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了一个号,叫做《艾菲的理想》,从她的公众号设定和文章来看,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女子,厉害得让我这个大男人都有点汗颜。
她曾发过一篇文章,叫做《改变人生的三种时间:暗时间、正念时间、黑洞时间》,文章的主题,是教导我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
当然,在时间管理上,我也是个不合格的人,比起罗志祥老师,自己差得太远。
但她的那篇文章,给我更多启发的,不是上述三种时间的管理和分配,而是一个理念:你的精力在哪里,你的成绩就在哪里。
她的意思是说,想做成一件事,就得时时刻刻琢磨这事,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进去,干啥都能联想到这件事,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朴素,之前也曾看到过,当然也明白,就是没有照做。这一次,通过她的文章,让我对这个道理有了一种更深刻的领悟。
我们都曾遇到过在某方面很厉害的人,比如说文案高手、策划高手、绘画达人、音乐才子之类的,这些厉害的人,往往有一种共同的特质,就是在各自的生活中,无论什么样的点点滴滴,都能联想到自己的特长上去。
文案高手总是会留意各种广告、宣传单之类的,发现其中的出色文字,并学习借鉴,再开拓创新;
策划高手则能在各种各样的事件中发现策划的真义;
绘画达人更能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动人的色彩、独特的形状、奇妙的图案等等;
音乐才子则无时无刻不在留心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其他方面的达人,都是这样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自己擅长的事物相关的东西。这样的人,大部分的精力和专注度都用在了自己的强项上面,所以他们才会取得相应的成绩,成为一个达人。
电影《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龙星在失足妇女集中营里打工的时候,见识到了老板娘骂街的绝技,于是苦练骂街技能,对着江河骂、用牙齿叼铁块、用嘴顶椅子等等,还随时随地观摩、借鉴老板娘的骂街实战,最后,他终于能把弯管骂直、死人说活、河水爆裂螃蟹上头,练得一副好口才。
这么一部荒诞的喜剧,都在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下苦功,勤练习。
写到这里,不得不套用一句说得烂俗的话: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就不到拼天赋的程度。
是的,我们都渴望有所成就,为此下功夫学习各种技能,但我们的学习之旅,是不是一如既往地勤奋努力?我们的心思是不是都用在了自己学习的技能上面呢?
相信很多人都是间歇性勤奋,包括我在内。
一时想起了,斗志满满地开始学习,学不多久,意志力就开始涣散,然后就进入了持续性混吃等死的状态。
至于把大部分的精力投注到自己学习、工作的领域,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
还是以我举例。
我曾经运营一个公众号,但大部分的时间,我都没深入地去想如何把这个公众号做得更好,只是很机械地写文章、更新内容,用一些常规的方法去宣传,对于选题也不是很上心。
这样的运营方式,公众号能做起来才怪呢!
要想干什么,精力和专注度就得投注在那里,脑中也要时刻思索,发现不足,寻找改进,获得借鉴,致力创新。这样,才有靠近成功的可能。
而要做到更好,就得付出更大的努力。刚好看了一篇文章,关于两个网红人物背后的辛酸,一个是口红一哥李佳琦,一个是中国文化输出的楷模李子柒。
这二李,如今都是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但是在他们爆红之前,都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李佳琦苦学化妆品知识,认真琢磨不同口红的特色和区别;
李子柒在大山深处,反复雕琢自己拍的视频,一个两三秒的镜头,往往要花一两个小时来拍摄,为的就是拍出那种美感。
就算现在他们已经爆红,他们也不敢懈怠:
李佳琦随时担心新的一哥崛起,而且还有两百多人的团队需要他去养活;
李子柒仍然在大山深处躬耕、拍摄、剪辑新的视频,努力创造更好的内容。
他们的一些艰辛也不为人知:
李佳琦涂抹口红涂到嘴巴都失去了知觉;
李子柒上山下河,差点滚跌受伤。
这些,都是他们成功所要付出的代价,因为他们深知,成功无幸致!
极致的勤奋努力,极致的专注投入,才会换来成功的机会。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懂得这两个极致,不然,你凭什么成功?
【2022-07-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