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季,年迈的父母都会在省城妹妹的一处房子居住。前后断断续续的住了有十多年了。此处小区离百花公园一站路,离驰名中外的红楼有两站路,原来是几个大机关的家属院,现在与甸柳庄连在一起,成为一处居民较多的小区了。
都说父母在那里,那里才是家。因此这几年去省城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从闵子骞路的公交站下车,向东的小街步行一公里,就到家了。这条小街至今咱叫不上名字,仔细找了找,也没有发现叫什么路。过去几年这条路可是了不得,从东到西几公里,路两边卖肉的、卖鱼的、买菜的、卖瓜子的、卖土杂品的、卖日用百货的,应有尽有,俨然是一处农村的大型集贸市场。到了周末的时候,这条小街更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也。上了年岁的父母住在这里,出门就是菜市场,特别是冬季大冷的天,走不几步就能把各种用品买回家,确实是方便了市民。但也有一样,那就是环境相当差。从早上四五点钟早餐的吆喝声,到买菜的打价还价吵吵声,汽车喇叭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多钟,整条街区还充盈着一股浓烈的鱼腥菜霉的味道。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也常会有一种让人无奈的感觉吧。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道理,在此再一次的得到了验证。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人居环境更是如此。身居大都市,总不能出门一脚就插到农村的集贸市场里来吧!都说人民城市人民管,“农村包围城市”虽然曾是一句名言来,再怎么着也不能把城市经营的向农村的脏乱差看齐吧!
从去年开始,这条街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街上商贩都搬进了街中间的便民市场,肉禽蛋、蔬菜瓜果分区经营,摊位整洁美观,看着就让人放心。父亲说这里面的蔬菜比原来小街上的是贵了点,但是这里的菜是可以追踪溯源,我们吃着也更放心了。
摆摊的、做买卖的没有了,小街的道路自然就也畅通了,也干净卫生了。两边的围墙上,涂满了情趣别致的大型壁画。现在行走在小街里,欣赏着画作,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好像我们一些子年轻了不少,有点回到了幼稚园的感觉。幼稚园是童话的王国,而这里却成了成人的世界,老年人的乐园。
变则通,通则达。人居环境就是这样在变和不变中发生着改变。
2019年1月17日 老姜不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