏:“我没有德行,我的女儿资质又不够;所以我的女儿不宜与其他女子并列。”

    [点评]

    王莽的原话是“不宜与众女并采”,意思是说,我王莽的闺女还是要“采”的,只不过不能与众女“并采”。

    太皇太后误以为王莽是真心谦让,于是下诏:“王氏家族的女儿,是我的外家,都不要列入备选。”

    [点评]

    太皇太后已八十开外,哪还有琢磨王莽弦外之音的气力,她以为侄子是真谦虚,于是将王莽女儿从名单上拿下来。王莽的意图其实正好相反,他希望名单上只留女儿一个,其他人都到一边凉快去。他又气又恨,心里大骂这个老糊涂,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拼命推辞,你应该更拼命地挽留才是。

    可是让太皇太后没想到的是,普通百姓、读书人、公务员以及大小官吏,每天都有上千人趴在宫门前上书请愿;公卿大夫则或者上奏章或者跪在宫内尚书署衙前,也跟着凑热闹。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安汉公立下如此煌煌功勋,本就应该立他的女儿为皇后;现在为什么偏偏把他的女儿排除在外?这让天下人把满腔的期望寄托在谁身上呢?我们都请求安汉公的女儿母仪天下!”

    [点评]

    虽然老太后不解风情,搬起石头砸了王莽的脚,但他自有办法补救。王莽立即启动应急备案,发动群众上书,通过“民意”来促使王老太收回成命。相信王莽这次又破费不少。

    王莽派长史等官员分头劝阻请愿的公卿大夫以及书生百姓,可是上书请愿的人反而越来越多了。太皇太后迫不得已,只好听从大家的意见,挑选王莽的女儿为皇后。王莽还要推辞,说:“应该在多考虑考虑。”公卿争辩说:“如果采选别的女子,就会出现两个正统。这怎么能行!”王莽这才禀告太皇太后说:“我愿意让我的女儿接受太皇太后的考察。”

    [点评]

    这两头都是王莽的人,请愿的大众是他发动的,劝阻的官员也是他派遣的,一场闹剧属实热闹。可见,在两千年前王莽就已深谙炒作的真谛。 《汉书·王莽传》说,莽色厉而言方。意思是王莽长得一本正经,说话义正辞严,原来,王莽可以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看他一脸严肃的样子,和无可奈何的表情,这演戏的功夫怎么能不令人由衷地佩服呢?!

    元始三年(公元3年)春,太皇太后派长乐宫少府夏侯藩、宗正刘宏、尚书令平晏到王莽府上下聘礼,并对王莽女儿进行面试。这些人回来后上奏说:“安汉公的女儿非常有教养,长得跟仙女一样;非常适合承接天命、奉祀宗庙。”

    太师孔光、大司徒马宫、左将军孙建、执金吾尹赏、行太常事、太中大夫刘歆以及太卜、太史令,都戴上鹿皮帽,穿素色衣裳,举行仪式,共同卜筮,都说:“龟甲之兆,是金水王相,蓍草之卦是父母得位,这正是健康强健之占,子孙逢吉之符。”又以太牢(牛、猪、羊各一)祭告宗庙。有司上奏说:“按惯例,聘皇后,聘礼是黄金二万金,折合成钱是二亿。”王莽深切的辞让,只接受六千三百万,而且又在其中拨出四千三百万,分给另外十一家被选中的陪嫁滕妾,以及王氏家族的贫困亲属。

    [点评]

    王莽不放弃任何表演的机会,继续收买人心,至于钱财,他知道,将来可以连本带利收回来。

    公元4年,春天,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大赦天下。

    [点评]

    王莽以退为进,终于如愿以偿。家有皇后,有两大好处:一是家族更加富贵显赫;二是断了别的外戚争权的念头儿。平帝刘箕子大婚后,这个十三岁的小男生,头顶上是王老太,身边是王皇后,朝中是老丈人兼大司马王莽,皇权被王家包裹得结结实实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资治通鉴》[332]王莽嫁女作皇后——扭捏作态一台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nd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