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国刚:昨晚,你上了谁的顺风车

作者: 微观大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07:27 被阅读35次

    厉国刚:昨晚,你上了谁的顺风车

    这几日,某地21岁的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一事,引起了大家对顺风车安全问题的担忧。

    顺风车是共享经济的产物,有其合理性。你一个人开车出门一趟,与其他顺路的人乘坐你的车,产生的成本是一样的,不过,由于多人达到了出行的目的,效益增加了多倍。可见,顺风车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尾气污染,司机多了金钱的回报,乘客得了便宜和便捷的出行服务,是很不错的一个新事物。

    但是,涉及到陌生人与陌生人的关系,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司机不见得都是心地善良、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看到美女想要侵犯,看到有钱人就想绑票的司机也是有的。乘客同样不见得都那么好,放鸽子的有,态度恶劣的也有,甚至想要加害司机的也有。

    (摄影:厉国刚)

    当然,这些问题在传统的出租车时代就已存在。有司机被劫钱劫车、被杀害,也有乘客被劫财劫色、被杀害。由于这类事情发生多了,之后大部分的出租车都安装了完全防护屏,将司机和乘客隔离开来。估计采取这一措施后,互相加害的事件少了不少。

    如今的各种网约车,由于不是专业提供承运服务,很多都是业余的,顺风车更是如此,遇上顺路的,才会接一接单,因此,车上是没有安装完全防护屏的。当然,并不是说没有安全防护屏就一定不安全,关键还是得看人,真的遇上穷凶极恶的歹徒,这点物理屏障估计是挡不住他的。因此,从保护乘客安全的角度,首先顺风车的司机身份需要严格审核,承运服务的各种规范动作需要到位。

    (摄影:厉国刚)

    顺风车除了没有安全防护屏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将个人隐私门户大开,缺乏必要的保护。顺风车有司机和乘客互相打分和评价系统。这本来也是有必要的,有助于鉴别不良司机或乘客,减少伤害的可能。但是,这个评价系统走偏了。按照滴滴公司原先的设想,是想把它作为社交功能来对待的。顺风车本义应该是一项承运服务,有了社交功能,约车就可能会变成“约会”,给不少寂寞人士想入非非的空间。从实际情况来看,司机对乘客的评价中,充斥着“颜值爆表”、“声音甜美”、“容易走光”、“肤白腿长”、“不化妆也漂亮”等与打车行为没有关系的、带有性暗示的、属于个人隐私性质的“印象标签”,并且这些“印象标签”会被共享,之后接单的司机也可以看到,这就会带来很多问题。

    (摄影:厉国刚)

    司机和乘客的“互评”功能可以继续使用,但是需要改变过去强调社交的定位,约车不应成了走向不归路的“约会”,评价的话语不能露骨,而是应当回归到正常的承运服务上来,例如是不是准时,有没有按时付钱,态度是不是恶劣等。并且,有些数据后台掌握就可以了,以此作为相应的处置依据,而不是过度地分享,过度分享这些数据就很可能会侵害个人隐私,留下安全隐患。

    虽然有人说,中国人为了便利,可以放弃隐私,但是即便为此放弃个人隐私,没有人会愿意放弃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权利。因此,在要求用户让渡个人隐私的同时,各大平台需要担负起相应的职责,保护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其他权益,不然,就是让用户活生生地、赤果果地将自己往“虎口”上送,类似事件不在顺风车,就可能在其他领域再次出现。

    总之,在这个数字时代,便利很重要,安全更重要!

    (厉国刚 博士、副教授,微观大道公众号原创出品143号)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微观大道。很微观,有大道,更真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厉国刚:昨晚,你上了谁的顺风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xd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