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电影+」计划Vol.1想法心理
【电影+心理】嫌疑人x“献身”了什么....

【电影+心理】嫌疑人x“献身”了什么....

作者: 子不能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4-10 09:06 被阅读370次

    电影看完,我突然找到了喜欢东野圭吾的理由。

    不喜欢东野圭吾从《白夜行》开始,身为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柯南道尔的粉,毕竟很难接受日式推理的调调。《嫌疑人X的献身》也是半推半就买的票,看完突然明白,东野圭吾的东西不应该是带着推理的心态去看的,推理只是外衣,它的魂是这世间最深最复杂的主题——人性

    看起来是几何问题,实际上是函数问题。——嫌疑人X的献身

    电影的情节其实很简单(接下来有剧透,不想被剧透的请跳过此段)。高智商数学天才石泓大隐隐于市,住在隔壁的单亲妈妈陈婧,在一次争吵中为了保护女儿,与女儿一起将前夫杀死。石泓为了替陈婧脱罪,精心设计了一个新的杀人现场。后来势均力敌的好友唐川介入,迫使石泓不得不改变策略,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去换取陈婧的自由。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后排的两位女生被戳中“感动点”,说好感人啊,为一个所爱的女人居然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特别能理解女生的浪漫主义情怀,但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情感,到底算不算是“爱”,是要打个大问号的。当然了,爱不爱的,也是由我们去定义的,看你用什么标准。我想说的是,存在不存在爱放到一边,变态和扭曲是肯定存在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入手,石泓和唐川一起走在河堤上,这条路石泓每天都会走。

    石泓说:“他们就像是时间里无用的齿轮,每天重复着无意义的生活。”

    这个细小的情节,隐藏着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也是贯穿于整个影片里的心理主线。它暗示了石泓真正需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心理学家拉康说,一个人的语言结构,就是他的意识结构。答案就在石泓的这句话里,他想要的一切,无外乎两个字——意义。在这个语境下,可以换成另外一个等价的、更便于理解的词,就是价值

    另一个情节里,石泓因为解决不了数学问题,准备上吊自杀。你做不出数学题你可能想死,但你会不会真的去死?你不会。因为这仅仅说明你不善于数学而已。但对于石泓不是,数学就是他存在的价值载体,且是唯一的载体,他的所有价值都寄托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因此,唐川在听到石泓说“你还是这么年轻”时察觉到了破绽,这句话显然不可能出自他所了解的石泓。

    石泓无法解决数学问题这件事,在他的潜意识里等于同“我没有任何价值”,死亡看起来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但注意,这里重点来了。他在决定赴黄泉之路时,突然听到了敲门声。隔壁陈婧带着女儿来找他,要他捐一本书。这个情节有着重大意义

    这种意义更多是象征层面的。石泓在绝望之中,在绝对的黑暗之中,突然看到了一线光明(注意开门时石泓被阳光刺的睁不开眼睛)。这是救命的一道光,这束光来自他重新发现了一个价值,这个价值是隔壁陈婧和女儿告诉他的——为别人捐一本书,即为他人奉献。这也给最后石泓的献身埋下了伏笔。这一事件,让他的价值获得感从“解决数学问题”转移到“为他人奉献”上来

    但是,石泓毕竟误解了这其中的真正意义。他的误解有二:一是将他人的内涵缩减等于同陈婧;二是以为可以奉献出自己所没有的东西。石泓的核心逻辑是,有价值才可以存活于这个世界上,而没有价值就可以去死。这就是为什么在处理这个事件的过程中,他可以冷血的杀死河边的流浪汉,因为他认为这个流浪汉是毫无价值的,只是时间里无用的齿轮

    你看,他通过剥夺他人生命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献祭

    因此,与其说他是爱陈静,我更愿意相信,陈婧事件给他带来了一个出口,一个可以让自己产生价值的途径。作为一个再也找不到其他价值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唯一的途径了,就像一个溺水的人,会拼命抓住身边每一根稻草。所以这既不是自我救赎,也不是报恩,而仅仅是一个获取价值感的手段

    没有看过原著,所以无法分析他为何有这样扭曲的价值感。可以猜测,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必定是一直遭到父母的否定,必定是在“你不行”这样的语言暴力中跌跌撞撞长大。对于天生内向的石泓来说,这种遭遇的可能性极大。在长期的语言暴力和轻视中,是个人都不禁会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价值,然后终于被说服,原来我们是毫无价值的,这就是没有自我价值感

    但我们又必须要生存下去,于是就需要其他的东西来建立自己的价值感,很容易的,我们就将价值来源建立在财富、权力、以及任何能够彰显力量的东西之上。因此,当看到一个人在炫耀某种东西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人的内心一定是没有价值感的。武林高手从来不会招摇过市,只有二流货色才会“啪”一声把剑拍在桌上,大声吆喝小二来壶酒。

    人总是彰显自己没有的东西

    石泓的价值,从小便建立在数学上(这很可能是他唯一能做好的事情),一直延续到成年,当这件事情失败之后,它的价值转移到帮助陈婧这件事情之上,因此他的献身合情合理。然而,这个献身也终将是无意义的。陈婧不可能接受这样莫名其妙的恩赐,施与受之间巨大的不平衡,将使她终身遭受良心的谴责,在这样的权衡之下,任何一个心态正常的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自首。

    这就是结局。这个结局有着更为深层的含义所在,它意味着——

    一切向外寻求价值感的方式,终将是一场悲剧。

    当我们拼命追求财富、权力以及更多其他东西的时候,也许我们就是另一个石泓。

    这大概就是东野圭吾真正想说的内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八段锦:同感👍
      • 穿花步月:这么简单,意思是石泓是个sb,其实只是苏有朋把他拍成了SB,悬疑剧被他拍成了狗血剧~
      • 田宝谈写作:批改意见:①你的分析很有专业性和见地,可能是职业使然,在思想上是加分项;②重点语段都单独列出并加粗,表达上也问题不大;③我看了你的其他文章,我给个建议:你的定位可以选择电影心理学上,看完一部电影以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坚持一天一部,一天写一篇。相信你会有所成。④语言风格方面提个建议:通俗易懂应该是你接下来的发展方向,越接地气,读者阅读障碍越小,你的文章才会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⑤把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框架建立起来,可以写下来,更有助于你理清思路,写出更好的文章。
      • 我是你饱饱:看过一遍原著,但是看完作者的分析我又想再去探索一下,石泓对陈婧的爱到底有多复杂。他的语言结构暴露了他的冷血残酷,他的爱扭曲了还是太爱了还是根本不爱呢?
        子不能说: @jessica方 期待你的分析。
      • 安之腾:有深度。电影我也看了,就是没有写的思路。
        子不能说: @升腾的信徒 😂
        安之腾:@子不能说 我可能对东野圭吾无感,他的书,读不进去。
        子不能说: @升腾的信徒 一旦你有思路了,乖乖又是爆文😂
      • 都比比尼美:看了原著 看了韩版电影也看了苏有朋版 自以为理解算是深刻了 看了这篇文章还是眼前一亮心里一咯噔 的确女生的浪漫和文艺太频繁地让我们在理解上出现误差
        子不能说: @都比比尼美 🙏🙏
      • 扫地曾1900:韩国原版比较有意思。
        子不能说: @扫地曾1900 日版和韩版都没看,据说每次改编都不同。
      • 望舟:这样的分析真是佩服
        子不能说: @初晓不知花 感谢点赞 🙏🙏🙏

      本文标题:【电影+心理】嫌疑人x“献身”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xj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