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潘崇光
卓别林某一次在台上表演,他问底下的观众,你们第一次看我表演,快乐吗?第二次看同样的表演,还快乐吗?第三次还有快乐吗?
这么优秀的喜剧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观众第一次感觉都快乐,第二次比较快乐,第三次基本上没有快感了。
我们普通人,在遇到快乐的事情,第一次会比较快乐,可快乐持续一两次也就消失了。但是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我们会想很久,让自己痛苦很久。
人真的可以换一种思路。对快乐的事情,想得更久,让快乐持续时间长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少想几次,早点赶走不快乐。
南京大学教授 郦波
1.家长最好引导孩子多读名人故事。
孩子从小多读一些历史名人传记,可以起到对孩子心智启迪的作用,熏陶孩子从小就有立大志的想法。
王勃17岁时写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于谦17岁时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孩子在少年时立下大志,方可有机会走向更好的心之所至。
2.朱熹提出‘’精而不杂,纯而不杂"。
做一件事情要把它做到极致,就像具备工匠精神一样,这样不愁没饭吃。
3.具备优秀的解决问题之道,你的痛苦少多了。
这里,你可以试着这样做:要么你让问题减少一个维度,要么你的水平提升一个维度。
华大基因总经理 尹烨
1.父母有时候教给孩子的,不一定对,很可能不对。
你教导的,不一定是瓶颈,反而是瓶塞。
过去行得通的做法,未来并不一定行。
2.先贤很多观点对,但先王的观念不一定都对。
3.学大师到底学什么?
你要想想为什么那个时代产生那么多大师?他骨子里到底是什么深层次光辉在普照大地?
4.孩子不是靠教的,大人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要多采用启发式的提问,你首先要变成孩子来跟孩子聊,而不是让孩子变成成人的方式跟你聊。
你降得了,孩子没有体验过做大人是什么感觉,没法降低。
5.别期待孩子的想法跟你都一样,统一的世界观本身就是不正确。
6.别指望孩子都成凤成龙。
大人不该我执,而是执我。就是你觉得什么是好的,你要去做。
比如说你觉得弹琴好,你要去弹,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你觉得读书好,你要去读,当你不要求孩子读书,你自己去读书时,孩子会受你平时的熏陶,他会拿出书来读。
你快乐了,孩子就会快乐,他是你的影子,他会照着你学,根本不用你教他怎么快乐?
你做到了,孩子就做到了。你简单就快乐,孩子快乐很简单。
7.做好当下的每一个小确幸。
人需要把无数个现在做好,人的大目标,都是由每一个小目标组成的。
我们的确定性来自于我们把无数个现在、当下的小确幸做好。
无数个当下你都做好了,那你离大目标也不会远了。
也许,每天思维进步一小点,无数个一小点,你的思维进步会迈出一大步,你就不会有那么多我执和痛苦,踩着名人的肩膀多学一点,未尝不是让自己内在变得更和谐、通达的好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