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们什么时候能离开这呀!”屋外的喧闹声盖过了动画片的声音,6岁的孩子向妈妈抱怨着。
正在做晚饭的女人闻声出现在厨房门边,在围裙上蹭了蹭双手缓缓地说:“快了,快了。”
“我们要去的城市,也会这么脏,这么吵吗?”孩子一边调高电视机的声音,一边追问着。
“不,那里会很干净,很漂亮。”女人低头摸着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回答道。
“真的吗?”
“真的。”
......
吃过晚饭,外面安静了。
女人拿起扫帚,借着室内透出的微弱的光,去打扫在门口街道摆摊的小贩留下的垃圾。
即使女人每天都会打扫,可那些残留的臭肉和烂菜叶依旧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一年前,女人的丈夫患癌去世。在此之前,为了支付高额的费用,女人不听劝阻地卖掉了房子。
之后,女人带着孩子,在小镇里租了一间极便宜的房子。她勤工省用,却也只能维持着简单的生活消费。
......
打扫完屋外,孩子也睡了。
得片刻空闲的女人,瘫倒在床上,不禁让苦涩的记忆从眼角滑落耳边。
她想倾诉,可与丈夫同为孤儿出身的她,根本找不到一个亲近的人。
没了丈夫,她现在,只有孩子。
想到孩子,她又一次擦干了泪水。
其实,不只是孩子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就是她也很想去一个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而在这之前,她还要攒上一大笔钱。
“那一定又干净,又漂亮。”
“快了,快了。”
她小声地安慰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5763/4d83b0d563a49b49.jpg)
网友评论
短短的五百字篇幅里,勾勒出了一个场景,交待了一个颇为完整的故事和一个“坚强”的母亲。这个的确不容易。
但是,全文看起来颇为平淡,人物感觉有些空洞!前面的堆压力度不够,削弱了冲突。譬如,孩子因为看动画片被外面吵,所以抱怨。而这种抱怨应该还可以更多一些,譬如气味(呼应后文的打扫),譬如空间狭小(呼应后文的卖房治病),使得人物陷入一种困境,而这样的困境下女人依旧抱着希望,突出了主题!
其次,细节上个别地方有待商榷。譬如:“在围裙上蹭了蹭双手缓缓地说”。感觉一个正在做饭的女人似乎会匆忙凌乱一些,蹭手和缓缓看着有点怪。
还有,“一年前,女人的丈夫……,女人不听劝阻地卖掉了房子。”这个读起来感觉有点怪,个人建议,调换一下语句顺序,卖掉房子,却没能留住丈夫,是否会好一些。
很久没有写字,也没有撕文的老荒,在这里夸夸而谈,着实有些尴尬和狼狈。以上是个人的意见和看法,有出入不妥妄言的地方还请海涵!
祝好!
幻想围观团 青铜水瓶座 荒 弱弱围观
半伤手速果然很快,昨天才发征文,今天就见着稿子了!
故事质量一如既往的不错,要情节有情节,要深度有深度,唯一不一样的是虽然故事整体是悲剧,但还是让人看见了希望和正能量。就算是相爱的丈夫不幸离世,好歹有个孩子相依为命,可能对于女主来说,孩子是她唯一的温暖和活下去的勇气。
“干净”,意味着与当前落魄的生活不同,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人生,但在没有到达之前,那就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可能半伤想要传达的是这样一种想法:不要被现下的低迷所笼罩,而应该向往更好的地方,那才是生活该有的姿态。
如果非要挑刺,个人觉得孩子的戏份有点少,怎么说,在故事中起的作用比较鸡肋,原本是要把孩子作为一个链接过去和未来的关键点,但现在的故事里,孩子变成了一个配角,他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反而不那么明显。
另外,对于现状的生存刻画感觉还不够,有些语句表达得比较露,可以稍微藏起来一些,比如“其实,不只是孩子希望有一个更好的环境。就是她也很想去一个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而在这之前,她还要攒上一大笔钱。”,这部分其实在文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读者就已经有所体悟,完全不必这么明确地写出来。
例行抓虫:
正在做晚饭的女人闻声出现在厨房门边,在围裙上蹭了蹭双手缓缓地说:“快了,快了。”——英文冒号
“不,那里会很干净,很漂亮。”女人低头摸着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回答到。——道?
个人偏见,请见谅,勿怪哈。
幻想围观团·青铜天蝎座·半步 强势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