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晴好,与同事同去歙县卖花渔村和唐模村。往黄山方向的高速路,沿途皆是风景。
唐模与西递和宏村并未多大差别,想来所有的徽州古民居都大同小异,规模不同而已。临河的水街,几乎家家商户门外都挂着火腿、腊肉、腊鸭,有一户甚至挂着两个腊猪头,彰显着富足的气派。


沿街有众多歙砚商铺,我不懂书法和砚台,只是进去观光,看个热闹。


其实我真正感兴趣的,是那些小吃,跃跃欲试想要每种都尝一尝,被同事拖着离开,说时间来不及。门口有卖手工烧饼的,饺子皮大小的一个,黄澄澄薄皮香脆,据说味道很好,十元四个,一群人围着讲价到十元五个,瞬间卖完一簸箕。幸而我也抢购到最后5个,小心地拿着怕碰碎,带回家给儿子吃。
卖花渔村距县城约半小时车程,到景区大门口要换乘五菱宏光上山,山路十八弯且道路狭窄,害我总担心司机车技不够娴熟,捏着一把汗。据说这个村子从山顶俯视像一条鱼,我们爬上山顶,怎么也看不出鱼形,倒像个大写的Y。

山上到处是大片的梅树,可惜我们来的晚,花期已过,只看到粉色或绯色开败的残梅。

村里每家每户都有盆景园,做着盆景花卉的买卖,用铁丝把树苗扭 成各种造型,看着生疼。姚姐姐跟我提到好几次病梅馆记。



我们欣赏一株白梅盆景时,主人老奶奶过来介绍说这株梅花虽然开败了,但花蕊里还有花苞,过段时间又会再次开花。我们仔细看,果然,在凋谢的花蕊里藏着新的花苞。老奶奶自豪的说这个品种很难培育,二十几年才成功了一棵。

路边有买野兰花的,散发着清幽的香气,我也忍不住买了一棵,也许回家我能种活呢?
下山有些曲折,山路上有剐蹭事故,堵了很长的路,通勤车迟迟来不了,候车处又是无人管理状态,乱糟糟的。等了将近一小时,终于上车下山,司机很健谈,教我们怎么种兰花,沿途遇到对向上山的车辆,总隔摇下车窗,告诉对方前面堵车,调头下山吧。
到家已是天黑,困倦难耐。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看怎样的风景,更在于和谁一起,遇见什么样的人,有过怎样的新体验。
网友评论