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电影,上映于1996年,导演、男主由擅长西部片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担纲,女主弗朗西斯卡则由梅姨扮演。
《廊桥遗梦》小说,于1992年出版问世,作者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
1995年,美国华纳兄弟公司将《廊桥遗梦》搬上了银幕。从此,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的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褒也好贬也好,小说和电影从此发生了强烈的联系。
电影来源于小说,但又与小说有很多不同的处理。本文从电影和原著的区别的角度,分析作者意图。
1
小说的结构与电影相同,都是书挡式,但处理有不同。
先说小说的结构。书挡这一端是作者的自叙,讲述的是这个故事是怎样来到作者笔下的——弗朗西斯卡的儿女把故事讲给作者听;书挡的另一端,是对一位黑人爵士乐演奏者的采访,是从旁人眼看罗伯特其人其事。
再说影片的结构。书挡这一端是弗朗西斯卡过世后,儿女来到母亲家里,发现了母亲的日记,从而发现了母亲的爱情故事,不解,甚至愤怒;书挡的另一端,是婚姻不幸的儿女因为母亲的日记而理解了母亲,也开始对自己的感情生活有了觉醒。
这两个结构,各有优劣。
小说的开头更利于讲述的开始,也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罗伯特一直是孤独的存在,但是从小说的结尾处,我们终于看到了别人眼中的罗伯特,不再是从弗朗西斯卡独一的视角,这让罗伯特的形象更加丰满。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构成了一个圆,不只是书挡。弗朗西斯卡的儿子和女儿,从开头的不理解母亲,到结尾的理解母亲,从开头自己情绪的狂躁,婚姻的不顺心,到结尾自己情绪的平静,对自己婚姻的重新认识。
如果一定要比较一下优劣,我更喜欢影片的开头和结尾。
2
小说和影片对人物的侧重处理不同。
小说侧重于罗伯特,但影片侧重于弗朗西斯卡。
这两种不同的处理,带来读者和观众对人物情感的不同解读。
从效果上来说,影片让我更理解弗朗西斯卡的爱,小说让我更理解罗伯特的爱。
小说的正式开始,介绍的是罗伯特的摄影生涯,随后导入他和她的遇见,好像是“他来到她的世界”。
影片,则是从弗朗西斯卡的生活开始,导入她和他的遇见,更像是“她等着他的出现”。
看影片时,我更清晰地看到——弗朗西斯卡的特点、对罗伯特感情的启动、预热、爆发整个过程。她对自己的现状——有些不满意,家里的吵闹声,摔纱门声……对罗伯特的感情启动,更多地来源于“他,与内心的自己重合”,感情的预热时间很长,包括第一次给罗伯特带路时,车上的谈话……
罗伯特细心、温和、浪漫、与周围的人都不同,但我觉得这都不足以成为弗朗西斯卡狂热的爱的理由。
甚至,在影片中,我看到了弗朗西斯卡的不确定感,她嫉妒他的过去,或者说她计较他生活中出现过的那些女人,她不确定她是他生命中最爱的那一个,她不确定他以后会记得她……
这种不确定感传达到了银幕之外——他真的那么爱她吗?他是她值得付出一生时间去思念的男人吗?
在小说中,我读到了不一样的感觉。
他爱她,永远爱她。他值得她的思念。
小说让我更多地认识了——罗伯特的过去,当时的状态,以后的生活,以及他对她的感情源起、发展、狂热。
那些细节的描写,让我理解到为什么她爱他到疯狂——因为他是不同的物种,弗朗西斯卡在留给儿女们的信中这样描述他:“他生活在一个奇异的、鬼魂出没的、远在达尔文进化论中物种起源之前的世界里。”
我武断地猜测,不同的处理方式来源于——导演兼男主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自己表演能力的确信,以及他给予梅姨更细腻的展现空间。
遗憾的是,影片中罗伯特的魅力展现不够。“为什么是他”理由不够充分。
梅姨的表演太给力了,但是也传达出了有点寂寞、勾引的意味(当然也有很多犹豫),这削弱了她和他之间完全平等的爱。
3
小说和影片最大的一个区别之处还在于:一个女人的有与无。
哪个女人?雷露丝。与狄先生婚外恋,被狄太太抓个正着,一直活在小镇上人们的唾沫之中,后来,弗朗西斯卡与她成为好朋友。
这个影片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在小说中并不存在。
猜测导演的意图——给弗朗西斯卡的不离开一个更确切的理由。
且看这个女人的出场——罗伯特在酒吧里喝酒,雷露丝走了进来。随后一系列事情发生:酒吧里所有人对她侧目而视,酒吧招待甚至不卖酒给她……这让本来约了弗朗西斯卡的罗伯特,突然心生了犹豫与恐慌——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带给她不好的名声……
这个女人,好像就是弗朗西斯卡的另一个版本——如果她跟他走的话。爱情再狂热、真挚、终于只有一次,又怎样?如果她离开,她的丈夫和孩子,一辈子都会活在小镇上人们的唾沫之下,与雷露丝别无二致。
小说中虽然也有关于小镇生活习俗的描述,但是影片中借雷露丝有更直观露骨的表现,这让观众更理解弗朗西斯卡——她对爱情的放弃,她对家庭的坚持,她的责任和自由的权衡。
后来,弗朗西斯卡与雷露丝成为朋友,她们会在一起聊天,她告诉雷露丝罗伯特的故事。
这样的处理,让观众有点欣慰——至少弗朗西斯卡在那个小镇上还有朋友,有能够理解她的爱的人。
小说中,小镇上没有这样一个人能够理解弗朗西斯卡,所有的心事都只能锁在心底。想想都是寂寞,凉透骨髓的寂寞。
相比来说,我更喜欢影片的处理方式——更直观,也更温情。
4
小说和影片对重要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大雨中的告别。
影片对这个事件的处理——滂沱大雨中,罗伯特站在车外,看着车内的弗朗西斯卡,向她走近,好像千年的爱与纠缠,都在目光中深情交汇——她看到了他,笑了;他看到了她,笑了;他笑容转瞬即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好像是感谢再见到她,终于可以向她作最后的告别;他转身向自己的旧车走去,她在车内摇头,好像是想他不要走;他走得那么决绝,她低头,不忍再看;丈夫回到车上,她迅速地掩饰起自己的脸;她的车经过他的车,他还没有上车,好像还在等待她来。
然后是红绿灯路口,她坐在丈夫的车上,跟在罗伯特的车后,等待绿灯的亮起。
她的眼睛,那一刻有狼的孤独与凶狠,好像即将要下一个巨大的决心。她的目光透过几层玻璃窗,看着罗伯特,她看到他将一根项链挂在车内后视镜上,心碎一地。丈夫却还在无知无觉地聊着罗伯特的车。她将手放在车门把手上,下了无限大的决心,开门,开门……罗伯特的车就在前面,只要打开车门跑上前去,但是她一直下不了决心。最后,她只能红肿着眼睛看着他的车走远,再也看不见……
这场告别,影片用了四分多钟来呈现,特别有力量,冲突更激烈,表演富有张力,很好地表达了两个人心中对于爱情与责任的权衡。
小说中,关于这场告别,并没有提到他与她大雨中对视这一场,只有“他们的车速使他们紧跟在那辆旧卡车后面。她坐在福特车里高高的座位上可以看见前面车子里……”两段,力度要轻很多。
小说中这样写到她此处的感受:“自从罗伯特·金凯德上星期五从她身边离去后,她才意识到,不管原来自以为对他多么一往情深,她还是大大低估了自己的感情。她开始理解他早已理解的事情。”
5
两段重要台词的区别。
第一段重要台词的区别与分析。
小说中:“我在此时来到这个星球上,就是为了这个,弗朗西斯卡。不是为旅行摄影,而是为爱你。我现在明白了。我一直在从高处一个奇妙的地方的边缘往下跌落,时间很久了,比我已经度过的生命还要多许多年,而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向你跌落。”
影片中:“当我想起,我为何拍照片,我唯一找到的理由就是,它使我朝你走来,至于现在,我今生所做的,是朝向让我们找到对方……”
这两段台词的区别有点大。
台词的背景。影片中这一段台词,发生在客厅中,她想到他们会分开,有些生气,说了很多不理解他的话,包括不确信他的爱,然后,他说了这段台词,来表白自己的内心。小说中这段话的背景,是在他们的狂热之爱,天亮后,他“稍稍抬起身子来正视着她的眼睛说。”
背景的不同,导致了台语的语气完全不同。影片中有凄怨的美感,也有一些他向她发誓的感觉,但小说中,这段台词有更多的柔情,是他对她不由自主的表白。
影片台词,简短有力;小说中,诗意缓慢……这谈不上好坏,只是媒介不同,所以必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影片对这段台词的处理特别好。
另外一段重要台词的区别。
小说中,他这样对她说:“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能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
影片中,语言更精简有力,他和她在家中分手时,她有些怀疑他的爱,他很生气,说出这样一句话“以前从没说过,因为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然后他摔门离开,这是他和她之间说的最后一句话。
电影和原著的不同之处还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区别在以上几点。不可否认都是很精彩的作品。电影中稍有不足的是对罗伯特其人其情呈现力度略轻。
总体来说,我觉得小说的处理更浪漫美好,但是电影的冲突性、悲剧感更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