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
文:我是素颜
在《随遇而安》中,汪曾褀老先生说:我当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这一生就更平淡了。
随遇而安是一种乐观的心态,越是在恶劣的环境,越是要坦然面对,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让环境为我所变。逆境如此,顺境更是,极其乏味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能嚼出异样的趣味来,原本与他人无二的生活平添了无尽的乐趣,生活由此发光发亮。
父亲对儿子汪曾祺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此句由父亲说出口,这在旧时天下,估计再无第二人了,好超前的观念。父亲这个称谓,对于大多旧时家庭来说,是一个老学究的存在,一脸肃穆庄重,不苟言笑,言词犀利,教训儿女在什么事上失了礼节,需闭门思过。父与子的关系,大多与《红楼梦》中贾政和贾宝玉的关系类似,老的似猛虎小的若绵羊,老的嫌小的不学无术,小的怕老的苛责,时时需绕道而行。
汪老的父亲也是极有童趣的一个,兴趣广泛,画画、写文、玩乐器、制手工、练武术、踢足球、骑马,无一不好。居然用琴弦,糊了绢做了蜈蚣风筝,和孩子们一起放飞。二婚的新房墙上挂着寺院花和尚送来的贺礼书法。父亲与小儿一起,掏出两根烟,一根递给小儿,一根自己抽。自释: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随遇而安父子多年可成兄弟。果真如此,我们的父权社会岂不改制,父子俩酒桌上勾肩搭背,醉眼朦胧,父给子一拳,子给父一拳,额头对额头,大着舌头,咬字不真,划拳:哥俩好啊,六六六啊,五魁手啊!父不父,子不子,乱了理法,听来却好玩之极。子有玩父,何患之有?
《故乡杂忆》中讲了一个贞洁牌坊的故事,徐家妈妈二十五岁就失了丈夫,只留下一子。儿子后来做了官,感恩母亲贞洁,和皇帝请了愿,要为慈母立一个贞洁牌。母大怒,把床铺下一盒子铜钱撒落地上,泪诉:这就是我的贞洁牌坊。
在家乡白圭村也曾见到一座石筑的贞洁牌坊,沉重的石枷锁如一把利斧,砍断的是悲凉旧女子惨淡的一生。如花似玉的女子年纪轻轻就不得已做了形如楛槁的寡欢,失了丈夫,守着不谙世事的小儿艰难度日,压抑天性,日日郁郁,一生郁郁。却无力抵抗,无力说不。
书中有父子之乐,贞洁牌坊女子之苦,也不乏优伶故事,最有趣味的是《名优逸事》里几个角儿的故事,一个丑角患有心脏病,只活了四十四岁,死前还在扮丑,穿了寿衣要家人拿镜子来:我就这副丑样子呀。他为自己放了一回焰口,引以为荣:活着为自己放焰口,也就仅我一人。
随遇而安有一天,他很不好了,家里忙着,怕他今天过不去。他瓮声瓮气地说:“你们别忙。我今儿不走。今儿外面下雨,我没有伞。”
一个人能够病危的时候还能保持生气盎然的幽默感,能够拿死来“开逗”,真是不容易。这是一个真正的丑角,一生一世都是丑角。
另一个姜姓名角更是有趣,唱完戏坐人力车回家,遇到打劫的,把分别放在两个衣服口袋里的钱分别拿出来给了劫匪,不忘交待,这是哪家戏院的报酬。劫匪已走,他又喊回来,从衣服内兜掏出一个怀表,送给劫匪。
两个优伶故事读过之后,令人莞尔,回味无穷。千人千态,其实身边人人都有故事,不过我们的眼睛蒙了尘,一味自恋,只心存小我,无视所有,固步自封,瞧不见大千世界,错过太多趣事。
读汪曾祺作品,又得一二。汪老说:我希望我的作品有益于世道人心,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一一一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
随遇而安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和沈从文的《沈从之选集》是影响汪曾祺一生写作的两本书,对于也好写作,也有作家梦的小我而言,汪老的笔调是我喜欢并可以多加揣摩学习运用的,更有对人生,对活着的生活态度值得学习和借鉴。
与子称兄道弟何妨?与花鸟虫草同乐何妨?出门妖娆弄姿伪少女状何妨?五十知天命之际依然爱做梦何妨?手捧书籍美文陶陶然又何妨?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心一探究竟又何妨?
人畜无害,自得其乐,何妨之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