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课堂内外,讲台上下谈写作文学共济会
【青•杂说C】|与简友们再聊小说创作

【青•杂说C】|与简友们再聊小说创作

作者: 江岚_美国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03:28 被阅读0次

    林柳青儿会员扶持计划

    昨天和【故事优选】的简友们聊“小说创作“这个话题,觉得有些话来不及展开。今天看到简友 雅拉河畔泛扁舟 送来她听过昨天我的分享之后的读后感,题为“衣带渐宽终不悔”。撇开这篇感想文和我的关系,客观地来看,这是一篇不错的复盘文章。既能抓住自己的“感想”关键点,又能做适当展开,语言也清楚、干净、顺畅,全文也完成了首尾呼应。足见简友们自身的创作功底其实很不错,也有充分的热忱和意愿彼此砥砺扶持,一起写得更好。

    而我们想要写得“更好”的意愿和所有努力,不一定有十分清晰的目的,不一定非要得到什么——当然,以名利为明确目的去创作也无可厚非——而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持,不外乎希望在文字里发现自己,完成更好的自己。

    于是想,应该把昨天来不及说的话写下来。

    一、素材的剪裁问题

    小说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空间。让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从挖掘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开始,去观照更广阔、更丰富的社会,去发现和展示更深层次的自我,以及更具有普遍性的,对现象的哲理性反思。

    而我们的想像,即便是写科幻类、童话类的文字,也需要限制在一个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这个“情”与“理”,不见得必须是道德层面、规则层面或被大多数人默认的层面,但必须符合小说人物的情感逻辑、思维逻辑。也就是说,小说里所有的细节铺排,不是炫技或者掉书袋,是用来一点点打造出可信的,能够引发读者共情的人物形象。这一点要求我们对手头素材的处理更加慎重,有时甚至是一种近于自我挑剔的慎重:慎重地取舍,再慎重地将留下来的那部分进行扩展,让细节丰满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和教书相仿佛。作者心中的先有一壶水,拿到读者面前的则只是一杯茶。这一壶水的绝大部分是用不上的,打水、烧水、冲泡的过程也不能省略。到最后一大半水倒掉,读者对泡茶的过程也不感兴趣,效果支体现在这杯茶是否好喝,是否留有耐人寻味的余地。

    最近看简友们的一些文章,总体的感觉是对生活、对周遭的事物人物很敏感,观察也很细致,也能看到在现实之外反思的痕迹。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舍不得”:舍不得放掉一些其实无关紧要的细节,人物对话缺少和情节进展相关的信息量,描写性的文字在字面的“华丽”之外缺少烘托情境或表述人物内心情感的力量……之类。

    二、突破自我局限的问题

    不管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从事写作的人们到最后所运用的一些手段和方式其实都大致相似。有时我们会谈论某位名家的“独特”表现方式或视角,这些“独特性”最突出的表现往往并不在于结构或谋篇布局,而在于小说语言和对小说的情节走向、人物命运走向的把控。归根究底,“独特性”和作者的个人知识积累,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在创作的过程中,又和作者的自我定位直接有关:在我创设的这个小说世界里,这些人物和“我”是什么关系?更进一步说,他们是“我”的“爱人”、“他人”、“亲人”,还是“敌人”?

    作为一个被我们用想像去塑造的整体,小说人物处在我们通过经验所关心、所熟悉的环境中,我们希望他们的每一个形象当中都有一部分我们能够“认出来”的特质,我们要用他们来集体回答“我们是谁”的追问,同时向我们解释,这样的“我们”究竟会活成什么样子。于是,创作的视角就分成了两大类:其一,把自己的故事转化为“别人”的故事;其二是把所有人的故事都当作自己的故事去书写。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文字打造出一条把自己与 "他人" 区别开来的界限,同时改变着自己身份认同的边界,“别人”和“我们”互为镜像。在把我们自己当作“别人”来书写时,我们有了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而进入“别人”的生命,就要求我们将自己置于他人的环境并认同他们的情感、思维和话语方式。试图去关注、认同“他人”,思考每个人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对立面,也是把我们自己从狭隘的自我限制中解救出来,释放出来的途径。

    三、人物的形象问题

    小说既不是全然虚构的,也不是全然真实的。

    面对小说,读者总是会一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反复思考文字里这个世界是不是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又想要确认真实世界是不是真正像小说反映的那样。而我们的创作,就是要引导读者与我们的想像相遇,也要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与被日常的繁琐忽略了的、错过了的、遗忘了的喜怒哀乐相遇。

    我们笔下的文字,要将我们自己和读者都带往那个也许表面上没人到访过、没人见识过也没人了解过的世界里去,那个世界的每个人,又总有几分和隐秘的某一部分自己相像。没有绝对的好坏,也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当读者逃离了他们的现实日常,被我们带入“他者”的世界,他们也把“自我”放入了“别人”的境地。那么,我们为他们和为自己所要表述的情绪、情感和思想、理想,经此成立。

    小说的世界,并不需要作者去当法官,去体现自己有多么高大全,有多么“正确”的伦理立场和道德观。只是供我们纵横驰骋,去追寻自己的影子,去完成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者一个更好的现实世界。这一点其实又反过来要求我们的“想像”或“虚构”必须符合常情、常理、常识。

    最近在看一位年轻文友的长篇小说。小说的情节,是从男女主角分别5年之后偶遇开始写起的。第一男主角是大财团的唯一继承人,纽约大学毕业,典型的“万人偶像”。故事的脉络沿着“灰姑娘”的思路,女主角身世凄凉,19岁被人包养,怀孕后被迫撤离,生下一子并独力抚养。作者的文字不花哨,故事情节的推进有一定的可读性。问题就在于第二男主角的设定,曾经长期包养过女主角的这个男人,是第一男主角的姐夫,而女主角的儿子又不是他所出,倒是第一男主角的——这样的三角关系实在过于挑战伦理及道德底线。那么无论情节被编排得如何精彩,“更好”的我们和现实究竟在哪里?读者要如何被带入到这种情境里去和人物“共情”?!

    四、主题升华的问题

    不管我们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也不管我们创作的初衷是为了消遣、放松、逃避、倾诉还是只为了完成某一个命题的任务,当我们试图去展现自己,这个自己原本就是属于某一个“集体”的。从家庭、街道、社区、城市、工作群和朋友圈,放大开去,就是国家与民族。当你反思着自己,实际上就是在反思着你所从属的那个集体。

    所谓“升华”并不是一个作者刻意去打造或追求的东西。恰恰相反,我总觉得从一部小说里提炼出所谓“思想高度”或“艺术特征”或“审美意义”,那是批评家们的任务。作者们过于执着于这些,预设自己的立场,往往难免陷于一种死循环的框架:在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不断的搏击中绞杀了现实中的自我——因为真实的自我永远达不到理想自我的高度。所以,我更欣赏,也更愿意真实的“我手写我心”,忠实于自己的影子,而不是用文字去重塑一个比自己高大得多的“影子英雄”。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过一句话:“世上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了被写进书中。”而毫无疑问的是,小说是容量最大的一类书,那么,写小说的人就是利用这个容量的魅力去揭示人性力量的人。一部成熟的。足以吸引人的小说,不论篇幅长短,最终都应该是人性最本真的表述。


    上一篇:【讲座笔记】创作谈|在美国联邦监狱教书那些年

    下一篇:【讲座笔记】读书分享|孤篇如何压全唐


    本文由江岚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林柳青儿会员投稿通道:

    小岛投稿专栏:https://www.jianshu.com/gt/cefac9481662f5b6

    本文由【青 • 故事优选C】收录,荐文编辑:一阅读青馨

    【青 • 故事优选C】为简书会员合伙人林柳青儿创办专题。仅推荐林柳青儿旗下会员文章上榜。专注于青苗计划,培育会员提升写作能力。详见我们助力||青——故事优选C计划

    专题创办:林柳青儿

    专题主编:七公子小刀

    作者:江岚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u/080e36aac889

    来源:简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杂说C】|与简友们再聊小说创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ug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