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是中国“母亲节”,在讴歌千万母亲伟大无私的时候,我们仍要学习昔日“模范母亲”孟母,教育孩子的刻意用心,成就了“孟子”这样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zhǎng)氏,战国时邹国人。
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懈怠,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们,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孟母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
人们传颂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称为中国“四大贤母”,而孟母位居“贤母”之首。
南宋时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昔孟母择邻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孟母三迁
战国时,有个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时候非常调皮,他妈妈为了让他受到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想: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
孟子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集市,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
孟子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次,他们搬到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了。
这时候,孟子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人们用 “孟母三迁” 的典故启发家长,教育孩子,应该让孩子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到好习惯!
模范母亲“孟母”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名言: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 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小时调皮的孟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