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庄子曾隐居在南华山。他的朋友屈指可数,门下弟子也是寥寥无几。庄子一生清贫,布衣草履,粗茶淡饭的日子,他反而过得心安理得。
庄子从不屑于功名利禄。当时的楚威王仰慕庄子,请他入朝为官。庄子断然拒绝。庄子说:
听闻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国君用布巾将它包裹,藏于庙堂之上。请问,神龟愿意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膜拜,还是愿意活着,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伏呢?
这个甘愿在泥巴里爬伏一生的人,就是庄周。
庄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追求心灵宁静和健康长寿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全部内涵。
《逍遥游》中的大鹏鸟,奋起而飞,展翅于九万里高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一心飞向南海。
奇妙的构思奇妙,海阔天空般的想象,阐述了庄子追求精神上绝对自由的思想。
庄子的眼里,万事万物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逍遥游”就是告诉人们摆脱束缚,自由自在,才能达到无为境界。
庄子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告诉我们,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清闲,用死使我安息,所以称善我生存的,也同样称善我的死亡。
生老病死全是自然之规律,所以顺应自然之道安时顺世,才是我们对待生命的正确选择。
所以,当庄子的妻子去世后,他先是悲痛不已,镇定之后,仔细想想,他席地而坐,敲击瓦盆轻声吟唱。
他的心里,万物一俯,生死同状。死生都是自然法则,是大道循环。万物生生灭灭,人也有生死存亡,其实并无差别。生是死的过程,死是生的结果。
到底是看透了生死,才能够看淡生死呢?抑或是看透了世间,才能够看淡世间一切呢?
看淡名利,超越生死,才能做到笑对人生。庄子的格局,超然物外,所以他能够做到面对生死,镇定自若。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唯有洞彻生命的本质,才能够拥有如此清朗的内心吧!想得清,看得开,才拎得清。然而这是多么难得,世间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懂得。
世间万物的执着,离不开贪念与痴怨。放下才能成全,而真正能够成全自己的,只有自己。
再后来,他梦见了蝴蝶。
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二者本无相通之处。但庄子说“以道观之”,蝴蝶就是庄子,庄子就是蝴蝶。
在梦中,庄子与蝴蝶合二为一。蝴蝶随风翩翩起舞,无拘无束。在梦里,他实现了他逍遥自在的理想。
庄子可能想要告诉我们,人生一世,何需计较,心无杂念,快乐且自在地活着,才不枉此生。
浮生如梦,其实你我都在梦中。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明心见性,抛开万物杂念,这是一个自在的境界。一切不过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