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
前几天有位简书朋友要了我家的地址,说是要给我寄本书过来。我问她什么书名?她说要给我惊喜。我估计是她的大作,很期待。
上中学时,我周围有两个爱看书的同学。我们三个传着看书。谁得到一本好书,会传给另一个,限定时间看完,马上还。
工作以后,有一段时间,我喜欢买书。王府井新华书店,我便是常客。那时,我家在劲松住,乘坐41路公交车可以直接到王府井。星期天的下午,吃过午饭,小憩一会儿,出门去书店。捧一本书,看上好一会儿,如美餐了一顿。
那个时候收入不多,每个月买书的钱会算计,因此,每一次买书都会精挑细选,都是自己特别心怡的。
比如:《艺术哲学》《西方美术史》《再再探索》《中西方五百年比较》等理论性书籍,以及《简爱》《牛虻》《悲惨世界》《九三年》《福尔摩斯探案集》等世界名著,还有就是时尚新书《第三次浪潮》《未来丛书》《熵》等。渐渐地结婚时打的四个书柜装得满满的。
有一年过春节,先生单位的M经理到家里串门,坐在家里的客厅,对面就是书柜。M经理是人大哲学系毕业的,写一手好字,作风干练。他走到书柜前,打开书柜的玻璃门,从中抽出《艺术哲学》,和我说借他看看。先生先于我答应了M经理。M经理又和我聊了半天哲学问题,笑称认识我晚了。
M经理走后,先生说我小气,不就是一本书吗,就算送给M经理了。还说,家里装电话,初装费5000块是M经理给报销的。
其实,我倒不是小气,只是觉得如果借走一本小说,我可能不会心疼,但是理论性的书籍我真的是爱如珍宝。
后来,有一年也是过春节,研修班几个同学说来我家包饺子,Z同学从我的书柜里借走了杜丽的散文集《带绿色灯罩的台灯》。那时,杜丽正在给我们上文学课。我很喜欢杜丽清新的文笔。
几个月后,一次上课时,我问Z同学书看完了吗?意思是想要回我的书。Z同学说,还没有看完。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又问过一次,Z同学说,不好意思,我在书上乱写了许多笔记,你再买一本吧。
也就是说,所谓的“借书”,就是要书。
读书人爱书是人之常情。其实我也有借书不还的事情。一次是从单位图书馆借的,没有还,图书管理员催我还,我当时在写一篇科技论文,需要引用书中的内容。我对管理员说,你扣我钱吧,我找不到了。于是第二个月发工资时,我交了五块钱罚款。
还有一次是我大学同学主动借给我一本《外国短篇小说精选》,书是他们单位图书馆的。我的确看后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我同学向我要时,我很尴尬,告诉她真的找不到了。
直到前几年搬家才从床下找到。我和我同学说短篇小说找到了。我同学是图书馆的负责人,她说,早就报损耗了。
书,是传播知识的载体。有的书看过就看过了,有的书值得收藏。
现在经济条件都好了,想看自己去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