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张德芬 著
感受与愿望能够创造出外在实相,原理有点像《秘密》的宇宙共振,自己先要有足够的相信,外在的世界才会为此而显化出来。
有形的世界是由无形的内在掌控,比如说植物生长,看得到的是枝繁叶茂,看不到的是吸收水分,进行光合作用,人也和一样,我们的根源就在自己的内心。
万事万物都有独特的共振频率,无形影响着有形的法则,改变自己的期望,远比与实际的人和事较劲更容易,行为是由内心想法所支配的,看事情的角度会影响情绪,进而导致行为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结果。
情绪是行动的动力,万事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能量和共振频率,人的思想同样具有能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和物,当自己的能量和周围的事物频率达到共振的时候,就能将其吸引过来,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真正的喜悦来自于自己和与负面情绪相处的能力,以及对不喜欢的人事物的态度,与外在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同样两株植物,在相同的环境中接受一样的养殖条件,一个给它足够的关怀和爱,另一株不理不睬,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他们的生长状态一定是不同的。
好的思想和正面情绪能够引起宇宙共振,吸引更多积极的共振频率来到身边,观察自己的感受,探查自己有没有发出积极的共振频率,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负面想法,大多数源于自卑情结。
大自然的振动频率最接近本来目的,心情烦闷的时候看看天看看海,内心就会得到舒展,那是因为在和大自然进行共鸣。
心想事成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只要有足够的恒心和信心,心里想的事总有一天会成真的。
如果抱着“匮乏”的情绪去寻求实现,宇宙接收到的并不是“有”而是“没有”,因此愿望也不可能实现。
要清楚的区分自己内心的信息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发出去的信息不是要说的话,而是内心的感觉,也就是内心要先相信,因为我们平常的习惯都是聚集在自己缺少什么不要什么,很少有人去专注于思考自己真正要什么,这样发出的共振就是缺少的东西而不是需要的。
凡是你关注的,一定会因为思想聚焦而让其能量逐渐扩大,抗拒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要先学会从不想要的东西反面去观察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将注意力转向正面方向上来,发愿要越具体越好,含糊其辞是无法与宇宙达成频率共振的。
发愿之后可以试着身临其境的想象自己在其中的场景,然后进行感恩,想象已经成功的每一个细节,并且心怀感恩,感恩能够加强发愿的能量,并且肯定正向震动的频率,真正阻止成功的就是自己的深信不疑,嫉妒,怨恨,怒气都是负面想法,如果看到有钱人就嫉妒,那么对于钱的态度也是拒绝的,这样自己当然就不会变成有钱人。
因为别人的成就而开心,自己也会招到同样的能量到身上来,失败和平庸就像一种习惯,让人们逐渐在生活中屡遭失败。
有的时候过度热切期盼,反而会招致更多负面情绪,在采取了相应的行动之后要做的就是等待事情自然发生。适当的放下来让自己准备好接纳最终的结果,学会放手和信赖,才能以轻松的心态获得真正渴望的东西,但是心想事成并不意味着只是坐在那里愿望就能成真。
表面的愿望没有潜意识和行动力支持的话,就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自卑让自己有了“不配得到”的情结,这样即使有再强大的愿望也不可能带来实现的能量,即使勉强实现也会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带来的不是美好的结局,有可能是一场噩梦。
很多愿望其实都是虚荣心作祟,所以一定要先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时刻保持警觉,抓住每一个时机去尽力做好,渴求的东西终会到手,但是一定要付出代价。
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要用观照的方式去与他们和平共处,逃避,压抑都不是正确的做法,只有面对才能让负面情绪无所遁形,无法集聚更大的能量,这样才能给积极情绪留有更大空间。
信念主宰思想有可能会让人一直陷入负面情绪中不可自拔,看看那些妨碍人生成长的信念是什么,如果是对自己不好的信念要及时修正,人总是会变得,从前的想法不应该束缚未来,不要总用下意识的反应去面对不同的事情,想法是可以改变的,越是抗拒一件事,它的能量就会越强,反而会将同类的事情都吸引过来。
打破这种惯性循环,建立新的行为习惯,学着给自己的旧信念穿上新衣服,不要只在为外在设定一个目标,忙碌的追逐,到头来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天赋,能够让宇宙用不同的回应方式来彰显和实现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