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者,中和之国也
《中国者,中和之国也》
今所言文化复兴已大不同于往日,外邦俊秀钟情于我礼乐中华者不计其数,出言孔孟,闭口老庄,竞相为荣,诚使吾辈汗颜!虽然,或耽于饮食,流连山水;或异其风俗,出入辞章。而自居“粉丝”“信徒”者亦常于中国文化浅尝辄止,亦可惜哉。故作此文,以资参校。
何为中国?中国者,中和之国也。试以熊猫、美食、污染三者论之,或曰:此三者风马牛不相及,何以论中国之富之美哉?余叹曰:中华之美确存于汝不知之处也!
《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故中,诚于中者也,故而未发;和,感于物者也,以至中节。诚于中,和于外。是名中国。
诚于中,故吾人甚爱熊猫。唯其性情合乎中道者也。其性温文尔雅,引而不发含而不露;其情至纯至正,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之为物,孔子曰仁,本以孝悌;孟子曰本心,发以四端;释氏曰自性,乘以小大。一言以弊之:中,体也。
和于外,故吾人用心于美食。北咸南淡,浙甜湘辣,其好不同,其实一也。应于气候,随以水土,万变不离其宗。庄子“与万物为接”,“与物为春”是也。《论》云:“礼之用,和为贵。”礼仪万千,一“和”字而已。与远邦求和平,与自然求和谐,与家国求和美,与他人求和乐,与自身亦求和易⋯⋯一言以弊之:和,用也!
然数十年来,以发展计,以富强谋,中和之美渐以式微,中和之国难副其名。阴阳失序,纲纪失常。最为痛心疾首者,空气污染也。兹事体大,不可不察。所幸君民所系,同于一心。习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适驱其弊!然仍需道之以德,齐之以刑。赏罚有当,老少安之。
《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国之人,天下之心。今远邦友邻慕名而学中国,必学其正道,方不虚一行!
- [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