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华老师说,搞母亲教育,是一件吃力不一定讨好,但他还是要做下去的事。他说,过把瘾就死,高尚一次就死,就是值得的。深受感染,生命能这么过,真的还是赚大了。我想起来当年参加真人秀的刘伟,他那一句:要么去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是狂傲了些,但这是多少人都不具备的勇气呢。
在思想层面上,无疑我是非常稚嫩的。对于死亡跟永恒的价值的认知是模糊而又朦胧的。至于灵魂,也只是隐隐约约的概念。看待事物,单纯的是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当我想惊呼“哇,你这么做好酷”时,我脑子里往往是不知道它因何而酷的。除了因为这件事没有人做过,你是开天辟地第一人或者这东西看起来的确很棒之外,应该还有些别的东西,我说不清也道不明。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名词短语,生命的觉醒。我不知道它应该是何种定义,转述王东华老师的意思,大概就是当意识到我们终将死去时,你就该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活着?未来的生活又将怎样度过?人的终极关怀,便是与自我的对话,从而去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方向或者坐标。这应该就称之为生命的觉醒。
曾经的我有时候会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生活与我而言才是真正自由的呢?我一直找不到答案,每次陷入迷茫,我就会用一句心灵鸡汤来转移自己的思绪,“越努力越幸福”,然后让自己忙碌起来以逃避思考的痛苦。但忙碌有时与努力并不等价,我毫无疑问的自欺欺人了。有时候我也会问朋友,你对自己的将来有没有什么认识,不管是清醒的还是混乱的?你会不会半夜梦醒时,倘若恰好看到月光如水,就会有脑子被洗过,对自己的过去和将来突然很清晰的感觉?而我得到的答案总是大同小异。有搞笑版的比如:你发烧了吗?有淡定版的比如:洗洗睡吧,想那么多干什么。有哲学版的:你太闲了,等你忙起来,哪有时间去胡思乱想?我也在想自己是不是太闲,不然怎么会考虑这些无聊问题。虽然现在很少再去问这些蠢问题,但心里还是对那些对自己有着明确定位的人无比羡慕,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活,我却是一个庸庸碌碌,没有任何方向,只会跟着大多数人脚步的大头苍蝇。
现在的我仍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好像与之前的我相比又有那么一点点的不一样。借用庄子的一句话就是“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似乎稍稍开悟了些。过把瘾的人生似乎也不仅仅是过了自己的瘾,好像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留下点什么,像鸟儿飞过无痕总归是不如流星划过那样,虽然也了无痕迹,但感动总是永恒的吧。南师讲述的庄子《逍遥游》的具见似乎与此也是稍稍相通的,人生是痛苦的累积,那是指普通人,比如我们这些碌碌的大众,如果具备了高远的见地,如果不被物质世界所限制,如果不被人生痛苦环境所困惑,则人就可以超越,就能够升华。当然,我这里并没有要说的那么远,境界定到那么高的意思,只是,过瘾的人生应该也是不惧外物限制,或者说不在乎,不受外物约束,能够酣畅淋漓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对人有益的事,并以此为瘾,乐此不疲吧。
我以为一辈子倘若能如此,当真是不负此生了。
喜欢我
就请 长按下图
识别 图中的二维码
你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