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人物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作者: 一树青来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21:36 被阅读0次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题记

      你是否遇见一个人?始于暮霭沉沉的高原,他穿着红袍,手提灯盏,脚踏晨光,目光所及是散不开的湿气氤氲,眸间更有爱而不得的对宿命的挣扎与苦痛。他穿过八廓街的琳琅,他看过纳木错的圣洁,他在平地升起风马,他在塞外驱赶牛羊,他在高山之上仰止,他亦在深渊之中歌唱。

      这歌声就饰以你以万丈红尘,而你竟无半点犹豫,就这样穿越他一生的悲伤。待一日,你登临高峰,面向大海,你会看到一个云游四方的行僧。你眼中有他,他却在回眸之间将你印在心底。此时此地,于日光之城,于红日神山,于观世音的圣殿,他是你的洛桑仁钦·仓央嘉措。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仓央嘉措,于百年前的西藏,他是六世达赖,是他们的神佛。但是于红尘世人,他是一个不轻易许诺的人,却愿意为一朵圣洁的莲花信誓旦旦,愿为一盏酥油灯长跪不起。很多人慕名来到西藏,走过八廓街,探访过玛吉阿米的面容;也曾小心翼翼屏住呼吸在布达拉宫里观摩他的圣像,在大昭寺的檐廊抚他抚过的经筒;亦沿日喀则而上,直奔山南,探他来时的路,其必荆棘四散,平地生秋兰。但是这沧海已转变了千万回,如何能恰时在他身上退成桑田?他依旧,随着世事变迁,化作人间的风和雨,永远陪在他心爱的琼结姑娘身畔。

      曾有人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生成佛,是为了超度众生苦难。而仓央嘉措,是一位阴差阳错的佛。只因他是灵童转世,来到世间只为度人,那他的个人情爱便注定只是烟云,无论他多么情深,人生也只能是一场戏梦,所有的难言,只能交付百年后众人来填。

      在西藏风云诡谲的时局中,他注定要成为政治的牺牲品。第巴桑结嘉措将五世达赖的死讯掩盖十六年,营造一种太平盛世的假象,只为暗中将权利集中到自己手上。这也给了命途多舛的仓央嘉措以逗趣无忧的童年。生长在山川之间的仓央嘉措,心性烂漫而自由,受到父母倾心的宽爱。他像草原上一只自由欢快的维鹰,羽翼虽未丰满,却不必担心风雨的侵袭。每一天,和少年玩伴一起放牧羊群,嬉笑打闹。有时侯,他静静地枕着草地,看蓝天下游走的白云,脑中闪现一些不曾发生过却又忧的事。他热爱这片给了他生命的土地,眷恋微风中轻轻摇摆的野草,喜欢看邻村姑娘那头乌黑的长发。他一直知道,自己和别的伙伴不同。自有了记忆开始,他平日里除了和玩伴一起放牧、嬉戏,还会被定期秘密安置在一个叫巴桑寺的地方学经。巴柔寺在山南错那,属门巴族聚集地,盛崇红教,尊重爱情。在这里,僧人可以和世俗女子通婚,所以寺院外经常会回荡一些缠绵的情歌。正是这样自由无羁的环境,造就了日后情深几许的仓央嘉措。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命运总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远在拉萨,那里是一片神鸦社鼓,政治的硝烟很快弥漫到山南。第巴桑结嘉措派使者来将灵童接去,仓央嘉措就要即刻离开门隅,去往遥远的拉萨,坐上布达拉宫显赫的佛床,从此演绎他活佛的人生。从此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和父母,还有邻居的拉汗那,青梅竹马的小卓玛,他皆不能再见。布达拉宫,是新的开始,亦是囚笼。

      在青葱岁月里,仓央嘉措亦想成为一代神佛,使政治清明,但是他不能。第巴桑结嘉措将权利紧紧攥在手心,他只能做统而不治的政权象征,作为平衡点去稳固四方。看着布拉宫外自由来去的鸟儿,他不禁心生向往。看门的黄狗如此忠诚,任由他脱下代表神佛的沙弥戒,戴上假发,穿着与戒律相悖的衣裳,任由他在布拉宫墙外留下匆忙的脚印。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私逃出宫的仓央嘉措为自己取名宕桑旺波,夜夜流连于玛吉阿米酒馆,唱着动人歌谣。许多人慕其美名而来,其中就有一位琼结姑娘。他一眼便爱上了她,为此,甚至要脱离僧籍,永不戴沙弥戒,只愿做个凡人,一世与爱人依偎。桑结嘉措很快便得知此事,为打消他的念头,这位狠心的第巴连夜将琼结姑娘送离西藏。他在人前受万人景仰跪拜,他的琼结姑娘在人后。他此刻是仓央嘉措,他无法穿过汹涌人群去拥抱她,只能任她泪流满面,任她背驰而去。他只能在佛前参禅,祁佑他心爱的姑娘一世喜乐平安。“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伤口里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作别。”是谁的歌声这样哀愁,萦绕高原而不绝?

      终于,政治倾颓,蒙古族拉藏汗向康熙帝告发了桑结嘉措隐瞒五世达赖死讯十六年背后的阴谋。一夕之间,仓央嘉措也被牵连下狱。在被押去北京时,满城的姑娘都恸哭不已,涂黄墙以示不舍。青海湖畔,他得以解。但来路是荆棘,去途是深渊,天下之大,何以为家?终究自由,他将自己沉入青海湖,让死亡佛性而美丽。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袅袅余余檀香后低眉顺眼的佛之所以低眉顺眼,只是因为他们参得透尘世苦难,却解不了苦难。大昭寺经幡犹动,那叮当作响的,不是檐角下的佛铃,而是他百年来对人世的不舍和对自身坎坷命运的控诉。这片土地上仍会有唐卡的经幡、堆绣的帷幔,有身披袈裟的知事僧挑拨灯芯,年老年少的喇嘛翻阅经卷,讲述獒牙诘屈的谒语,也会有零零落落的信徒在佛前伏下身躯,为宿命而生。拉萨民房上黄色早已退却,姑娘们也已各自为家,无人再识宕桑旺波,无人再记他仓央嘉措。布达拉宫里万物轮回,达赖喇嘛代代更迭,属于他仓央嘉措荒诞而传奇的人生早已随风而去。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前缘皆成过往,抓不住的是潺潺流淌的时光。只盼他的来世,不再是金铸佛身泥塑神像,而是愿用一生奔向爱人的红尘俗子,不妄一场人生。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h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