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90周年马上要到了,今天公司组织大家去参观《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一场展览看下来,感受还是挺深的。一支农民组成的队伍,凭着小米加步枪,硬是打败了800万国民党军队。而且在建国后所有的对外战争中,四胜一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内战内行,外战也内行的军队。解放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太祖已经在“十大军事原则”中用精炼的语言,把解放军的战略战术原则说得清清楚楚。
我虽不懂军事,今天也来瞎扯一下。解放军为什么能打胜仗,关键还是遵循了科学规律。
我们来看看“十大军事原则”中的第四条:
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给敌以歼灭性打击的方法,即集中全力打击敌正面及其一翼或两翼,求达歼灭其一部、击溃其另一部的目的,以便我军能够迅速转移兵力歼击他部敌军。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的、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无独有偶,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工程师Frederick Lanchester发现并提出了兰切斯特方程。其中有个基本假设是交战双方可以攻击对方的任何一个作战单元(士兵),自己也能被对方的任何一个作战单元(士兵)所攻击。如果有红蓝两军交战,红军的士兵数目为A,蓝军为B。假设红军的攻击力为a,即意味着其单兵在单位时间里可以杀伤的敌军士兵数目也为a。同样的,假设蓝军的攻击力为b。
这样,红蓝两军人数随着时间变化,其关系可以用一个微分方程来表达:
dA/dt=-bB
dB/dt=-aA
汗一个,我的高等数学知识基本忘光了,还好,这个方程理解起来并没太大困难。
对方程做下变换,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具体过程别问我,我也不会了>_<,我们看结论就好)
结论一:aA2=bB2+C(C为常数)
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红蓝两军的作战能力和自己的单兵杀伤效率成正比,但是和自己军队人数的平方成正比。(在军队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常数C的影响可以忽略)。
现在回过头,再看看第四条原则,这真不是巧合,而是天才的共同发现。
我们来看个实际案例,孟良崮战役。当时,整个山东解放军的总兵力是27万,而国民党军则有45万。就算不懂兰切斯特方程,我们也知道如果直接硬拼,解放军是大大的吃亏。
而粟裕的天才之处就是敢于抓住战机,集中15万人合围了张灵甫的74师3.2万人,成功营造出了局部的优势。尽管74师是国民党的王牌,武器装备好,单兵作战能力强悍。我们夸张一点,74师可以一抵三。按照兰切斯特方程估算一下,双方实际的战斗力是接近8:1。如此巨大的差距,74师的覆灭也是必然了。(如果张灵甫学过兰切斯特方程,不知道还敢不敢那么托大深入孟良崮)
结论二:当人少的一方被全歼时,人多的一方还剩下的人数是:平方根(aA2-bB2)
继续以孟良崮战役为例,按照此公式74师被消灭后,解放军剩余人数应该是13.94万,即损失了1.06万,损失率是7%。1:3的交换比,你说这样的战要不要打?
以上是理论计算,我们来看实际战果,华野的伤亡是1.2万,和理论数据基本吻合。
好了,下次要是还有人在你面前说,TG根本就不会打仗,靠的是人海战术,你完全就可以一个白眼回过去,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我们再往下发散一下。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原来预想的是速战速决,但结果是事与愿违,深陷在中国战场的泥塘里。这也是必然的。
以抗战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武汉战役为例,我们用兰切斯特方程来解释一下。
此战敌我双方兵力对比为:国军110万人,日军30万人。双方士兵的战斗力对比大致7:1。(我网上查了下资料,说是抗战初期,日军常常能以1个大队(营)对抗中国军队1个师(3团)或1个旅(2团),我取中间数据)。这样算来,双方实际战斗力接近于2:1。
武汉会战中国军伤亡40余万,日军伤亡3.55万。(国民政府发布的战报统计日军伤亡为25.6万,但这个数字明显夸大,这里取日军自己发布的数字,虽然这个数字也偏低,但这不是重点)。
按照日军的伤亡数据,要想让国民政府无力再支撑下去,也就是说双方的实际战斗力要降到1:1以下,那日军应该消灭国军多少人呢?用兰切斯特方程结论一的公式算下,至少40万,刚刚好是中国军队损失数。
所以,日军虽然能取得战役的胜利,但最终双方实际的剩余战斗力基本相等,也可以说,双方实际上还是打了个平手(如果采用国民政府的歼敌数据,甚至可以说国军还占了上风)。
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日军就算取得一两场战役的胜利,也完全不可能吃掉国民政府,消灭老蒋,走出深陷战争泥塘的整体困境。
大家别急,还有第二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