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半生缘》是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对张爱玲一向的评价是——天资聪颖也早熟敏感,苍凉犀利而直指人性,她的小说也一贯如此,即使叙说着人性的温情也常常使人觉得异样,似乎与平常人浅薄的温暖不同,她没有沉溺在大家都假装的自我麻痹的家家户户表面相似的温情,她常常选择撕开真相,让你不得不去见识和承认人性的算不上大恶也绝不是小坏的一面,活得太聪明和真实的人都难得幸福,麻痹不了自己,她的人生如此,写出的小说也是如此,《半生缘》仍不例外。
许鞍华之所以选择改编张爱玲的作品,是因为认可和理解了张爱玲的思想,“即使在顺境中,人与自己本身,或其他人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这是人性。” 许鞍华看到了张爱玲笔下的这一点也竭力去试图还原这一点。凡人的爱情,经得起动荡却经不起平淡,半生缘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因为只有曼桢和世均没在一起,那个最好的人和那份最美好的感情才会一直留在他们的记忆里,若是他们当初真的结婚生子了,或许十多年后,曼桢和世均的生活写照就是世均和翠芝的生活现状,最伟大的爱情也经不起蹉跎,半生缘,还能留下前半段的美好,供后半世回忆,所有的童话都在婚姻之前结束,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没有结局的结局才是最好的结局。张爱玲的笔下已经留了温情,没把最残忍的一面彻底展示出来。在这一点上,许鞍华看懂了。
《半生缘》一书,虽然故事情节点不多,但张爱玲描绘的心理活动和个人细致入微的小动作占据很大篇幅,要用电影来还原绝非易事,然而倘若舍弃,又绝对没有办法展现张爱玲小说中的细腻又犀利之感,许鞍华的电影就是如此,虽然竭力试图保留和还原原作精神和品质,但从小说到电影的跨度,还是没有能够很好地将这一点展现出来。
第一点,对小说中曼桢的展现,电影中的人物是没有展现真正的“曼桢”气貌的。先不论演员演技如何,是最开始的定位就不准确,电影中的人物没有领会小说人物的真正品质。小说中展现的曼桢,会在小餐馆一遍一遍地旋转抚摸手指头,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电影没有很好还原。旋转手指头一方面说明了作者描绘的精心和细致,对主人公是寄托了自身一些玩味的小心思的;另一方面,就小说中的主人公而言,给人感觉是矜持的、细心的、克制的,有点小家子气,但理智又坚强,电影中却一出场就是明媚而不加掩饰的笑容,人物瞬间出格,再找不到一点“曼桢”的影子;第二,就曼桢与世均的相处而言,曼桢其实都是带着一些小心思的,相处起来委婉朦胧又暧昧,时时还隔着一层纱,没有那么让人坚定而确信,符合曼桢特殊家庭背景及个人品行的小调性,让人心里总是痒痒的,总觉得即使热恋还是吊着人胃口,这样的女孩子即使谈起恋爱来,还是跟一般女孩子不一样。而电影中,曼桢照相时帮世钧擦脸, 提出与世钧合影, 以及去世钧家帮他收拾行李等等,大胆而颇有些热情的相处方式完全达不到小说中值得慢慢去揣摩思索的享受。
第二点,电影的展现方式,没有形成完整的故事线和剧情,像是对小说进行了切割,很多东西没有接上,形成断代似的缺陷。电影对小说的取舍不合理,衔接不合理,若是没有看过原著,只看电影,是绝对没办法理解和串联出一个完整故事线的,这是电影最大的缺憾和不足。光看电影,是片段似的剪辑,连不成完整故事;看了小说,又觉得电影没有展现出原著的微妙处,也是一部毁原著和阉割文学作品的体例。
小说和电影的互相转化历来有之,共赢的有之,电影改编胜过小说精彩的有之,当然也有像这部改编电影这样远远没有展现小说精彩的。分析其原因,还是从小说本身出发,对于大情节、大转变类型,故事线足够丰富明朗的小说来说,改编电影相对容易,且便于发挥,在原本就精彩的勾画中增加刺激点,而像张爱玲的此部小说,其实她的精彩之处更多在于时时在线的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和一串又一串的小动作,颇让人值得玩味,一点点揣摩主人公的心思,相对而言“电影中的影像是不可能有如此明确的意指的。小说可以在万象之中选择一个细小的地方, 单挑从家表象上最不易看出的意思讲;而电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即使是使用特写镜头也不能把那一层的意思单独标识出来。”所以此小说不适合用电影的快节奏方式展现,反而更觉得适合用长段的文艺片和心理片形式。而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既受限于电影时长和节奏,又想贴实和还原原著,自然失败。若是改编成电影,不适合走还原路线,反倒应该做大幅度的改动,连成完整且合理的故事线,展现男男女女所追索的爱情最终会败给现实,且自己明知错了也再提不起动力去改变,就像曼桢所说“我以为我会和姐姐不一样,走了半生才发现,我一直跟在她的后面。”每个人都会成为我们曾经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或者那个人。
从文学作品到影视的转化过程,小说本身的故事情节和故事线以及导演选择的展现方式和对其内涵的理解都是二者联姻成功的关键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