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父母在菜场卖菜,我认识了不少开饭店的叔叔阿姨。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泗阳阿姨。
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们一家是泗阳人,开着一家泗阳饭店,她常常来我家买菜,我妈便称呼她“泗阳小妹”,于是我和弟弟妹妹也都叫她“泗阳阿姨”。起初,我对这位阿姨的印象并不深刻,她圆圆的脸庞,矮小微胖的身材,走在人群里并不显眼。后来她和我妈聊得很投缘,天天下午都会准时来我家买菜。我妈一边给她称菜一边聊些家常。于是我在帮忙的时候陆陆续续听到一些。
从言语间我了解到,她们全家都来南京不久,本来也都是农村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手艺,丈夫整日酗酒,为了谋生,她只能借钱开了一家小饭店。饭店刚开始起步,他们根本没有钱请服务员,于是她自己身兼厨师、服务员、外卖员和采购员数职,一天天忙得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我妈知道她不容易,每天进货回来之后,总会给她事先留好一些菜,往往是她一出现,我妈就忙前忙后地先给她装菜。我妈总说:“咱动作麻利一点,你阿姨不容易。”然后称好菜,我妈一定要帮她扛到三轮车上。有一次忙得很,我随手装了一包青菜秧递我妈。我妈打开袋子一看,立马火冒三丈地训我:“你怎么回事?把菜装得这样乱糟糟的,你阿姨回去得理多长时间!”妈妈气得把装好的菜扔到一边,又重新装了一包整整齐齐的青菜。
我当时觉得我妈太较真,毕竟每次泗阳阿姨过来时都是把订货单给我妈,让我妈按照订货单装菜就行了。每次装好的菜都是直接装车拉走,她从来都没有打开检查过。所以,菜秧乱一点又怎么样呢?我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下午收摊的时候她对我说:“你阿姨人那么好,又对咱们这样信任,咱们怎么能随便给人家装菜?再说人家回家之后一打开袋子,不都看得清清楚楚?无论是做人还是做生意都要实实在在才好。”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的确是有些愧疚的,所以自那时起,每次泗阳阿姨一出现,我必定认真地帮她装菜提菜。她对我也很好,经常问我学习怎么样,夸我懂事。
听说她有个儿子,比我小六七岁,据说孩子很懂事。但是每次提起她儿子她都会哭,在菜场这种人来人往的地方忍不住掉眼泪。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见她戴口罩来买菜。我妈问她是不是病了,她摇摇头。犹豫着摘下了口罩。那时,我才看清楚她脸上的淤青和脖子上的伤痕。我妈问她怎么回事。她哭得泣不成声。我妈把她拉到摊子后场。我站在前面买菜时陆陆续续听清楚,又是她丈夫打的。她丈夫是一个退伍军人,退伍结婚后,一直无所事事,每天沉迷酗酒,只要喝醉了必打老婆孩子。她哭得泣不成声:“我挨打习惯了,我无所谓,他不是人,连孩子都打。”
哭完,她还是擦擦眼泪,买了一堆菜带回去。日子还要继续,这对我来说就像噩梦一样的日子,对她来说就是平常。我想不通她为什么不和那个男人离婚。我妈说:”生活都不容易,况且还有孩子。“我当时真是气得语塞。
后来我上大学之后,去菜场帮忙的时间比较少了。再见泗阳阿姨,是好几年之后了,她明显苍老了许多,虽然老了,但是精神却比之前好了。听我妈说她儿子虽然没考上名牌大学,但是自己去学了动画制作,毕业之后就和朋友一起创业,目前收入不错,还谈了一个很不错的女朋友。
我忍不住问阿姨现在还会不会挨打,听我妈说,那个经常家暴的酒鬼已经收敛了许多,儿子长大后变化很多,从一个很内向的小胖子变成了一个热爱健身和拳击的帅小伙。有一次,他父亲喝醉酒回家又开始对他母亲动手,他没有再忍耐,而是把酒鬼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然后对他说:“如果你再打我妈,我绝对不会饶了你。”
那差不多是我最后一次见泗阳阿姨,后来听说她搬了家,饭店也不开了,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