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
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出众,据说12岁就会吟诗作赋,大人们见了没有不夸的,都说他是终军、贾谊一样的人物。终军、贾谊是谁呢?他们都是西汉时非常有才华的人,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已经扬名立万了。
这个评价是非常高的,也说明了人们对他的期许。
然而当他长大之后,人们很快就忘了他曾经是个神童。这主要是因为,他实在是太帅了——不,太美了。
后世的吃瓜群众曾津津有味地评出了古代四大美男,然而就像评选春秋五霸一样,人们的口味并不一致,几个版本里的美男都不一样,但是无论怎么排,潘安都是稳稳的第一。
后世的人都对潘安的美这么深信不疑,同时代的人就更是对潘安迷得发狂。拥有盛世美颜的潘安,年纪轻轻就名动洛阳城,他因为喜欢和当时的另一个帅哥夏侯湛一起驾车出游,就被时人艳羡地称为“连璧”。
在他的粉丝里,尤以广大女同志们最为痴狂——从二八少女直到六旬老妪,可谓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每次潘安外行时,她们就疯狂地对他吹口哨、扔水果,以至他的牛车一出去就被扔满了水果,于是就这样诞生了一个形容男人美貌的成语:掷果盈车。
在追星这件事上,西晋的男女老少绝不想输给任何时代。
当时的两个才子兼丑男张载、左思,直接模仿起了潘安,也驾车出行,幻想着也受到潘安一样的待遇。但结果很惨,张载被小孩子扔石子,左思则被一帮女人吐唾沫。
想抄袭潘安的原创耍帅方式,他的粉丝们可不答应。
可见潘安的美貌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02
靠颜值就可以吃饭的潘安,还有一手好文采。
西晋文坛上被公认的两位文学巨擘,一位是陆机,另一位就是潘安。钟嵘的《诗品》这样评价:“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钟嵘说,潘安的才华就像长江一样,浩浩汤汤,滔滔不绝。
不管是诗,还是散文辞赋,他样样精通,人们这样评价他的文章:烂若披锦,无处不善——他的文采灿烂,就像张挂的锦绣,没有一处不好。
在那时,文坛上最看重的文体是辞赋,而潘安很不巧,最会写、成就最高的就是辞赋,他写了很多名篇,《秋兴赋》、《闲居赋》、《籍田赋》、《西征赋》等等,随便拿一篇出来,就足以碾压同时代的人。
论写诗,钟嵘的《诗品》品评了两汉到南朝的122位诗人,评出了上、中、下品,其中上品的诗人只有11人,而潘安就是这11人中的一个,排名力压曹操、曹丕、嵇康、陶渊明等大咖。
虽然后世的看法不一,但却说明,至少在当时,潘安的诗是更加主流的,获得了更多的喜爱和肯定。
文学上的成就,更加使潘安声名远扬。
在当时,你要说自己不知道潘安是谁,估计大家会以一种看外星人似的眼光看你:
你Y刚穿越来的吧?!
03
你很难想象,潘安还是绝世一个好男人。
潘安从小就和名儒杨肇的女儿杨容姬订了婚,两人青梅竹马,并在二十四岁时成婚。做为抢走“国民老公”的女人,杨容姬可谓是全民公敌,然而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潘安宠爱了她整整一辈子。从她少年直到早逝,她的一生受尽这个第一美男子的宠爱。
更为难得的是,哪怕她去世了,哪怕他们的子女都夭折了,哪怕潘安身居高位,他也只爱这一个人,没有给过其他女人任何机会。
这在西晋那个污浊放荡的大环境里,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却又是那么的熠熠生辉。
即使世上所有人都把男人的渣视为理所应当,这个美男子也依旧不改初心,只恋一人。
他和杨容姬做了26年夫妻,举案齐眉,琴瑟和鸣,风雨同舟,后人专门为他们发明了一个成语——潘杨之好,用来形容夫妻关系的美好。
杨容姬去世后,潘安悲痛不已,为亡妻服丧一年之久,并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三首《悼亡诗》。
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三首《悼亡诗》情深义重,感人肺腑,令无数人大为赞赏,就连大诗人李商隐也曾写下赞美潘安的诗句:“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因为潘安写了《悼亡诗》,后来,“悼亡诗”就成了专门悼念亡妻的诗题,我们所熟知的元稹、苏轼就是此中高手。
虽然魏晋时迎来了一次社会大变革,但女子的地位仍然十分低微,潘安却这么高调地宣扬他对妻子的思慕,除了深情所至,我们找不到其他任何理由。
04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集美貌与才华的绝世好男人,没有去拍电影,也没有去当什么编剧导演,却非要立志在官场上闯出一片天地。
当然了,那个时代也没有条件让他做演员或编剧,那时候,人们定义一个男人的成功,就是看他官做多大、做了什么事业。
其他的什么比如颜值、文采,人们是不太看重的的,或者只看做对于官场进阶的助益而已。
在那个时代,成功只有一种,就是官场上的成功。
这种关于成功的偏见,在古代社会酿成了无数悲剧,每个时代都屡见不鲜,很不幸,潘安就是其中一个。
潘安显然不服气人们只给予他美男子、文学家的标签,他竭力想向世人证明,他不但有政治理想,而且也有政治才能。
然而在他刚入仕不久,正好赶上了晋武帝司马炎亲自下田耕种的主题活动,本来这就是个皇帝做秀的活动,大家拍个合照就可以散了的这种。
但是潘安却写了一篇热情洋溢、文采斐然的辞赋《籍田赋》,来讴歌皇帝热爱劳动亲自下田的伟大事迹,文章写得很好,却同时引来了很多大臣的忌妒。
“你这么会拍马屁,不如冷板凳先坐几年?”
潘安很无奈,拍马屁也有错啊。
谁知道,这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从二十直到三十多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却落得个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境遇。潘安很愁,愁得这个美男子头发都直接白了。
人到中年,依然一事无成,总是特别容易焦虑。
后人就把潘安的中年白发叫做“潘鬓”,比喻中年危机(未老先衰)。
05
直到他三十多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河阳县令的职位。
在河阳,他看见当地的疾苦,就号召百姓广种桃树,不但能绿化荒山,也能增加点收入。
于是,每到春天,全县漫山遍野的都开遍了桃花,非常好看,足为美景。
“河阳一县花”的名声不胫而走,潘安也被亲切地称为“花县令”,这又给后世的诗人留下了一个典故。
在河阳,潘安政绩卓著,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但因为他的母亲生病,潘安不得已辞职回家,赋闲期间,他写出了《闲居赋》,表达一下自己不同凡响的高尚情操。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要退出官场,事实上,他对官场的事依然很上心。自视甚高的他看到一些平庸之辈占据高位,心中很是不平,于是就写了一段话来讽刺这些人:
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
文字大意是,山涛、王济、裴楷这些大臣都是辣鸡,只有和峤勉强还行。
很明显,这下又惹麻烦了,直接后果是,他赋闲了很久也没有得到新的任命,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被任命为怀县县令。
在怀县,潘安依然干得不错,史书上对于他治理河阳、怀县的成绩,只有八个字的评价:“频宰二邑,勤于政绩”。
后来他又被调回京城,担任一些不入流的小官。
终晋武帝司马炎一世,潘安没有得到过朝廷的重用,而这时潘安已经40多岁了。
我们轻易便可以想象得到,潘安会遭到什么样的冷眼嘲讽,这时,美男子、文学家这些标签都失去了价值,反而成为了人们加以嘲笑的谈资。
“长得再帅名气再大又怎么样,还不是做个小官。”
这对心高气傲的潘安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耻辱,这种耻辱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压力,迫使潘安想尽办法去改变。
哪怕这种改变是致命的。
06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潘安也迎来了人生转机。
外戚杨骏辅政,为了装点门庭,他引用名气很大却屡受排挤的潘安担任太傅主簿。就这样,潘安成了杨骏的秘书。
本以为搭上了辅政大臣,从此就平步青云。但潘安低估了当时政局的风云诡谲,他万万没有料到,仅仅一年之后,太傅杨骏就被皇后贾南风联手楚王司马玮诛杀了。
而做为杨骏的属官,潘安也在被诛杀的名单上。对于这个结果,潘安是泪流满面的,坏事没怎么参与,好处没怎么得到,却要陪杨骏一起死。
幸好他有个熟人公孙宏是楚王司马玮的长史,早年间,潘安曾于公孙宏有恩,在公孙宏的运作下,这才侥幸逃过一劫。
但潘安却好像开窍了,他忽然领悟到,他之所以怀才不遇,不是“怀才”不多,而是真的“不遇”,没有真正的贵人提携,又怎么可能官运亨通呢?
他又搭上了贾充的继嗣、皇后贾南风的侄子贾谧。
潘安早前就在贾充的幕府工作过,这次倒也不算改换门庭。而且尤为关键的一点是,晋惠帝白痴无能,皇后贾南风掌握大权,贾谧更是因此而能左右朝局,是当时大腿最粗的存在。
抱上这条大腿之后,潘安从一个刚刚脱险的罪人,扶摇直上,从长安令、著作郎一直升为了散骑常侍、给事黄门侍郎,直接进入了西晋朝廷的权力中枢!
潘安蹉跎了二十多年,却一朝登上龙门,走上人生巅峰,他终于扬眉吐气,用事实狠狠回击了曾经嘲笑过自己的人。
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他其实只是离深渊近了一步。
07
贾谧是一个文艺青年,非常喜欢吟诗作赋,于是招揽天下英才,搞了一个文学小团体,号称“二十四友”,以潘安为首,其他还有石崇、陆机、陆云、刘琨、左思、刘猛等在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他们经常在一起饮酒赋诗,石崇的金谷园,更是他们的指定招待会所,拥有VIP年卡的他们,在一个无尽奢华的园子里逍遥自在,用文字和酒精燃烧着他们的生命。
人一旦尝过了权力和享乐的滋味,就很难再放下了。潘安也是如此,他知道自己的权力来自于谁,为了维系现有的权力、得到更大的权力,他知道,他必须要做点什么。
哪怕贾后、贾谧都不得人心、名声恶臭,他也在所不惜。
于是他对贾谧极尽谄媚之事,当面曲意奉承不说,甚至贾谧的车马离开了,他还要对着飞扬的尘土拜一拜,因为这个拍马屁的姿势实在太过奇葩,就有了这样一个成语:望尘而拜。
谁也想不到,一个写出《闲居赋》的高士,竟然能做出这么恶心的事。
但接着他做了一件更恶心、也更致命的事。
当时,贾后、贾谧和太子司马燏矛盾重重,贾氏一党想废掉太子,于是趁太子大醉,让太子手抄了一份谋反材料。在“铁证”面前,太子被废,接着又被贾后杀害。
而这份谋反材料,就是潘安所写。
潘安助纣为虐,帮着制造了西晋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冤假错案,从而使西晋的政局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把“八王之乱”推向了高潮。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和心腹孙秀利用民愤,起兵诛杀贾后,贾谧等人也被杀害,司马伦、孙秀趁机接掌了朝政。
而潘安却和孙秀一向有嫌隙,为了保全自己,他特地找到孙秀示好:“大人难道还记得我们以前那些不愉快的事吗?”
孙秀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他斩钉截铁地答道:“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很快,潘安就被逮捕,与石崇等人一同问斩。
看见潘安,石崇很意外:你怎么也来了?
潘安说:这不就是“白首同所归”吗?
原来,潘安曾经写给石崇的诗里就有这么两句: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现在他们如愿了。
死时,潘安才54岁。
08
潘安的一生很悲剧。
他用尽力气想要摆脱美男子的标签,想要在事业上证明自己,可最后却是一场空。
他写了很多诗文,在文学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却不是他自己真正想要的。
他一生痴情,用心不二,却被后人当做无耻文人的典范。
他所做的一切,都被否定了,有的被自己否定,有的被别人否定。
人们记住的,只有他作为一个男人的美貌。
世间最讽刺的,莫过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