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吴子使札来聘(二)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4-04-21 11:06 被阅读0次

昨天我们讲到,春秋初期,地处东南沿海的吴国十分落后,一直有“断发文身”的习俗,且被中原诸侯们视为“蛮夷”。

那当时的吴国落后到什么程度呢?《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

吴国地处东南偏僻之地,经常受到江河水患的侵害,荒野田地未充分开垦,国家粮仓储备不足,国防设施也不完备。

这就是当年的吴国,虽说是周王贵胄,但是数百年一直偏安一隅,疆域极小,他们不懂礼仪,也不知礼乐,周王室和中原诸侯早已把它当作蛮夷看待。

即使在《春秋》当中,也只是提及吴国国名,而不提他的国君和大夫,因为在中原诸侯眼里,吴乃蛮夷之邦,不配拥有国君和大夫,这是一种文化鄙视。

但凡事总有例外,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提到了吴国国君,还提到了大夫札,这与其它地方记载吴国不同,显然是为了表示尊重而另眼相待。

究其原因,皆是因为吴国的这位完美公子——季札,因为季札的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及超高的政治洞察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令中原诸侯折服并对其刮目相看,从而也间接地提高了吴国的威望和知名度。

而在《春秋》中,之所以对季札如此推崇和看重,且因为他的存在而改变了各诸侯对吴国的态度,是因为季札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就是禅位,把本来属于他国君位置让给了自己的哥哥。

关于季札禅位的事之前我们提过,季札兄弟四人,他是老幺,按照宗法“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寿梦死后,应该老大诸樊继位,但吴王寿梦特别器重他的这个小儿子,就想把王位传给季札,而季札的几位兄弟也非常赞同父亲的做法,并愿意辅佐幼小弟。

然,周礼立嫡立长的观念深入季札骨髓,季札拒绝接受王位,吴王寿梦无奈,临终前只好把王位传给了诸樊,并叮嘱诸樊及诸子:“我欲传国及札,尔无忘寡人之言!”

待寿梦去世后,诸樊谨遵父亲遗愿,治丧三年毕,就提出让位给季札,然被季札推辞,后诸樊多次表示让位给季札,均被季札拒绝。

此后,季札的三位兄长认定兄终弟及,最后总能将王位传给季札,王位依次更迭,可到最后季札任然拒绝接受王位,这就是季札三让的典故。

有人说,每个中国男人心里都有一个皇帝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取之不尽的财富,且后宫佳丽三千,这或许是每个男人心中的终极目标。

因为太具诱惑力,所以中国历朝历代为了争夺王位,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像季札兄弟间这样,为了王位而互相谦让的并不多见。

所以说,在《春秋》中对于季札的这种守礼、谦让、淡泊名利的德行非常地推崇和认可,也因此改变了对吴国的态度。

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我们明天学习正文。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以德服人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5

    以德服人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25 本周阅读《宋人及楚人平》和《吴子使札来聘》2020607——2020061...

  • 吴子使札来聘

    《古文观止》第四八篇 季子之义 季子之仁 季子终身不入吴国 皆为不受也 感谢苏白杞先生之书 使小弟受益匪浅 顿首再拜

  • 季札观乐并译

    季札观乐 作者:周.左丘明 译析:石宏博 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

  • 2019.05.19 晴

    读《公羊传直解》至襄公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解释称书写季子名而不是字是因为不一而足。我隐约记得“不一而足”是形容事...

  • 明智

    因为对一些事情有些疑问,就读了《左传》中《吴季札来聘》这篇文章。 文章中说,吴国的公子季札到鲁国去访问,在这里他展...

  • 见微而知清浊季札子

    王馀祭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请观《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

  • 《国语》之六十七

    孔丘论大骨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

  • 读《左传》之两百三十四襄公十二年

    【经】 十有二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我东鄙,围台。 季孙宿帅师救台,遂入郓。 夏,晋侯使士鲂来聘。 秋九月,吴子乘卒...

  • 摘录

    念念不忘的故事篇——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

  • 第二课 吴太伯世家(下)

    第二课 吴太伯世家(下) 四年,王馀眛卒,欲授弟季札。季札让,逃去。於是吴人曰:“先王有命,兄卒弟代立,必致季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文观止 || 吴子使札来聘(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ycv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