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羹的别名。羹这名字,很雅致,有古风。这里不称羹而称汤的缘故,是怕人们因为这名字很古雅,而把它看得很关键,好像是专门为了宴客而准备的。但是不知道羹是与饭相搭配的。有饭就该有羹,没羹就不能下饭,做羹来下饭,是为了节俭,不是为了奢侈。
古人喝酒,就有下酒的东西;吃饭,就有下饭的东西。世俗改“下饭”为“厦饭”,这是不对的。古人把读史书当作下酒的东西,难道下酒的“下”字也该改成“厦”吗?“下饭”两字,一般人以为是指菜肴而言,我说不是。菜肴只能让人把饭剩下,不是用来下饭的。吃饭的人看到眼前的美味菜肴,筷子迟迟不肯放下,不就把饭剩下了吗?饭像船,汤像水,船在沙滩上;没有水不能下,跟饭在喉间没有汤就下不去是一样的道理。而且按照养生的道理,食物贵在能消化;饭配上了汤就容易消化,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所以善于养生的人,吃饭不能没有汤;善于持家的人,吃饭也不能没有汤。宴请客人想要省菜的话,也不能没有汤;宴请客人时希望客人吃饱,又不剩下菜,也不能没有汤。为什么呢?因为汤能下饭,也能下菜。
近来江南设宴,每顿饭都有汤,就是得到了这个方法的精髓。我认为平常自家做饭,最好也是这样。宁可吃饭没有菜,也不能吃饭没有汤。有汤下饭,就算没有小菜,吃起来也很痛快;没有汤下饭,就算有很多美味,有时也会食不下咽。我是个贫穷的人,要养活全家五十多口人,虽然有时难免吃不饱,却不会全天挨饿,就是遵循了这个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