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楠溪江旅行的几天,我最中意的地方便是岩头镇的丽水老街与芙蓉古村。
两处地方挨在一块,紧紧连密,一同非常争气地几近完整的保留着他们原来的样貌。
它们仍是当地人的生活区。只不过在正式落为景区后,略加了一些细微的修缮罢了。
即使收取门票也只是极象征性的一种形式。你可以悠哉悠哉地通过其它阡陌小路便可以进入。而且只要一过了五点,工作人员便准时走人。我跟达哥便在这个时候大摇大摆地走进了丽水老街,找了一家沿水的街边饭馆儿吃饭。
我们点了招牌的诸葛烤鱼。烤鱼鱼刺细密,鱼身上还铺了一层硬脆的油条块。我夹了一块放入汤汁里,吸饱了汤汁的油条块立马变得柔软了。鱼是先油炸过的,掀开焦硬的皮儿,里面的肉就洁白细嫩了。除了鱼外,里头豆芽白菜金针菇,装了满满一锅。

桃花酒也很好喝,入口清甜,淡淡的桃花香。颜色也是粉嫩嫩的桃花色。包括酒壶,酒杯,托板,都做的很乡雅,有几分小酌一杯的情调在这儿。
我还点了份岩头最有名的锦粉饺。番薯粉做的皮儿,蒸煮后呈现半透明滑嫩,入口十分软糯Q弹,里头的内馅有胡萝卜 肉丁 葱末 冬笋 豆腐等。口感十分丰富的。我猜想,这种类型的食物,如同台州的饺饼筒,应也是各家有各家的配方吧,可以吃出不同的花样来吧。

丽水古街傍晚很温柔,老人傍在水边的长椅上聊天,还有有情趣的年轻人便在长椅上搭起小桌,喝茶,嗑一碟瓜子。缓缓地等着着一红一白的灯笼亮起。
古街上亦有零星的商贩在兜售装好的杨梅干,麦芽糖等一些零碎的小食。价格都是五块十块的样子,并不贵。
现在的时节很适合买一碗木莲冻来解暑。大的铁桶盛着。轻轻地舀上了几勺嫩嫩的木莲冻置于碗内,加上白砂糖和薄荷水,轻轻搅拌下,插上吸管便可以饮用了。
它的口感类似于云贵等地的冰凉粉。而木莲冻的名字显得更颇为诗意一些。口感也因为挤上了薄荷水,而更加清甜。
除了木莲冻,还有黑色的青草糊,猜想应该和闽南的烧仙草八九不离十吧。
在这儿,唯一需要做的事儿便是闲逛。
走过小小的一弯石拱桥,边上便是野花农田,空气中还有着农舍煮饭后的些许炊烟的余味儿。我走起路来,都要小心翼翼地提着裙子,只有零星几户人家亮着的微弱灯光,生怕一脚给踩空了。旁边的知了蛙鸣,小孩子的嬉闹,反而让内心阒静下来。
戏台,广场,花丛,随处打着盹儿的狗儿,这里的夜晚,容易召起人童年的记忆。
往深处走,越发的漆黑,不见五指。唯有抬头看的一弯月勾,还有星光,予人几丝光亮。
可能因为我在这个地方找着了童年的依托,所以会觉得分外的美。
2
文人骚客有太多的诗词形容永嘉。
永嘉确实美啊。
天空湛蓝通透,云朵散淡而蓬松。碧色的江水溪涧与连绵起伏的山峦相交辉映。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
着实一个城市的周边能有这么个好去处,真是幸事。周末短期节假日约上三五成群的朋友,一路沿着县道,赏景玩水,颇为放松休闲。

在楠溪江如果不自驾,是需要采取更冗长与繁琐的交通工具,才可以到达景点。
我们去林坑时,就是在这卷超大幅的山水画里绕了很久。那时初来乍到,我还没真正意识到不便利这个问题。
只是被林坑的原始美深深的折服了。林坑符合我对古村的幻想。它坐落在幽幽深山处,背倚着连绵竹海。极目处,皆是清凉的绿意盎然。而林坑的房屋是在石墙上架起木结构,顶上铺陈着层叠的黑色瓦片。一座座地倚山而建,隐隐绰绰地掩映在这青山环绕里。

林坑有一条溪水,从山上往下流来,贯穿缠绵整个古村。不论在古村的哪儿,都可听到溪水的淙淙声。银铃般活泼清亮。若是落雨,溪水湍急,背倚的群山烟云缭绕,想必更是美的不言而喻吧。

当地人在路边地兜售着山上的食材作些小生意,或自家腌的酸菜,一排排在溪边的石阶或者桥上晾晒 。经过的时候,鼻腔有隐约的酸味。
我想这便是真正的,山中小桥流水人家吧。
待到想回岩头镇时,才发觉回去是个问题啊。过往的车本就稀松不多。说好的巴士站点,等了大半个小时都没一辆巴士经过。随着夜色逐渐下沉。我不由担心起来,再不回去天要黑了。我犹豫了两下,开始不管不顾地拦起车来。

刚开始还是羞涩的问询,后有发觉不行啊,直接舔着脸求被顺路的司机捡。在好几次失败后,终于有辆面包车停下来了,我们俩欢呼雀跃的跑了过去。
于是这几日在楠溪江不断和达哥上演人在囧途,小巴中巴顺风车三轮车货车轮番上阵,永远不知道下一步的交通工具是啥。

最开始还有些担心,不过有了林坑第一次的经验,后面已经完全心无所恃,随遇而安了。
好笑的是一路碰到的司机,都是各人各的话说,说“林坑宣传的好 没什么大意思!”要去几家寨“”又有人说“几家寨有什么意思,狮子岩是我们这儿最有名的。”“要去就去石桅岩”等等等等。
你看,即便是最熟悉的本土人都是褒贬不一。何况我们这些从别处来的异乡人呢。岂不晕乎乎才怪。不过旅行这种事儿,随遇而安是最好的。看山便是山,看水便是水。
而旅行要不挑剔,眼睛亮,怎么着都是好。不同的好。
我甚至贱贱地觉得被蚊子咬的千疮百孔了,也不错,我尝过楠溪江蚊子的滋味啦。不感觉到痒,又怎么会有抓挠时淋漓尽致的畅快感呢。
如果交通不如此不畅,我们又怎么会有勇气开拓新的交通方式,怎么知道当地人对楠溪江的看法呢。
3
而楠溪江不仅是交通不便利这个问题。明显已经经过了规划后岩头镇,依然没有几分旅游区的氛围。
在岩头镇,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村镇里浓烈的生活气息。杂乱的菜市场,沿街叫卖的瓜果蔬菜,鲜活的鸡鸭,简单凌乱的食肆,构建成了几条纵横交错的街道。便是岩头镇。
大抵是老者居多,又或许温州人的丧礼格外的隆重,在此地的几天,我们已不小心见证了好几场敲锣打鼓走街串巷的仪式。
我跟达还有点惊奇的是,作为楠溪江的中心岩头镇,大多数的当地人竟然对景区的懵然无知。甚至连问民宿前台小姑娘,哪里是景区的集合点,对方都是茫然的摇摇头。
当地人应该真的只是纯粹的在生活吧。这点我在坐巴士时也感受到了。大多数即为当地人在县镇之间的辗转,拎着大包蔬菜鱼虾肉类,在巴士上作为游客的我们俩显得格外醒目。
而我们对这里的人极具好感。不光是路途中愿意捎带我们的本土人士。平常在岩头镇,我们也感受到了许多的善意。
晚餐时,老板娘热情地摘了自家的杨梅送给我们吃。路边兜售西瓜的人,看我们两个人吃不完一个,剖开了个半个大西瓜给我们。帮我们挑的西瓜,皮儿细薄,瓤肉红而甘甜。
住的民宿老板也是极好,到酒店的第一天,见我们风尘仆仆地赶来,热情邀请我们吃早餐。白粥、咸鸭蛋、油条、红糖馒头。尤其玉米格外好吃,颗颗很有嚼劲,后露出清鲜的滋味。
一个地方的纯真,总是最先从食物就能感知出来。
而人总是会很矛盾。太过原生的地方,会嫌管理太过松散,诸多的不便捷。而用心打造的景区,又会觉得太过规矩方正,开发过度的人工化,少了点趣致。
终是难两全啊。
而我还是希望这儿商业化起来。好像云南的丽江和大理一样,旅游业完全支撑起了城市的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虽然旅人的心思大抵相通。总想赠一个自己会觉得欢喜放松的秘境来作生活的解压,然后在纯朴的氛围里里找几分与自己的契合点来慰藉心灵。
但我想即便未来这儿变商业化了,我依然会热爱这个地方。我会记得最初喜欢上这里的理由 。
已经喜欢上了,就是喜欢了。
何况我见过它初时的样子,亦见证了它的繁华昌盛。
怎么舍得不再喜欢。
我的旅行,总有种把每个地方都变成了我的孩子的心情。觉得它好,觉得它不好,
随便怎么的。而内心始终是满满的欢喜。
哪有当妈的不爱孩子的,每一处地方,可都是无可代替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